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保人在我市定点医院住院分娩并办理社保结算,或在我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后,用人单位即可登录“社会保险网上服务系统”(https://wssb.dgsi.gov.cn/)进行生育津贴申领。
具体流程:
1、输入单位账户和密码;
2、综合申报;
3、生育津贴网上申报;
4、生育网申银行账号维护(录入一次后长期有效);
5、生育津贴网上申报;
6、阅读生育津贴网上申报须知;
7、选择未核算记录;
8、核算;
9、选择已核算记录;
10、提交审核;
11、社保经办机构将在单位提交审核后的30天内对符合规定的申请计发生育津贴。
一、生育津贴怎么计算
各地的生育津贴规定都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单位对于晚育的假期延长和津贴也都不同。所以还是要咨询体质的单位。
1、生育津贴。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注:假期天数,各地区细则规定不同,以各地区为准。)
2、生育医疗费;
(1)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后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2)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报销。
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0%。
4、一次性补贴。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二、被公司克扣生育津贴该怎么维权
1、单位克扣生育津贴当事人可掌握证据后,向法院起诉该单位即可维权。
2、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
3、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
-
天津生育津贴申报流程,生育津贴申请时间限制
133人看过
-
生育津贴和护理假津贴怎么申请?(流程+材料)
201人看过
-
湛江市申请职工生育津贴办事流程
393人看过
-
厦门生育津贴网上申报2023
353人看过
-
商丘线上能申请生育津贴吗
58人看过
-
生育津贴申请全攻略
258人看过
保险费是指当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时所订的保险费率,向保险人交付的费用。当保险财产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失,或人身保险中人身发生意外时,保险人均要付给保险金。保险费由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期限构成。... 更多>
-
要去办理生育津贴,北京生育津贴如何办理流程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1生育津贴即为产假工资,相当于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工资,是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申领条件 1、符合国家或者本市计划生育规定 2、分娩前连续缴费满9个月 所需材料 1.《结婚证》 2.《北京市生育服务证》或《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生育服务联系单》 3.《婴儿出生证明》 4.《医学诊断证明》 5.男女双
-
上海流产生育津贴可以申请吗,自然流产能享受生育津贴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0按照下列期限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一)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生产的,按3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二)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按3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三)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的,按1个半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四)妊娠3个月以下流产或者患子宫外孕的,按1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生育医疗费补贴。支付标准为 (一)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生产或者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生育
-
单位申请生育津贴都是什么流程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9生育津贴即为产假工资,相当于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工资,是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
公司申请生育津贴流程,法律上如何认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14公司申请生育津贴流程:单位经办人携带相关证件办理生育保险就医登记;生育时,将就医登记表带到医院;带就医登记表、出院小结,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由单位经办员到社保局申请,申领生育津贴。
-
生育津贴怎么办理生育津贴申领条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8生育津贴申领的条件: 1、本市户籍(含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账户的; 2、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五险)期间生育的。 3、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单位连续为其缴费满6个月以上。缴费以正常参保缴费时间为准,正常参保缴费前的补缴时间不能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