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满,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应当在合同期满前15日内办理续延手续。
劳动合同续签年限
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的年限条款要双方协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一、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怎么办
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注意搜集并保存双方成立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据,比如:
1、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劳动者填写的报名表、登记表等招用记录。
2、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押金或扣押劳动者工资而出具的押金条、扣押条等各种票据。
3、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门卡等各种工作证件。
4、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资卡或其他工资支付凭证。
5、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作服、饭卡等与用人单位有关的东西。
6、职工的工资表、考勤记录、值班表、任命书、解除合同通知书、辞退通知书等各种加盖有用人单位公章的文件。
二、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随便辞职吗
劳动者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是不可以随时辞职的,劳动者辞职的,只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
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多久,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超
68人看过
-
超过多长时间不能进行劳动仲裁
325人看过
-
年检最晚不可超过时间
63人看过
-
不得超过的最晚车检时间
261人看过
-
单位超过多长时间不签劳动合同就违法了?
466人看过
-
最多能够劳动多长时间?
272人看过
企业改制是指依法改变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或体制等,使其在客观上适应企业发展的新的需要的过程。在我国,一般是将原单位所有制的国有、集体企业改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者是内外资企业互转。... 更多>
-
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多久,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超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24根据法律规定,员工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不超过三个月的,签订非全日制合同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满一年以上未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个用人单位和同一个工人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只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视为无试用期,均视为劳动关系合同。用人单位单方延长试用期,属于违法,延长的时段需要支
-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多长时间,是否符合劳动合同约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26您没有说出王某与甲公司约定的试用期究竟是多长时间,所以无法回答是否符合规定,只能把有关规定告诉您,您自己对照吧。《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多长时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03第十九条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
遗产继承最晚多长时间能过户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05一般从继承开始后,当事人就要尽快办理过户手续,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国家法律对房屋继承过户的登记期限没有明文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对继承或者接受赠与取得的不动产权利可以由当事人一方申请不动产登记,所以,当事人在继承开始后,应尽快准备有关材料进行申请不动产过户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