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指行为人取得他人的财物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而使他人受损的事实。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是:1、须有一方受有利益、须他方受有损失、须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须无合法根据。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的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所以不当得利为事件。
什么是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第九百八十六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第九百八十八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
不当得利属于什么行为以及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
255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哪种民事案件?
367人看过
-
赠与属于不当得利条件
204人看过
-
不当得利行为是否属于刑事拘留
380人看过
-
转错账属于不当得利么
69人看过
-
不当得利不返还是否属于犯法行为
275人看过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
重复领款属于不当得利的案件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22不当得利重复领款起诉状中应表明具体特征根据: 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
不当得X属于什么行为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09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当得利之债的基本内容便是受损人取得的不当得利
-
不当得利行为是否属于刑事拘留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24不当得利一般不会被拘留。但是,当事人起诉判决后,不当得利人有能力偿还拒绝执行的法院判决,情节严重的可能被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拒绝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进行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
不当得利事实行为一般是属于的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31不当得利恰恰是与行为人主观意志无关的,不当得利之债一般情况下是返还对方因无依据而获得的不法利益。你拿了多少就得还多少,原则上不当得利没有“善意不当得利”“恶意不当得利”的说法。我们所谓的“善意”“恶意”的不当得利人需承担不同的责任,其实是不当得利在“风险承担”方面的规责问题,与这种返还无依据获得的不法利益是有差别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捡了我100元钱的东西,随后以贱价20元的方式卖出,如果我和你打“不
-
不当得利民总,什么是不当得利民总,为什么不当得利民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5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受害人能够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获到的利益。不当得利,指无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到损失而得到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获到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到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获到,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做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