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得在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中与女职工约定限制结婚、限制生育或者缩减产假等损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结婚、怀孕、生育、哺乳等情形,降低其工资、限制其晋级、予以辞退、单方解除其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对于女职工经期的保护,《办法》明确:经本人提出,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经期女职工保护,经医疗机构证明患有重度痛经或者经量过多的女职工,给予1至2天的带薪休息。根据《办法》规定,将认定重度痛经和经量过多的责任交给了医疗机构,需要医疗机构给出证明。
女职工生育后享受产假98天(以前是不少于90天)。如果是201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可在法定产假期满后,享受30天奖励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而且,《办法》对女职工权益的保障不仅体现在“三期”保护上,还体现在生活上。比如《办法》规定,女职工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设置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女职工人数较多且存在用厕困难的,应适当增加厕所数量或提高女厕位的比例。
怀孕不满3个月且妊娠反应严重,或者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安排不少于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而且,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所需时间计入其劳动时间。
其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现代职场中,“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可谓得到充分体现,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保护,而不应该让其在承担生育重任之时还要冒着丢掉工作的风险。
用人单位如果随意解除孕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应当让其付出双倍离职经济补偿金的赔偿,以惩治这一违法行为。
-
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
348人看过
-
哪些职工不受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289人看过
-
用人单位单方裁员有哪些限制
281人看过
-
对用人单位招用职工方面的监察
201人看过
-
单位能不能单方面调动员工的职位
223人看过
-
为什么用人单位不得性别歧视女职工?
301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用人单位什么情况下不得强制女职工入职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7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
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的职工需要得到用人单位哪些方面的赔付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27职工因工死亡后,需要照顾到其其直系亲属,按照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
-
用人单位有哪些职务可不得招用人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15(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2)招用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3)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4)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 (5)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6)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
为什么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女职工工资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6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分娩、哺乳而降低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和证券代替货币支付。劳动者因某种原因不能领取工资的,可以由亲属或者委托他人领取。假期或者休息日,应当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
-
女职工在“三期”内,用人单位能否单方面解除?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