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属于民事纠纷。
相关知识:民事纠纷有哪些
1、民事纠纷是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就人身和财产关系等属于民法调整范围的法律关系发生的各种纠纷。
2、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
3、民事纠纷包括:债权债务纠纷、房屋产权纠纷、合同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离婚纠纷、著作权纠纷等。
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
4、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
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
1、民事诉讼时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2、明确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自期满之日的次日起算。
3、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自权利人主张权利时起算,若给予宽限期,则从宽限期届满的次日起算。
4、人身伤害中,当时发现受伤的,从侵害当日起算,未发现的,从确诊日起算。
5、职务侵权赔偿请求,从职务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算。
6、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的民事诉讼时效,按相应的履行日期分别计算,而不从最后的履行日期开始计算。
-
民事纠纷中担保公司贷款的性质
446人看过
-
公司贷款抵押属于对外担保吗,公司担保的程序
87人看过
-
整容失败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
127人看过
-
网商贷15万逾期属于民事纠纷吗?
191人看过
-
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
425人看过
-
扣押欠款人车辆属于民事纠纷吗
372人看过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 更多>
-
公司员工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公司与员工民事纠纷)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29具体看是否单纯的作为债权人借款给债务人,中间是否有其他利益纠纷(比如提前预支劳动报酬等等) 1如果有借条,有银行卡汇款凭证,应认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2提前预支劳动报酬,员工未履行合同义务应认定为劳动争议纠纷 3去法院起诉。起诉书不要求必须写案由(是否为劳动争议或民间借贷纠纷)只要求双方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即可 4祝尽快解决自身纠纷,希望我能帮到您 上面就是公司与员工民事纠纷这种情况应如何
-
公司贷款抵押属于对外担保的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9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的,不属于对外担保。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才是对外担保,需要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并且经股东会决议。 风险提示: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担保的注意事项: (1)法定代表人依职权为他人担保 公司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能形成独立的意志。法定代表人负责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如果公司章程中已经明确赋予了法定代表人自行决定为他人担保的权利和限额,那
-
打赏主播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打架属于民事纠纷)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26要想清楚知道打架属于民事纠纷这个问题,这要看结果,如果有一方受到轻伤以上的伤害,则构成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是轻伤以下伤害,则是民事案件,公安局一般会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持不予立案通知书到法院起诉,可以主张赔偿损失。《刑事诉讼法》第这要看结果,如果有一方受到轻伤以上的伤害,则构成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是轻伤以下伤害,则是民事案件,公安局一般会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持不予立案通
-
民间借贷属不属于民事纠纷福建在线咨询 2023-12-17我国民间借贷属不属于合同纠纷? 民间借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是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1、民间借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或者说借款合同纠纷包含民间借贷纠纷。因为民间借贷纠纷较多,才从借款合同纠纷中单独分离出来。就像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从加工承揽合同中分离出来一样。 2、民间借
-
担保纠纷属于合同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6担保追偿权纠纷是属于合同纠纷的一种,签订担保合同后,担保人代债务人偿还债务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 根据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