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这是与贷款或借款时,订立的合同所决定的。如果贷款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期限的,则贷款担保人的有效期限在主债务履行期满后6个月结束;对于在贷款合同和前款中就保证期限有明确规定的,则又可分两种情况:在保证期间内,银行未对借款人提起诉讼的,担保人免除责任;如果银行以对借款人提起诉讼,则保证期间时效中断。而对于贷款担保人需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期限,与上一致,主要还是看合同中是否有明确规定。
从担保人的这些责任中不难看出,在银行贷款中担保人的风险比较大,所以是否要为别人提供担保需要慎重考虑。首先要详细了解借款人信誉状况,因为信誉状况往往决定着担保的风险有多大,如果信誉状况不好的话,就不要提供担保。其次,还要考察借款人是否具备还款付息的能力,这决定着借款人能否如期偿还贷款,是决定担保人风险的重要因素。
法律依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有关规定,担保贷款对象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且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目前,指针对市区及开发区、保税区范围内城市正式房口)
2、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具有购买住房的合同或协议;
4、在贷款银行开立储蓄存款帐户(或交纳住房公积金存款),存款余额占购买住房所须金额的比例不低于30%,并以此作为购买首期付款;
5、担保公司同意作为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并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有担保公司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
当然每个银行的具体规定有点不一样,但是都必须要满足法定的担保人条件。
一、贷款担保人所需具备条件有哪些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本地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工作、收入相对稳定;
3、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且其账户内有1年以上缴存额;
4、无公积金贷款余额及其他不良债务;
5、在借款人未全部偿还贷款本息或撤销担保之前不得提取住房公积金或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6、担保人年龄加担保贷款期限不得超过法定的退休年龄。自然人担保应提供担保人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及住房公积金帐号,并与受托银行签订保证合同。
-
借款担保人有效期:担保期限该如何处理?
404人看过
-
2024年担保人担保有效期限
197人看过
-
贷款期限一年担保人担保期多久
240人看过
-
替人担保贷款有没有时效期呢
347人看过
-
担保贷款办理流程,贷款担保是否有期限
133人看过
-
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人需要什么证件,贷款担保人的担保期限
428人看过
贷款担保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在贷款事中风险控制方面,银行不愿在小额贷款上投放,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此类贷款的管理成本较高。而收益并不明显,对于这类贷款,担保机构可以通过优化贷中管理流程,... 更多>
-
当贷款的人担保有效期有多久?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6有的,替人担保贷款有效期为六个月。法律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
-
贷款担保人没有明确约定还款期限是否有效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0借款合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第三十三条主合同对
-
担保人担保贷款是否有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6贷款公司做的担保人,如果是贷款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是有效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担保的方式除了保证人之外,还有抵押以及质押等方式。
-
担保人改变还款期限是否有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1借款到期后,借款人和债权人协商变更了还款期限,如果没有担保人的书面认可,根据规定担保人仍需按照原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存在约定担保期限为“直至还清为止”,视为约定不明,根据法律规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五条【主合同变更对保证责任影响】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轻债务的,保证人仍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加
-
企业担保贷款诉颂有效期限多久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241、担保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2、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