一、情绪具有不稳定性
现在的大学生犯罪大多数都表现为激情犯罪,即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控力较差。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并且他们对于一些认识比较偏激,不能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换言之,即是缺乏理智,具有明显的一时冲动等特点。人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是非常复杂的,但是由于缺乏理智,那么对于行为的控制力就会减弱,于是,感情用事,易冲动等特点就表现出来。而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触犯法律,会造成什么后果缺乏考虑,加之心理只感到愤怒、怨恨、嫉妒和恐惧,从而就向引起这些情绪的客体进行发泄或者是向与之无关的当事人进行发泄,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紧张不稳定的心理,从而导致了犯罪行为的产生。
二、具有不良情绪
这里说的不良情绪主要是以性格孤僻、焦虑不安、抑郁情绪、敏感多疑、强迫自我、内在心理压力和自卑等为主。当这些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就会出现情绪发作,进而产生犯罪动机并实施犯罪行为。那么,造成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的自我调控能力低。大学生往往被家庭、社会赋予过高的期望值,因而从一开始,他们就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包括外在的,当然也包括内在的,甚至外在的压力会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增加累计和一些客体的冲击从而转换为内在的压力。内在的原因又可称为个人的原因或素质的原因,例如,个人身体、体质的特性,精神、心理的特性,遗传关系,性别,年龄等因素,凡因个人内部的特质足以影响犯罪行为者均属之。外在的原因又可称为社会的原因或环境的原因,例如,季节、时日、地域、经济状况、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婚姻关系、职业关系、文化环境等,凡社会上之各环境条件足以影响犯罪人犯罪性之形成及犯罪行为者均属之。大学是走向社会的一道门槛,一旦越过这个门槛就面临就业,面临竞争,也就是面临“社会压力”。因此,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拥有远大的理想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学生时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没有远大的理想,那么,自身的压力就会进一步增大,加之自己缺乏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孤僻、焦虑、敏感和自卑的不良情绪,而由于缺乏沟通,找不到释放这种不良的情绪和压力的正常渠道,因此,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加之一些外因或者客体的干扰冲击,就有可能诱发犯罪或者是通过犯罪来发泄。
三、具有强烈的享乐欲望
现在许多大学生不愿意把精力学习上,他们更愿意的是把精力投入到如何玩乐,如何消遣,如何消费中去。另外,追求名牌服装,高档商品这种高消费心理非常突出。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几乎都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来负担这种高消费,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只能是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而每个同学之间各自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这就直接导致了物质条件的差距,那么就会给某些同学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刺激和打击。在有限的金钱和现实之间便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直接的导致的后果就是: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进行攀比,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却有一个实际的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如何获取金钱。而在父母给予的生活费用完之际,又如何来满足并且维持自己的虚荣心呢?于是,有的大学生就通过违法犯罪这种不需要投入但又能很快获得收益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享乐欲。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大学生的笔记本电脑,高档手机和高档物品屡屡被盗丢失,而且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寝室被盗,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现今的大学生犯罪,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盗窃。这些种种现象说明了现在的许多大学生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如何享乐,而追求这种无止境的享乐欲望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不知不觉的慢慢走上犯罪的道路。
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的一些不良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败坏等现象的存在,也对大学生的犯罪心理起到了一定的激发作用,从而也导致了大学生犯罪。因此,对于大学生犯罪心理就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提早防范。而只有认识到了大学生的犯罪心理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以消除隐患。
相关知识
犯罪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从犯罪构成看大学生犯罪新特点
396人看过
-
心理失衡:大学生犯罪主因
122人看过
-
大学生在校意外保险特点有哪些
285人看过
-
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
345人看过
-
值得痛心的大学生:在校大学生犯罪一览
240人看过
-
近年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表现是什么
426人看过
大学生犯罪的处理: 1、一般大学生为年满16周岁的人,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依照法律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 2、量刑时应根据其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更多>
-
犯罪预备与心学的概念和特征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5犯意表示是指表达犯罪意思的行为。刑法上关于言论(辞)可以构成犯罪的规定,处罚的不是言论本身,而是发表言论的行为及其方式。比如侮辱罪、诽谤罪、传授犯罪方法罪、教唆犯罪、煽动性质的犯罪等。把言论写在私人日记上不让别人看到,这只是思想;写在纸上公布于众,是发表言论。发表言论如果仅仅停留在意志形成阶段,也只属于意思表示(包括犯意表示);如果更进一步,进入意志实现阶段,如犯意表示的内容是煽动或教唆他人危害社
-
从犯罪心里学分析诈骗者的能力特点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1强大的心理素质,(隐藏肢体漏洞)用胆大心细形容好像有点褒义了,针对自己的猎物能言善道!走老套路的不算,运用新手段的都是心理学中佼佼者!都是聪明人
-
评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07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
-
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有哪些,针对自己的特点如何培养的心理论文题目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3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
-
渎职犯罪是哪些,有哪些特点呢?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31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国家赋予的职权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危害极大,不仅仅表现在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而且损害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妨害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和管理秩序,因此,对此类犯罪专门规定了一章内容,对社会生活中最常见、多发的渎职犯罪和在国家事务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