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回避的理由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0:07:29 319 人看过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第70条和《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第6条规定,构成公务回避的理由有:第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第二、涉及本人亲属关系人的利害关系。所列亲属关系,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直系血亲和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其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配偶等近姻亲关系。第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作为兜底条款,除了以上两种情况以外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关系都可纳入,例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恩怨关系,有说情、贿赂等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有与《公务员法》相类似的回避规定。

因此,我国正在制定中的行政程序法应当在确定“利害关系”为回避条件之后,进一步详细列举若干种常见的利害关系的表现形式,而绝不能仅仅设“利害关系”这一模糊的法定条件作为回避事由的规定。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行政程序法的规定来看,列举利害关系表现的若干情形已成为立法的通例,况且,我国的三大诉讼法都已经采用了这样的立法方式。所以建议对应当回避的情形做一列举,同时为了回避情形在法律上予以穷尽,有必要设置一个弹性条款,由行政机关负责人以及救济机关据此作出是否回避的具体判断,以适应复杂的客观情况的需要。虽然说法律条文并非越具体详细越好,但起码应有助于执行者对法律条文的确切涵义有一个基本一致的理解和把握。像“有直接利害关系”这种提法就可以赋予太多的理解,不同的执行者执行起来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笔者认为,对利害关系的规定,不宜过于笼统,应以列举加兜底的方式加以细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5: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直系血亲相关文章
  • 行政处罚没有回避是合理的吗?
    行政处罚没有回避是不合理的行为。在执行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如果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有关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已经参与的要退出该案诉讼程序的制度。回避制度最典型地体现了程序正义的特点和要求。一、应当回避的情况有哪些?应当回避的情形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关系回避的情形,具体指: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4、是本案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5、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当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权的;6、与本案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的规定是弹性条款。在诉讼实务中,具体地解释为审判人员等与当事人是关系密切的同学
    2023-06-27
    146人看过
  • 回避行政的人物有哪些人物回避行政范围
    1.当事人中有其亲属的。这里的亲属究竟包括哪些人,各国的法律规定并不一致。瑞士《行政程序法》规定“为当事人之直系血亲或三亲等内之旁系血亲或与当事人有婚姻、婚约或收养关系者。”奥地利《行政程序法》将“配偶、血亲、姻亲之尊卑亲属、侄(甥),或其他更近之血亲或同等之姻亲”列为亲属。葡萄牙《行政程序法》规定了“其配偶、任一直系血亲或姻亲、二等亲内之旁系血亲或姻亲”为亲属。2.与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亲属关系的。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有时聘用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处理本案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该代理人之有亲属关系,实际与无异于与当事人的亲属关系,在此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回避,可能会导致案件处理不公。3.在与本案有关的程序中担任过证人、鉴定人的。行政案件在调查程序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证人向调查人员提供了证言,或者以专家的身份就案件的专门问题做出鉴定结论,他们提供的证据
    2023-08-05
    456人看过
  •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办案人员的回避由什么决定
    根据法律的规定,在案件的侦查阶段,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侦查人员回避或者侦查人员自行提出回避的,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一、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利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有以下权利:(一)申请回避权。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权利。我国101条规定了被害人的这一权利。(四)举报、控告权。我国刑诉法57条、110条等都体现了这一权利。(五)获知鉴定结论的权利。(六)审查起诉阶段向检察机关陈述意见的权利。(七)对不起诉决定进行申诉、起诉的权利。(八)平等参加庭审的权利。(九)提请公诉机关抗诉的权利。(十)申请再审的权利。二、罚款听证的适用范围及程序听证申请人必须是公安机关拟对其作出下列行政
    2023-03-25
    116人看过
  • 执行法官回避由什么人决定
    一、执行法官回避由什么人决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官需要回避的,一般是由院长进行决定的,如果执行法官是院长的,由审判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回避理由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第四十六条回避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二、当事人如何申请回避首先,当事人不能随意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只能在出现
    2023-06-01
    459人看过
  • 行政法里的回避申请权是什么意思?
    一、行政法里的回避申请权是什么意思?加避申请权的意思就是在诉讼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当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请回避权,需要当事人的授权。二、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会产生哪些后果(1)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2)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开式作出决定。(3)在案件开庭审理时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由于前述的申请期间存在
    2023-06-02
    226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回避情形是什么
    一、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回避情形是什么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所谓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执法人员本人是当事人;或者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案件处理的结果可能对其权益产生影响等情况。所谓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是指除上述有利害关系以外的关系,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有可能利用这些关系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处理的情况。二、行政处罚权的限定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在行政处罚立法上的权力配置。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划分如下: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可以设定任何种类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行政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另行作
    2023-04-13
    414人看过
  • 申请回避的对象是谁,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一、申请回避的对象是谁回避制度是诉讼程序与判决结果公正的有力保障。根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的规定:回避可以分为指定回避、自行回避、申请回避。申请回避是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当事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二、有哪些申请回避的理由1、审判和执行人员的回避理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发现审判人员(执行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2、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2024-04-23
    153人看过
  • 在我国行政回避也叫什么?
    行政回避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与所处理的事务有利害关系,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进展的公正性,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请求,有权机关依法终止其职务的行使并由他人代理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回避是行政程序法上的基本制度。它作为一项保障行政公正的法律制度之所以为人们所关注,是因为能满足人们要求受到公平对待那种与生俱来的期待。行政回避作为一个法律制度应当由回避缘由、范围、程序和限制组成。中国行政回避立法不统一的问题必须通过行政程序法加以规范,而行政回避实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则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行政法律制度来解决。1.回避不能崩溃行政机关的管辖权。这一限制意味着行政回避不能使行政机关系统内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无法对案件行使管辖权。这一规定基于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之原则。因这一规定可能导致个人利益受到侵害,因此,其实用必须受到严格限制。2.行政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不得提出
    2024-02-08
    386人看过
  • 行政管理中需要回避吗?
    一、行政管理中需要回避吗?需要的吧,行政回避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与所处理的事务有利害关系,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进展的公正性,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请求,有权机关依法终止其职务的行使并由他人代理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回避是行政程序法上的基本制度。它作为一项保障行政公正的法律制度之所以为人们所关注,是因为能满足人们要求受到公平对待那种与生俱来的期待。行政回避作为一个法律制度应当由回避缘由、范围、程序和限制组成。中国行政回避立法不统一的问题必须通过行政程序法加以规范,而行政回避实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则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行政法律制度来解决。1.回应人的本性的需求,公正对待他人。在程序法律制度中设立回避制度是人们追求法律公正的结果。人类具有天然的公正情感,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维护公认的公正状态是社会正常发展的基本前提。当人类选择了法律作为解决双方争议的一种手
    2023-06-02
    125人看过
  • 行政回避的决定主体是谁.
    一、行政回避的决定主体是行政回避的决定主体是院长。1、法院院长:决定审判人员以及审判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2、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侦查人员和侦查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3、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本院院长的回避4、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本院检察长、同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二、行政执法人员有哪三种情况都要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近亲属;2、办案人员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三、行政回避的流程是什么(1)申请。当事人在行政程序进行过程中,如发现负责案件处理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法定回避的情形时,应当在程序终结之前向有权限处理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处理案件。(2)审查。有权限的行政机关在接到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后,应当尽快给予审查。(3)决定。经审查后,有权限的行政机关认为回避申请理由
    2022-10-03
    123人看过
  • 行政法之回避制度规定的回避人员是哪些?
    一、行政法之回避制度规定的回避人员是哪些?行政执法回避制度,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判而设立的一项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等。回避的情形包括三种:1、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由法定的回避情形,回避的适用范围,申请回避和作出决定的程序等内容组成。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六章。第十六条法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
    2023-06-02
    325人看过
  • 行政法中的回避原则适用范围是什么
    回避范围是指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案件当事人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回避。一般认为,回避范围是:1、当事人中有其亲属的。2、与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亲属关系的。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有时聘用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处理本案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该代理人之有亲属关系,实际与无异于与当事人的亲属关系,在此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回避,可能会导致案件处理不公。3、在与本案有关的程序中担任过证人、鉴定人的。行政案件在调查程序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证人向调查人员提供了证言,或者以专家的身份就案件的专门问题做出鉴定结论,他们提供的证据成为行政机关处理本案的证据之一。4、与当事人之间有监护关系的。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这种职责的承担者在法律上称为监护人。5、当事人为社团法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其成员之一的。现
    2023-06-02
    60人看过
  • 公安回避行政由哪个部门来进行决定?
    一、公安回避行政由哪个部门来进行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明确规定,由上级公安机关决定。第八十一条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检察机关也规定有回避制度: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
    2023-06-02
    475人看过
  •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由谁作出回避决定
    一、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由谁作出回避决定1、不同的办理人员由不同的人作出回避决定。办案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九条二、办案人员回避的方式有哪些1、回避的方式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1)自行回避。是指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在接受承办案件任务时或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与本案具有规定需要回避的情形,主动提出不参加或不继续参加查办本案的请求。(2)申请回避。是指在查办案件中,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符合回避条件,应当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时,有关人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回避一种回避方式。这里所说的有关人员主要是指被调查人、检举控告人以及与案件的处理结果可能有某种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3)指令回避。是指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符合回避条件,本人没有提出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控
    2023-06-14
    60人看过
换一批
#血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直系血亲”是生育自己或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即所谓己身所从出或从己身所出的血亲。上溯至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下至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等,皆为直系血亲。... 更多>

    #直系血亲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可以申请回避吗,行政程序法上回避的理由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5
      第二十八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
    • 诉讼因回避中止,行政案件中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理由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23
      《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规定了可以申请回避的三种情形: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行政复议回避的提出根据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2、申请的方式:口头或书面形式。 3、法院的告知义务:一是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二是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三是开庭审理时,审判长应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4、可以申
    • 什么是行政复议的调查回避?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4
      行政复议人员在审查行政复议案件的过程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调查回避的情形: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代理人;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 行政诉讼案件被告要提供回避的理由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11
      需要提供回避的理由。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四)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或接受其请客送礼的(五.)在本诉讼阶段以前曾参与办理本案的(六)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 处理人员的回避由什么决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2-04
      1、由处分决定机关负责人决定。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处分决定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处分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其他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人员的回避,由处分决定机关负责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