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定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条件如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4 15:52:48 95 人看过

醉酒驾车一次性撞击造成特别重大伤亡的,客观上基本具有与放火、决水等四种行为相当的危险性、破坏性,故有理由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实践中具体案件的情形较为复杂,尚不能仅因造成特别重大伤亡后果就认定行为人当时出于故意心态,因而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还要综合案件的具体情节来认定。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其本质特征表现为不特定性,这类犯罪对其侵害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事前往往无法预料和控制。如果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不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而只是特定的个人或者特定的公私财产,则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2、客观要件

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有作为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由于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既包括已经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也包括虽未造成严重后果,却足以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活安全的行为。因此,只要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但是过失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才构成犯罪。

3、主体要件

该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构成。此外,该类犯罪中有的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有的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主体。

4、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所谓故意,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标准

1、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2: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醉驾相关文章
  • 醉驾犯了危害公共安全罪可以立案吗
    醉酒驾驶的,会涉嫌犯危险驾驶罪,属于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范畴,可以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一、没有造成后果的危险驾驶构成什么罪危险驾驶没有造成后果,涉嫌危险驾驶罪。犯罪分子在道路上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醉酒驾驶机动车辆、从事校车或者旅客运输业务存在严重超载超速情形的,就构成危险驾驶罪。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条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即危险驾驶的行为危及到了公共安全,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即对不特定且多数人的生命、身体或者财产的危险;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危险驾驶罪主体。实践中主要是机动车驾驶员;4、主观要件。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
    2023-06-26
    358人看过
  • 醉驾致伤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怎么办
    相关问题:针对很多网民呼吁要严惩酒后驾车等“马路杀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指出,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收集的网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最高人民法院的民意沟通邮箱自今年五月开通以来,收到七千六百四十一封邮件,主要包括群众对法院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审判工作、执行工作和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网民意见,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高度重视,健全了工作机制,并认真研究答复。最高法答复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辆数量和驾驶员人数猛增,无视交通管理法律法规,酒后乃至醉酒驾车的违法犯罪也日益增多,给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依法严惩醉酒驾车犯罪,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充分发挥刑罚功能,有效遏制醉酒驾车犯罪的多发、高发态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
    2023-04-21
    315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必须坐牢吗,危害公共安全构成要件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必须坐牢吗危害公共安全是不是必须坐牢,要依据具体案情而定,如果构成犯罪,并且剩余刑期在3个月以上的,就要收监服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
    2023-04-18
    230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是指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同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以及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等有显著的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一、醉驾与危害公共安全能不能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追逐竞驶,是指行为人在道路上高速、超速行驶,随意追逐、超越其他车辆,频繁突然并线,近距离驶入其他车辆之前的危险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是指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希望、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发生,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危险驾驶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并且放任该抽象危险状态的出现,其主观恶性比较大,对于具体的危险状态和危害
    2023-03-13
    73人看过
  • 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危害公共安全罪乃是一个极为宽泛且综合性的罪行类别,其中涵盖了诸多特定的犯罪行为。这种罪行的肇事者既可能出于刻意之安排,也可能源自未尽注意义务。然而,无论故意抑或过失,只要涉嫌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均可被视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故意以诸如纵火、蓄意破坏水源、制造爆炸物、任意投入危险物质等危险手段,意图对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显然构成了故意犯罪的范畴。反观那些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火灾、意外破坏水源、突发爆炸事故、错误投入危险物质等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无疑属于过失犯罪的范畴。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具体规定,对于使用放火、破坏水源、制造爆炸物、任意投入危险物质等危险手段,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严厉惩罚。而对于过失犯下上述罪行的情况,法律规定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4-07-25
    318人看过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安全驾驶罪的区别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安全驾驶罪的区别(一)危险驾驶罪是危险犯1、从危险性质上讲,危险驾驶罪属于抽象危险犯在刑法学理论上,以对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是危险犯。危险犯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行为虽未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但使法益面临威胁,足以使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陷入危险。危险犯又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具体危险犯是指以发生侵害法意的具体危险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例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抽象危险犯则是指行为本身包含了侵害法益的可能性而被禁止的情形。就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的区分标准而言,可以认为二者只是危险程度的不同,即抽象危险犯是具体危险犯的前一阶段,即侵害意味着发生实害,具体的危险意味着侵害的可能性,抽象的危险意味着具体的危险的可能性。因驾驶行为本身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驾驶人在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情况下,发生严重后果的概率被大大提高。
    2024-01-21
    55人看过
  • 如何认定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证据?
    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以下要件的,就确定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客观要件。行为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客体要件。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主体要件。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四、主观要件。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1.主观要件,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2.客观要件,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过失以其他危险方法是指过失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性或者社会危害性相当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
    2023-07-06
    167人看过
  • 如何判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
    下列行为适用危害公共安全罪:1.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2.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3.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4.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5.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6.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7.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8.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无行为能力是否适用于侵权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监护人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
    2023-07-04
    333人看过
  • 醉驾构成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立案标准
    一、醉驾构成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立案标准醉驾构成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立案标准为:行为人违反交通法规醉酒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或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亦或是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等行为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醉驾发生事故怎么办醉酒驾驶出了交通事故,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023-06-06
    480人看过
  • 醉酒驾车危害公共安全罪最多要判几年
    如果只是醉酒驾车没有造成交通事故的,一般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构成交通肇事罪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5-02
    63人看过
  •  构成要件:危害公共安全罪
    该罪行涉及公共安全,包括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行为人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且明知其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持放任态度的人属于间接故意。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包括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等。该罪行所涉及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它包括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如果行为人用危险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对象,对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无危害即不危害公共安全,就不构成该罪。(二)客观要件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其他危险方法是指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但与上述危险方法相当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方法。(三)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四)主观要
    2023-09-09
    52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客观要件。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主体要件。该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构成。4、主观要件。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的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11
    441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驾驶罪怎么判
    在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关于危险驾驶罪的问题,其量刑标准并非始终如一,而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若在车辆追击比赛过程中,情节严重恶劣者;或饮酒后仍驾驶机动车的人员;又或是从事校车业务或进行乘客运输工作,严重超过预定载客数量,甚至严重超速运行者;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而危及其公共安全者,都将被判处拘役和罚金。值得注意的是,危险驾驶罪乃是故意性犯罪,行为主体在主观心理上对可能产生之危害后果持有放任或期望的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
    2024-08-20
    329人看过
  • 2024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几年,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判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类1、第一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2、第二类,破坏交通运输、公共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第三类,实施恐怖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4、第四类,涉及枪支、弹药、爆炸物、核材料,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5、第五类,造成重大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4、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
    2024-04-08
    366人看过
换一批
#酒驾醉驾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醉驾
    词条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醉驾
    相关咨询
    •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醉驾的关系
      重庆在线咨询 2020-12-03
      1、醉酒驾车没有发生交通肇事即被查获的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 这种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前属于行政违法,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一般认定为危险驾驶罪。不过,在极少数情况下,即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醉酒驾车具有与放火、决水等四种行为相当的危险性、破坏性,也存在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余地。例如,行为人在繁华路段醉酒驾车,连续多次闯红灯,或者高速逆行,导致很多车辆急刹车,给其他驾
    • 醉驾是否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规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20
      法律分析 醉驾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即公共安全的一类罪的总称,而醉驾可构成危险驾驶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所以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 醉驾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会如何判刑醉驾行为存在哪方面的危害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30
      1触觉能力降低 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3视觉障碍 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3%。就会导致视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 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什么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16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刑事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概括性的犯罪。这类犯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与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明显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造成不特定多数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和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危害极大的一种普通刑事犯罪。
    • 醉酒驾驶肇事逃逸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2
      醉酒驾驶并逃逸,到底是定交通肇事罪还是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视具体的案情而定。同时,根据《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规定,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应依法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