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
患者杨××,长期发烧,在其他医院医治无效的情况下,于同年4月1日在陕西某医院急诊后住进该院。对杨××的初诊结果为:1.发烧待查:(1)上呼吸道感染、(2)出血热待排;2.急性左心衰;3.早期肝硬化。杨××入院后因高烧数日不退,被告知病危。4月6日,医院对杨××的血样分别进行了HIV-DNA检测,结果为阳性。据此结果,经诊断分析,排除了患者是出血热、伤寒等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后,诊断结论为:怀疑艾滋病病毒感染。按照有关艾滋病防治的规定,医院对杨××实行了隔离治疗,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了传染病报告卡,在该报告卡“艾滋病”一栏内填写了“√”号。同日下午,因杨××处于高烧不退、病情危重的状态,由医院向杨××所在单位有关领导及杨××的亲属通报了该结果,并要求他们对此保密。
陕西省卫生防疫站在收到医院的艾滋病例报告后,对杨××又作了血样检测,结果PA为阴性,否定了医院的结论。由于双方检测结果不一致,双方协商后将杨××的血样于4月9日送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艾滋病检测中心检测,但经过十余天未见结果。4月21日,医院又将杨××的血样送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艾滋病检测实验室。4月22日,医院终于收到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艾滋病检测中心的电传结果报告单,报告结果为HIV抗体为阴性,但此报告单与国家卫生部印制使用的统一格式的报告单不同,报告单上既无被检人姓名,也无检验人签名。4月25日,医院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确认报告:P15/17抗体阳性;怀疑HIV-1感染,建议复查。
5月14日,杨××出院。其出院结论为;1.发热待查,不能排除艾滋病病毒感染;2.急性左心衰治愈;3.呼吸衰竭治愈;4.消化道出血治愈;5.慢性乙肝好转。杨××出院时,扣除已预交的7000元的医疗费外,尚欠医院20030.22元医疗费,其中11080.60元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检测费用。杨××出院后前往上海市卫生防疫站进行了检查,该站于5月20日做出检查结果,否认杨××为艾滋病病毒感染。
杨××所在单位的有关领导在接到医院的病情通报后,即在职工会上通报了杨××的病情,引起单位职工的恐慌。单位经与医院联系,医院于4月7日派人对曾探视和护理过杨××的人员以及杨××的妻子等75人进行了血液检查。6月10日,医院向卫生行政部门又报送了传染病报告卡订正卡,注明杨××的病名应订正为“发热待查”。
-
如何处理因名誉权侵权引起的纠纷
442人看过
-
来我家玩引发名誉权纠纷
368人看过
-
百度链接引发名誉权纠纷
170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会引发哪些后果
457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纠纷之侵犯名誉权有什么样的责任
367人看过
-
一辆自行车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
237人看过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
因行使诉权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3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认定: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
怎样区别侵犯名誉权和名誉权的纠纷?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281、性质不同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2、适用对象不同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
-
名誉权纠纷与侵犯名誉权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71、性质不同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2、适用对象不同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
-
侵犯党员的名誉权纠纷如何处理,党员被侵犯名誉权如何办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27当党员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因文学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怎么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01对于小说等文学作品引起的名誉纠纷,构成侵犯名誉权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作者在主观方面故意贬损他人的名誉表现之一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侮辱、诽镑的违法内容;表现之二是利用广大读者的是非观念和客观标准进行判断,认为该文学作品内容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 (2)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主体来实施“特定”是指读者读完该文学作品之后能够将现实生活中固定的某个人或单位对号入座,通常为案件中的受害人、原告等。如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