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因为债权和债务关系而发生的纠纷。此时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于债权与债务纠纷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除外。另外对于诉讼时效的计算的,一般是以权利人在知晓自己的权利收到损害之日开始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但是如果权利收到损害时间已经长达20年及20年以上情况时,人民法院对于此类的诉求不会予以支持。如果另有规定,权利人可以向相关法院申请延长期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因诉讼中,原告提请其他部门介入,以及另一方同意履约而出现中断现象。此时,自中断后,诉讼时效时间会重新进行计算。
因此,根据这些规定显示,当事人的诉讼时效是要自知晓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的借贷关系中,并没有约定还款的期限,此时又应当如何处理呢?
(1)针对没有时间约定的债务关系,履行期限不明确时,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自己的偿还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相关的义务。但是这个要求必须要给当事人一定的准备时间。此时,诉讼时效中的3年,就是自债权人要求对方履约而对方拒绝履约开始计算。如果债权人没有主张自己的债权,而诉讼时效就不能开始计算。
(2)诉讼时效中断。一般来说,如果债权人在主张债权之后,债务人同意履行了相关义务,此时就会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现象。同时如果,在诉讼时效中断后,再次发生了同意履行相关义务事件的,就可以认为诉讼时效的再次中断。此时,诉讼时期要在中断之日开始进行重新的计算,诉讼时效中断的数量没有规定。但是这种中断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进行说明,否则不得任意中断诉讼时效。
(3)但是如果债权人一直没有主张权利,适用最长诉讼时效其,即20年。但是,超过了20年时,此时法律将不会予以一定的保护。
但是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延长诉讼时效的:
(1)债务人写出了还款的计划。债务关系两方,根据自身的情况,重新制定了还款的期限。此时,还款期限就自还款计划旅行期限届满起开始进行计算。
(2)发生了担保,对账或者其他情况的时候,可以依法延长时效。
(3)寻求了非诉讼的方式,此时在非诉讼方式进行处理的时候,此时可以申请诉讼时效的延长等。
-
诉讼时效多长,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
280人看过
-
保证期间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280人看过
-
债务纠纷诉讼期限是多久?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131人看过
-
债权债务诉讼期是多久,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
294人看过
-
诉讼时效是多久?银行诉讼时效是多久?
365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债务多久超过诉讼时效?
382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多长,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08民事诉讼债务纠纷一般为3年。超过诉讼时效的,可以起诉,但失去胜诉权。《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有什么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6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对于债务纠纷而言,一般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应当还款之日起算。虽然诉讼时效存在中断、中止等情况,但是,“打铁要趁热”
-
债权纠纷诉讼时效多久?诉讼的时效是多久?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20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因此,如果债权人因债权纠纷向法院索赔,诉讼时效为三年。
-
-
债务人拒绝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债务人拒绝履行诉讼时效起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22、债权人催告当时债务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实际上却未履行的,诉讼时效应自催告次日起计算。债权人何时催告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 2、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履行期限,实际上,双方当事人变更了合同内容,将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变成了履行期限明确的债务,那么,债务人于该期限届满未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自该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 3、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一次权利,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并有否定债权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