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9 12:40:30 70 人看过

(一)强化打击与保护并重的方针

我们一贯要求采取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对青少年要坚持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但对青少年进行保护,并不是要千篇一律、一味的采取轻缓的态度,在适用强制措施中,也并不是要一味的实施不捕为原则,逮捕为例外的方法。要在坚持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犯罪的同时,注重保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严重的暴力性犯罪,就必须从重、从严打击,在实践中也常常遇到实施抢劫等犯罪的青少年,并不是因为没有钱花,而纯粹是为了刺激,为了找乐子,而他们实施抢劫的手段多样,持械、入室等等,而完全不避讳摄像头,有的甚至在缓刑期间,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不肯吃苦,贪图享乐,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二)全社会提高预防犯罪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打击犯罪本身不是目的,加强预防才是预防和减少犯罪最有效地手段。只有全社会重视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三)强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提升维权工作的实效

坚持青少年维权的工作,以法制教育基地为驻点,以学校教育为主线,定期组织检察官到学校作法制宣传讲座。结合已经办理的案例,用身边的典型警示青少年要学会取舍,辨别是非,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快捷地获得法律信息和知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8: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青少年犯罪相关文章
  • 对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的建议
    目前,青少年网络犯罪愈演愈烈,给国家、社会都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而加剧了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的研究,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治对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范和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高新技术的法律保护,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它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犯罪学、社会学多角度加以防范和治理在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1、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这是治本之策。一系列的网吧暴力案件,暴露出目前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空白点。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防范教育工作,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容易被误导。父母应经常和子女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多带学生到心理专家处进行心理按摩,提高青
    2023-04-25
    149人看过
  • 对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思考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67亿,可以这样说,青少年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等情况,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对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前途与未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的一面特殊镜子,不仅能反映某一社会人们的文化,道德素养以及精神面貌,而且能暴露社会某些方面的弊病与问题。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近几年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了120%,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大致上升了280%。十四岁至十五岁的青少年犯罪率占全部总数的四成四。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重特大案件中,每1000件里有30件是青少年所为。青少年犯罪呈现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离14岁差两个月的少年莫某知道自己不到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竟然有恃无恐,在短短的十五天内持刀两次伤人。法律不能制裁他,派出所拿他没办法,家长管不了
    2023-06-11
    290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成因论的趋势——科际整合
    有关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探讨,不同学科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遗传和生物学从遗传、体格类型、荷尔蒙或生物化学成分失调、脑部受损或脑功能失调、染色体异常等观点来解释。而社会学则强调人的行为的本质是社会性,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并用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观点来解释犯罪行为。还有一些学者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例如本能论(Fred,1923,1939)、社会学习理论(Bandra,1971)、同一性理论(Erikson,1950)、道德发展论(HainsMiller,1980)、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SampsonLab,1993)、青少年危险模式(ResnickBrr,1996),等等[71181191。而纵观近百年的青少年犯罪成因的理论成果,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对于青少年犯罪这一复杂的现象,若不采取“科际整合(TheoreticalIntegr
    2023-06-11
    108人看过
  • 关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及其预防对策有哪些
    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络诱发的侵财型犯罪。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以及网络行为的隐蔽性使这种犯罪变得轻而易举,使犯罪成本大大降低,又容易满足一些青少年不劳而获的心理,致使一些青少年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二)网络诱发的侵犯公民生命和健康权犯罪。有的青少年长期沉迷网络,导致性格变态,人格异化,视亲人、朋友、同事为仇人,动辄伤害他人;有的被暴力游戏麻木生命,由网上杀杀打打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杀人犯;还有的由于陷入网恋而酿成命案悲剧;还有的利用网络雇凶杀人、拐骗杀人。(三)网络诱发的性犯罪。一是有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诱骗妇女、少女,实施性犯罪;二是由于网恋酿成的性犯罪。(四)网络诱发的危害社会秩序犯罪。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渴望冒险挑战,不计后果,因此由网络诱发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犯罪活动比较突出。网吧也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多发性场所。
    2023-06-13
    163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也是犯罪
    青少年犯罪
    日前高等法院出台的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中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另外还有一些规定,例如不满16岁的不判无期徒刑,16到18岁犯有情节轻微的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等等。这一司法解释有些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例如所谓的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这种偶尔是多少次,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又是什么程度?最后解释说这种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更令人不解,与没有自主能力的幼女发生性关系,如果是引诱或者逼迫的,会给幼女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成为一生无法消除的心灵创伤,这样的行为怎么能说不是犯罪呢?将未成年人的司法责任与成年人的司法责任有所区别,这是完全有必要的,世界各国也都采取这样的措施。不过任何刑法首先还是要分清犯罪和无罪。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人,犯罪的定
    2023-06-11
    450人看过
  • 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哪些
    家庭对于儿童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少年社会化是否顺利,取决于家庭对少年如何影响而定。对于问题家庭,不仅无法将儿童社会化,反而将其引上犯罪道路。问题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各有不同,根据审判案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缺陷家庭。指父母双亡、有父无母、有母无父,以致无人管教或只有父母一方管教少年,发生管教不周的情况。2、贫困家庭。因贫穷,父母忙于就业生计,致使子女无人管教。又因家庭贫困,使子女正当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少年在失望之余,可能会以不法手段解决满足自己的需要。3、不道德家庭。正人先正己,父母双方或其一方实施不道德行为,则难以矫正未成年子女的不道德态度或不法行为。有的还会纵容或默许其实施非法行为。所以,不道德家庭的子女有模仿不道德父母的趋势,而父母因自身的不道德,无法制止。4、敌对家庭。父母互相对立,如同水火,未成年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极易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或轻蔑感,进而不听从父母的管教。5、亲
    2023-04-30
    152人看过
  • 父母对青少年犯罪有多大的责任
    青少年犯罪的父母有多少责任?1。青少年犯罪的父母有多少责任?1。民事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犯罪的父母应当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父母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照民法的相应规定,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2。法律监督责任父母对未成年人犯罪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有法律监护责任。父母怠于行使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着深刻的客观背景,主要受不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缩影,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家庭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家庭不完善,子女不守纪律不健康的家庭往往压力大,生活紧张。单亲家庭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缺乏父母双方的关爱,享受不到应有的幸福。现在独生子女多了,一些家庭放纵、放纵孩子,放任孩子,助长了孩子任性
    2023-05-02
    430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1、不良动机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同态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去杀害、伤害别人,不良气习如赌博、吸毒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2、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3、文化糟粕的影响。一些“黄色”书刊的毒害,一些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的影响,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4、婚姻、家庭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因恋爱、婚姻的不成功,造成与恋人或夫妻反目为仇,进行凶杀强奸等报
    2023-08-15
    352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比较集中的几种家庭类型
    从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背景材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及性格特点,绝大多数与他们的家庭有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特征。(一)过分宠溺的家庭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少年,一旦介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少年如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甚至偷盗抢劫,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而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无不与其家庭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二)简单粗暴的家庭其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种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由此导致违法犯罪。某市去年破获的两起流氓团伙斗殴案中,其成员不满18岁的占80.5%,这些人大都是处在父母文化低
    2023-06-11
    498人看过
  •  针对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法律措施
    关于青少年毒品犯罪行为, 相应的处罚如下: 如果青少年已满14周岁贩毒的, 一般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并受到刑事处罚, 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青少年不满14周岁涉嫌毒品犯罪的,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不会被刑事处罚,但可以责令家长加强监管和教育。关于青少年毒品犯罪行为,相应的处罚如下:如果青少年已满14周岁贩毒的,一般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并受到刑事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青少年不满14周岁涉嫌毒品犯罪的,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不会被刑事处罚,但可以责令家长加强监管和教育。 青 少 年 毒 品 犯 罪 如 何 处 罚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治安管理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这些行为包括:1. 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
    2023-09-23
    360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多少钱定罪
    青少年犯罪多少钱没有做具体规定,因为要看犯的什么罪。同时有些罪是没有数额的限定的,将犯罪行为实施完毕的就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
    2023-04-14
    283人看过
  • 青少年打架斗殴的原因及其对策
    现在的中学校园不时的会发生学生打架斗殴事件。打架,顾名思义是相互正直斗殴,对对方有攻击行为。而攻击性行为是指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身体或心理进行伤害的行为。青少年是人生旅途中最美好的时光,但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情绪情感的两极化现象明显,有时容易冲动行事,从而引发打架事件。下面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观因素:1、遇事冲动,缺乏理智。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缺乏明辨是非,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感情容易冲动,遇事相当不冷静,更不会考虑后果;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烈,爱管闲事;喜欢身体力行,模仿能力强等。2、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如今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当在集体生活中遇到摩擦和小矛盾时,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以自我情绪体验为主,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3
    2023-03-26
    293人看过
  • 如何能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
    未成年人犯罪在社区矫正对象中是最难监管的,他们无所事事,没有成家,更没有责任感,没有经济基础反而开销很大。如果家庭满足不了他们的金钱开支,变会走向不轨的路。所以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有别于其他人要多给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而不是一味的限制不要做什么,从心里上开导,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父母带来多大的痛苦,引导他们度过叛逆期,端正心态,改过自新。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遵纪守法,好好做人。《社区矫正法》第五十二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监护教育条件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社区矫正机构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确定矫正小组,应当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参加。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别进行。
    2024-05-06
    227人看过
  • 如何预防青少年性犯罪,怎样防范青少年性犯罪
    青少年性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和预防,最大限度地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1、要进一步净化社会大环境。各级政府的工商、公安、文化各职能部门,应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经常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对歌舞厅、音像制品销售租赁店铺、网吧、游戏室、个体书摊、美容美发厅,按摩桑拿中心等文化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的督促检查,对非法网站,制作销售黄色书刊和影视作品以及提供色情服务的要坚决依法查处,从源头上予以堵截。要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健康高尚的文化娱乐形式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充实农村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免疫能力。2、强化学校管理。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应全面准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抓分数抓升学,也抓思想抓品德,实现
    2023-04-28
    15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青少年犯罪
    相关咨询
    • 对青少年的犯罪事件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7
      1、采取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律体系;筑起家庭、学校、社会互联的教育网络;做好青少年的挽救工作;对青少年犯罪实行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对策来应对青少年的犯罪事件。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 发生青少年犯罪事件要采取哪些对策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2
      1、采取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律体系; 2、筑起家庭、学校、社会互联的教育网络; 3、做好青少年的挽救工作; 4、对青少年犯罪实行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对策来应对青少年的犯罪事件。 5、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
    • 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心理分析与对策具体是哪些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有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的犯罪增长率已过24%(尚不考虑1992年起将立案标准上调的因素)(1),而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间,14—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来的近10余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
    • 青少年犯罪的内容和青少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8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内容有以下定义,青少年犯罪(jveniledelinqency)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青少年犯罪存在着结伙作案多,严重犯罪多,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手段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反复性强等特点。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其犯罪原因有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多方面。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5
      可能是感觉没有人高兴和陪伴吧,太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