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生下孩子后,遗弃孩子的法院一般是对其从轻处罚或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14岁至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只会对8种特定的罪行负刑事责任,但是遗弃罪不在其列,因此如果未成年人生下孩子很多情况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遗弃罪的定义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扶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
3、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犯罪动机的不同不影响定罪,可作为量刑时考虑的情节。
二、未成年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未成年人犯罪,往往跟他们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辨认和控制能力还不健全有关。因此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按照法律规定,尽最大努力,促使未成年罪犯悔过自新、重回人生正轨。
但是,同样是未成年人犯罪,犯罪的原因、性质、手段、后果、情节等也有不同甚至是很大差异,因此,必须注意区别对待,体现“宽容但不纵容”的精神。对确因年幼无知或者一时失足犯罪的,要尽量教育挽救;但对主观恶性深、手段残忍、屡教不改的,必须依法惩处。惩处也可谓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
遗弃未成年人的法律后果
223人看过
-
女排未成年运动员比赛时生娃,未成年遗弃孩子怎么处罚
50人看过
-
未成年人遗弃罪的认定原则
206人看过
-
未成年人能否主动放弃遗产?
54人看过
-
遗弃成年残疾人会怎么样
234人看过
-
未成年遗弃罪的构成要件
270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拒绝未成年能判遗弃罪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30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并不以遗弃时间长短为标准, 根据司法实践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的(如在遗弃中又有骂、虐待行为的)等等,现在你应该清楚未成年能判遗弃罪不了。
-
-
未成年生子抛弃怎么判刑, 未成年生子抛弃罪量刑标准, 需要注意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07未成年生子抛弃,涉嫌遗弃罪,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为是未成年,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
-
未成年人生育的影响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1当前问题尚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明确判断。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生育子女构成违法行为,如果与这些子女发生性关系的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均未达到法定年龄14周岁,那么他们的生育子女就属于法律规定中的违法行为。不过,需要注意,对于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群体,虽然生育子女不属于法律上的违法行为,但他们可能遭受社会公众的道德谴责。
-
未成年子女被遗弃该怎么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30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法定的抚养义务,父母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父母遗弃儿童,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儿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涉嫌遗弃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