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是行为主体具备民事权利能力,该行为是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内容合法以及行为形式合法。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分为一般生效要件以及特别生效要件。
一、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如下所示:
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只有具备了民事权利能力,才能参加民事活动。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指的是行为人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一致。也即不存在认识错误、欺诈、胁迫等外在因素而使得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
但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也不是必然的无效行为,因其导致意思不真实的原因不同,可能会发生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3.行为内容合法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内容合法表现为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行为内容合法首先不得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其次,行为内容合法还包括行为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行为形式合法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也就是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凡属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为合法,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则当事人在法律允许范围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皆为合法。
二、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可以分为一般生效要件和特别生效要件。
1.一般生效要件分为: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标的物(是否可能、确定、妥当、合法)、意思表示是否自由和一致。
2.特别生效要件则包括: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和期限以及某些特别法律行为所有办理的特别手续。
三、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吗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是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
394人看过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如何终止,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
474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生效和消灭的标准
228人看过
-
合同的生效要件和成立要件
215人看过
-
成立但尚未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266人看过
-
成立和生效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区别及其法律效力分析
298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条件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需要注意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1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须以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为前提和基础,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有:(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四)形式合乎法律要求。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报酬、赠与、奖励的行为有效;(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进行的细小民事行为有效;
-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其成立要满足几个条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031、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满足三个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新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成立即生效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28是的。 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
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5-08有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条件,是指未来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事实。有条件的行为称为有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类型分为延迟条件和解除条件。条件包括如下:1、延迟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条件,使法律行为只有在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能生效;2、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性的存在,使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
-
民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怎么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4民事行为的一并生效要件为: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