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具体内容为:(一)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二)鼓励创业促进就业。(三)扶持企业吸纳和促进就业。(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于不同的群体我国有不同的就业政策,对于城镇新增劳动力,主要为其提供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项服务,引导其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对于下岗职工,主要通过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来保障其基本生活,指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是在农业内部挖潜,在搞好种植业的同时,发展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向深度开发;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就地就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四是引导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按需有序异地就业,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特殊就业群体如妇女和残疾人,采取不同的促进就业措施。
服务期满就业政策
(1)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或有相对应的自然减员需补充人员时,要聘用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相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三支一扶大学生。
(2)对于准备自主创业人员,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
(3)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毕业生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加分或同等条件优先录用。
(4)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5)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
(6)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时,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等。
(7)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对已落实就业岗位的大学生,各级三支一扶办公室要按规定落实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工龄计算、服务年限视同社会保险缴纳年限等政策。
-
河南省实施的就业补贴政策
420人看过
-
国家如何实施扶贫政策?
459人看过
-
国家对专业培训班实施什么样的政策
145人看过
-
突出位置实施什么就业政策
376人看过
-
安家费的国家政策措施
280人看过
-
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359人看过
小额贷款是以个人或企业为核心的综合性消费贷款。贷款金额一般在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办理过程一般需要担保。小额贷款是小额贷款技术和实际应用的延伸。小额贷款的条件申请条件: 1、在中国拥有固定住所、当地城市永久居留证(或有效居留证)或有固定... 更多>
-
二女户国家实施的几项国家优惠政策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31二女户必须是落实长效绝育措施的对象。其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有:年满60岁后享受国家奖励扶助待遇,每年720元;其子女06岁内到户籍所在乡镇计生办可办理爱心保险,上高中后可享受阳光助学待遇;全家可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
-
现在国家还在实施农业小麦政策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28实行小麦和大米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即当年主产区生产的小麦和大米市场价格下跌至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按规定程序申报,国家指定的收储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格入市,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当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时,国家停止以最低收购价格收购,为多主体的市场化收购放弃空间。
-
独生子女国家新政策实施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03独生子女家庭可以领取这六项补贴。如下:第一,只要办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父母每年至少可以领取60元的补贴,直到孩子长到18岁。第二,只要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59岁,国家每年都会给父母960元的补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领取这个补贴,需要审批。具体条件请咨询当地部门。第三,只有独生子女的父母才能申请名望证。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名望证》的夫妻,在子女满足18周岁之前,每月可支付10元独生子女奖励费。第四,国
-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5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
政策性破产的企业国企法实施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2实行政策性破产的国有企业可以适用破产重整程序。根据《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在本法施行前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的特殊事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根据上述规定,政策性破产中的特殊事宜,如国有规划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及处置所得的使用以及职工安置等,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办理。而政策性破产中涉及的其他事宜,也应适用《破产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