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员:作为审理案件的陪审,辅助法庭工作。在我国,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年满二十三周岁;
(三)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身体健康。
陪审制度的概念
陪审制度是指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的社会公众参与案件审判的制度。
吸收社会公众参与案件初晴百物新是各法治国家通行的一种重要审判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在有陪审团参与的案件审理过程中,陪审团与法官有着明确的职责分工。陪审的责任在于案件事实的审理和认定。法官的职责是在陪审团认定的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对案件如何适用法律作出决定。在大陆法系国家,陪审人员与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陪审人员既参与案件事实的审理和认定的过程,也参与案件的法律适用过程。这种形态的陪审制度,又被称为参审制。虽然两大法系陪审制度的具体形态有许多不同,但其吸收社会普通公众参与司法审判的过程的理念则是共同的。
我国陪审制度的内容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陪审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
(1)陪审制只适用于第一审案件,第二审案件不实行陪审制。
(2)案件是否实行陪审制,由法院决定,当事人无权决定。
(3)对于哪些案件实行陪审,哪些案件不实行陪审,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由法院自行决定。
(4)在由审判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的合议庭中,对二者间的比例未作限制性规定。
(5)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过程中,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陪审员不仅有权参与案件事实的审理,也有权参与案件法律适用的判断。
-
陪审员资格要求是什么?
300人看过
-
刑事诉讼陪审团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171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职责是什么?人民陪审员有哪些职责
76人看过
-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审判员和陪审团一起审理对吗
396人看过
-
庭审人员民事诉讼
254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一般可以申请行政诉讼吗
156人看过
-
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和陪审员的区别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111、资格条件不同。人民陪审员不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除不能担任审判长之外,其他权力与义务是跟法官一样的,是一个案件的合议庭成员。而审判员需要取得法官资质证书,可以担任审判长。 2、报酬制度不同。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实行有偿制度。而审判员属于国家国家公务员,审理案件属于本职工作,领取国家工资。 3、案件处理地位不同。人民陪审员也不参加案件的执行工作,陪审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能和法官一
-
2023年什么是陪审团,陪审团人数一般都是多少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221、陪审团为法院中,用以判定事实的团体,多见于英美法系国家。目前于司法制度中采用陪审团制度的有英国和香港等。 2、陪审团人数从数量上说,人民总是代表多数,也只有多数才能代表人民。而合议庭一般人数较少,如我国民事诉讼中合议庭一般由三人组成,刑事诉讼中一般由三人、五人或七人组成,司法实践中多是三人,而陪审团一般由12组成,是我国合议庭组成的二倍甚至四倍。陪审团人数的众多性使其不易,正如凯文所言,要影响
-
什么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应当由谁承担民事诉讼中的陪审责任如何确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5陪审制度是指从公民中产生陪审员参加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的诉讼制度。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37条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为人民陪审员,但是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人民陪审员的产生既可以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时临时邀请。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基
-
人民陪审员一般可以申请行政诉讼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18人民陪审员可以参加行政诉讼。一审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人、行政案件原告申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人民法院征得前款规定的当事人同意,人民陪审员和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的,视为申请。
-
什么是第一审民事诉讼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5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