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的给付,对于有条件的父或母,可以一次性给付;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抚养费主要是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应尽的抚养义务的体现,所以抚养费原则上的给付期限是到子女成年。子女抚育费给付期限包括原则期限和特殊期限两种:1、原则期限:根据子女成年的含义,原则期限一般是支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如果子女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也可停止给付抚育费。也就是16周岁以下,父母必须支付抚养费,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视情况给付,18周岁以上就不再给付。2、特殊期限:一些特殊情况下虽然子女成年,但如果父母有经济负担能力,仍要负担其抚养费,其停止期限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成年子女确无生活能力和条件的。如果有上述特殊情况之一的子女,有负担能力的父母仍要负担抚养费,这也是为了合理维护子女的利益。毕竟现实生活中孩子18岁才刚上大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如果孩子父母是在孩子小时候离婚,按当时生活水平确定的抚养费不可能满足大学学习生活的需要。再如一些特殊的孩子,身体残疾或者自闭症,可能一生都无法独立生活,这种情况更不能因为其成年就终止支付抚养费,这也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夫妻分居时如何给付孩子的抚养费?
夫妻分居期间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一条规定,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
抚养费的给付方式,离婚后抚养费怎么给?
264人看过
-
抚养费是否必须支付给离婚对方?
265人看过
-
涉外离婚抚养费变更给付日期是怎么规定的?
191人看过
-
抚养费怎么给,抚养费给付方式?
349人看过
-
离婚时子女的抚养费应当怎样支付?如果对方不给怎么办?
191人看过
-
抚养费每月给付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151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离婚时确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抚养费支付方式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17在抚养费的数目确定后,涉及到一个如何履行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二)定期给付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但有时会出现抚养人没有及时给付的现象,有
-
对方不给抚养费怎么起诉对方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21起诉需要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证明事实存在的证据。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起诉状、原告的身法复印件、有关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复印件。带齐这些材料后到具有管辖 权(一般案件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抚养费应由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组成。在具体实践中,在确定子女抚养 费的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考虑: 1、子女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1、有固定
-
离婚时怎样规定抚养费付给孩子方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6支付子女抚养费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由夫妻双方确定好支付方式、金额以及支付时间。如果夫妻双方对于抚养费方面有也异议的话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由法院来对抚养费问题进行相关的判决。
-
离婚时如何确定给付离婚抚养费的方法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011、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季度或年度给付。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
-
离婚时没收入的一方如何付给抚养费的规定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3对于有固定工作与收入的而言,给付的抚养费一般在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为宜;若是收入不固定的,则可以按照当地该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按照上述比例计算支付。若是需要负担两个或者以上的子女的,离婚后的抚养费还应高适当提高,但是,一般也不会超过月收入的百分之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