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冒充诈骗手段是什么意思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27 11:36:24 493 人看过

一、微信冒充诈骗手段是什么意思

微信冒充诈骗手段有通过盗取微信帐号、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诈骗者冒充家人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或者是诈骗者声称能“海外代购”,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进行诈骗。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标准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标准:

1.主观方面是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

2.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三、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数额较大,诈骗的公私财物的价值在3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

2.数额巨大,诈骗的公私财物的价值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

3.数额特别巨大,诈骗的公私财物的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6: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冒充公检法机关的诈骗手段及特点
    冒充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的通讯网络诈骗,通常是提前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网络改号软件,伪装成公检法单位的电话号码拨打用户手机。手法特点:作案手法隐蔽。犯罪嫌疑人编造各种虚假事由实施连环诈骗,作案手法不断变化。集资诈骗罪特点第一,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集资诈骗罪的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虚构集资用途”一般表现为行为人虚构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企业或者企业发展计划,而且是对投资者具有诱惑力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所谓项目。第二,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集资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必须以“非法集资”的形式出现。根据《解释》的规定,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以吸引公众投资入股或者高息吸收公众存款等方式向社会筹集款项,具有明显的融资性。第三,被骗对象的公众
    2023-07-15
    124人看过
  • 微信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
    1、冒充微信助手骗密码网上有一个很流行的恶搞帖子——“教你如何用微信把好友逼疯”,任何人都可以将头像换成微信官方头像,名字换成“微信助手”,随后就可以以微信助手的名义,向好友发送各类信息,如向好友提问,发送年龄和体重,测试今天运势,好友会无防范地回复答案。虽然这是一种看似恶作剧的方式,但如果问到一些特殊问题,则会危及个人信息安全。在举例中,假冒的微信助手给好友发微信,称账户存在安全问题,请回复密码进行验证,结果轻易就盗取了好友的微信密码。如果好友警惕性不高,再询问其他一些个人信息,也并非不可能。这也让很多微信用户担心,很可能被冒充好友的不法分子欺骗。2.“盗用”头像蒙混过关盗用好友的身份头像,与另一共同好友发起聊天,对方大多不会发现是假冒的,这很容易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继续“借用”好友的身份在朋友圈里发表评论,显示的竟也是盗用的好友昵称。在聊天群里发布信息,因群聊只显示头像,竟也无人提
    2023-03-23
    371人看过
  • 仿冒诈骗是哪些意思
    法律综合知识
    仿冒诈骗是指,行为人通过冒充领导、亲友、政府机关人员等身份,以借钱、资金涉及违法等理由骗取钱财的诈骗行为。该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0
    146人看过
  • 冒充明星诈骗小学生,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何防范
    在司法实践中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而被害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各不相同,例如有些是出于好心、有些是贪小便宜、有些是信以为真。诈骗分子最终目的是骗取被害人的钱财,所以面对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时,只要涉及到钱的,就要格外注意,不轻信、不转账、不要泄露验证码、向多方查证是否属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哪些是电信诈骗手段电信部门介绍说,目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利益诱骗受害人汇款。比较典型的是,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短信群发的方式,发布“活动中奖”、“低息无抵押小额贷款”、“税费退返”等信息,要求对方向指定的账
    2023-04-13
    448人看过
  • 短信冒充女性诈骗属于电信诈骗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冒充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大学生,解放军等,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招嫖等各种形式进行诈骗。诈骗惩处最高法院2011年4月7日对外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电信诈骗行为将受到从严惩处。这一司法解释将于2011年4月8日起施行。解释明确了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诈骗犯罪的发案形势,将最低入罪门槛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为3000元。根据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
    2023-04-17
    490人看过
  • 短信骗局换新招冒充交警,冒充交警诈骗怎么处罚
    【事件经过】近日,省城一位手机尾号为“4248”的市民向西海都市报随手拍微信群反映,他收到了自称青海交警发送的短信,短信中说他有违章,但经过核实,他并没有违章记录。“青海交警提示:您的机动车辆青A00×××由于违反交通标线指示灯,已被记6分,处罚200元。图像及记录登录查询:×××。”这条短信最后附加了一个网址,尾号为“4248”的市民并没有点开网址,而是拨打了交警部门的电话查询,“我一查根本没有违章,还好没有点开那个网站,肯定是骗子。”这位市民说。据悉,这些短信中的网址往往链接着病毒,如果市民的银行卡与手机绑定,银行卡内的钱款极易被盗走。【法律解读】冒充交警诈骗怎么处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在具体司法审判中要看被告人有无属于减轻处罚的行为表现。【相关知识】一、诈骗罪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
    2023-12-12
    119人看过
  • 电信诈骗通过什么手段进行诈骗
    电信诈骗的手段有:1、利用电话、短信方式。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2、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3、反侦查能力非常强。犯罪团伙一般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4、常在境外发布短信到国内骗中国老百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3
    208人看过
  • 什么是合同诈骗手段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合同诈骗一般拘留多久?合同诈骗一般拘留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7天,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刑事拘留,简称刑拘,其期限视情而定:第一,一般1——3天;第二,经县级市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4天;第三,多次作案、结伙作案、流窜作案的,经县级市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30天;第四,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明的,羁押期限报经县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
    2023-03-15
    211人看过
  •  微信欺诈行为:冒充女性骗取3000元红包是否违法?
    某人通过微信冒充女性,诈骗了3000元红包。若对方并非因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则不构成诈骗,不涉及犯法行为。但如果是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的,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某人通过微信冒充女性,诈骗了3000元红包。若对方并非因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则不构成诈骗,不涉及犯法行为。但如果是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的,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 诈 骗 公 私 财 物 价 值 多 少 构 成 诈 骗 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5000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诈骗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诈骗罪的加重情节,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1万元至3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诈骗罪的特别严重情节,处10年以上有期
    2023-09-06
    155人看过
  • 微信被骗3000能立案吗,诈骗手段有哪些?
    一、微信被骗3000元立案吗?微信被骗了300元的话可以报警,但是警方不会立案。诈骗罪为数额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因此,诈骗3000元构成刑事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二、如何防范微信被骗?1、消费者最好去正规的购物网站购物,或者到实体店采购。2、手机不要随便安装不明程序,否则吃大亏必不可免!3、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朋友,都要牢记:“交友需谨慎,少做白日梦。”4、对微信点赞的信息还是先打个电话咨询一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咨询答复录下来,防止商家到最后“赖账”;也可以直接实地去看一下。5、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多方求证真伪,尤其不要随
    2023-06-02
    372人看过
  • 微信冒充女的每个人骗几十块
    一、微信冒充女的每个人骗几十块在微信中以女性身份进行欺骗,企图从每位受害者身上获取数十元非法所得,无疑构成了严重违法行为。然而,对于诈骗犯罪金额的累加计算方式,具体应如何确定,目前法律尚未做出明晰的界定。在此情况下,如若该类案件未经审判或裁决,则根据相关规定,其所涉诈骗金额可视为持续累积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二、微信冒充诈骗手段有什么微信冒充诈骗的手段如下:1、通过盗取微信帐号、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诈骗者冒充家人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2、诈骗者一般通过获取用户好友信息,通过微信换号等方式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3、诈骗者声称能“海外代购”,价格非常优惠,以此
    2024-07-12
    406人看过
  • 冒充部队采购诈骗,是什么行为
    行为人的冒充部队采购诈骗的行为,一般可以构成犯诈骗罪,属于犯罪行为。行为人构成诈骗罪,诈骗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冒充部队采购诈骗,是什么行为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
    2022-06-30
    384人看过
  • 90后女子摆阔冒充“白富美”靠微信诈骗为生
    27日媒体获悉,因涉嫌诈骗罪,李某被浙江省义乌市检察院批准逮捕。2014年1月底,嘉兴女子叶某通过微信群认识了一个叫花菇凉的人,聊得久了,两人就成为了朋友。花菇凉自称英国留学回来,曾在汇丰银行上班,目前刚辞职,在成都开了家咖啡馆,父亲在东阳开有服装厂,家里经济实力不错。在花菇凉的朋友圈,叶某发现里面全是其晒出的奢侈品、名牌包以及在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活脱脱一个白富美。看了朋友圈里面的照片,叶某对此深信不疑。今年3月5日,叶某突然接到了花菇凉的电话,称其在三亚旅游,钱都在汇丰银行卡里,而银行卡不小心消磁了,不能取钱,问叶某是否能借10000元钱,晚上12点后就会还她。我觉得她肯定不缺钱,叶某遂通过支付宝分两笔将10000元钱转给了花菇凉。第二天,叶某发现花菇凉没有还钱,花菇凉在微信上称自己的微信因为发红包的原因又限额了,所以不能及时还钱。到了下午1点30分左右,花菇凉又打电话给叶某,称自己在
    2023-04-23
    436人看过
  •  警惕微信仿冒诈骗行为
    诈骗分子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方法包括盗用微信账号、绑定微信qq号和手机号等手段冒充亲友联系, 并以各种理由要求金钱; 他们还通过获取用户的好友信息, 以及微信换号等方式, 冒充他人并以借款、资金短缺或手术等理由诈骗钱财; 诈骗分子还声称可以提供海外代购服务, 并承诺价格优惠, 以此来诱骗受害者。诈骗分子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方法包括盗用微信账号、绑定微信QQ号和手机号等手段冒充亲友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求金钱;他们还通过获取用户的好友信息,以及微信换号等方式,冒充他人并以借款、资金短缺或手术等理由诈骗钱财;诈骗分子还声称可以提供海外代购服务,并承诺价格优惠,以此来诱骗受害者。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2023-09-27
    39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微信冒充诈骗具体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30
      微信上冒充本人实施诈骗的手段有:通过获取用户好友信息,通过微信换号等方式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声称能“海外代购”,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进行诈骗;通过盗取微信帐号、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诈骗者冒充家人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
    • 未成年人手机开冒充诈骗手段怎么处罚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07
      未成年人年少气盛,做事争强好胜。诸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经常选择打架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由于个人力量的限制,为了打赢对方,就尽可能地组织多人参加。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不正当的目的,纠集众人结伙斗殴,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国家重视对未成年人在各方面的培养,重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冒充女孩微信诈骗扣12万怎么理解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02
      数额巨大,估计时间比较长,但是有从轻减轻情节的,可以争取少判一点。
    • 冒充军警抢劫是什么意思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2-05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了抢劫罪的八种加重处罚,包括冒充军警人员抢劫。1、根据2016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要注意对行为人是否穿军警制服、携带枪支、是否出示军警证件等情节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是否足以让他人误以为是军警人员。行为人只穿类似军警的衣服或者只用言语声称是军警但没有携带枪支或者出示军警证件进行抢劫的,应当结合抢劫地点、时
    • 以微信骗为手段构成诈骗罪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0
      诈骗罪需要诈骗“数额较大”,这个“数额较大”各地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被骗数额是根据你所在的省份的标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