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国专利法正在经历着被称之为美国专利史上最重要的改革。美国《专利改革法案(2007)》的改革过程中始终面对着两大利益集团的争论。在这个硝烟弥漫的争斗中,又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为了公益还是助长侵权
2月4日,布什政府正式表态,反对《专利改革法案(2007)》的部分条款。6日,包括美国专利局职业协会(POPA)在内的14家行业协会,联合致函参议院,请求阻止该法案通过。他们警告说,该法案将助长专利盗用和侵权、削弱美国的创新能力,从而严重损害美国经济。
《专利改革法案》可说是美国专利史上最大规模的老宅翻新,是美国专利史上最重要的改革。这一法案已于2007年9月获众议院通过。目前尚需获得参议院的通过,并经布什批准后才能成为正式的法律。法案有11项重要改革内容,旨在改变专利申请、公开和诉讼的程序与标准。其争论的焦点,在于降低专利侵权赔偿金额、允许重新评估获准专利等内容,是否会减弱专利保护力度、抑制创新。
1月14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发表了长达160页的报告,敦促参议院尽快通过该法案。司法委员会指出,专利改革是为了保证21世纪的专利制度能反映18世纪宪法的宗旨。国会必须允许发明人暂时垄断其发明,以促进创新;而这样做根本上是为了公益。
纵容专利侵权VS促进创新
改革法案的反对者以国际医药、生物业的巨头为主,如百时美施贵宝、礼来公司、葛兰素史克、安进等。他们声称,新法案降低专利保护力度,势必纵容专利侵权,特别将导致外国竞争者趁机渔利。有评论指出,新法案不过是服务于少数最富有的高科技公司而已。
而支持者包括苹果、思科、谷歌等美国高科技巨擘。他们认为,新法案将减少劣质专利申请,降低企业因众多的专利侵权之诉而产生的高额费用,从而促进自由创新。包括商业软件联盟(BSA)在内的一些团体在游说国会时指出,大量专利诉讼钻现行专利法的空子,使得创新的成本不断增加,最终又转嫁给老百姓,故亟待修改。
支持者希望参议院在2月底前通过该法案,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因为博弈双方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场尚未结束的法律战,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反思。
知识产权的扩张主义:TRIPS被指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回顾近现代史,知识产权法的变迁多是利益集团游说的结果,公益往往只是陪衬。
欧美学者指出,现代知识产权法的鼻祖———英国的安娜法(1710)是由垄断印刷的伦敦书商促成的。国际知识产权专家GrahamDtfield教授指出,19世纪的欧美专利史,看起来是不断适应新技术发展、旨在推动社会福祉,但以牺牲公益为代价的产业界政治游说才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次美国的专利改革,其意甚美,但究竟能否推动公益,还有待观察。
近年来,因游说而导致的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已延伸至全球范围,在西方学界受到深刻的批判。国际关系学权威、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SsanSell认为,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并未充分关注公众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12个强大的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游说的结果。伦敦大学PeterDrahos教授一向为发展中国家说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他扎实的量化研究表明,当今国际知识产权的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利益全球化的表现。
在弱肉强食的国际商战中,知识产权已变成一种残酷战术。其结果是发达国家利用各种优势,压制发展中国家的创新力和社会福祉的提升。正如英国政府2002年出台的知识产权报告所指出的,真要想通过知识产权来促进全世界的健康、教育和经济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识产权是一种工具:应促进再创新
知识产权的扩张之所以广受批判,是因为知识产权制度不应仅帮助当下知识创新者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必须服务于公益。
公益应包括人们利用现有知识继续创新的权益,和人们传播、应用智力成果以提高生活的权益。
刺激创新和促进公益之间,既冲突又互补。只有刺激创新,才能创造新知、造福社会。但知识的创造是累积性的,过度保护当下知识产权,则再创新的成本会增加,永续创新会受到遏阻,知识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从全球范围来讲,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难以传播、应用昂贵的进口知识产品,更不用说激发其创新力。
因此,在刺激创新和促进公益之间,应当不断寻找、调整平衡点。知识产权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知识产权的目的是造福公益。
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构建有利于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制度
一国应当充分吸取历史经验、探索刺激创新和促进公益的平衡点,根据国情制定适合自己的知识产权法。
发达国家掌握着国际知识产权格局中的话语权,会延缓发展中国家由依赖廉价劳力的制造工场向自主创新的转化。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多怠于保护他国知识产权。例如,英国16世纪的专利法就鼓励从威尼斯盗取先进的玻璃工艺;美国法律在19世纪拒绝保护他国版权,也拒绝加入国际公约。中国今天则既要尊重他国知识产权,更要构建有利于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制度。
美国国父华盛顿说:知识绝对是人类一切幸福的基石。美国宪法也将知识产权理解为推动公益的工具。人类之所以从原始社会进步到今天的信息社会,就是因为不断创造、传播并应用新知。因此,在对知识产权进行立法时,根据国情来谋求刺激创新和保护公益的平衡,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
美国专利法全面修订促进创新
371人看过
-
美国会提案修改美专利法
173人看过
-
美国第六次修改专利法
342人看过
-
中国一床企面临美国专利侵权调查
391人看过
-
美全面修订专利法重塑经济引擎
298人看过
-
什么是美国的临时专利申请
252人看过
专利,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 专利在现代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 更多>
-
预审科翻供能彻底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41、有效果。预审科属于公安局下属职能科室。其职责主要是对刑警提交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进行详细询问,核实犯罪嫌疑人口供。并将整理的涉嫌犯罪的材料递交检察机关,由监察机关参照材料,提起公诉。 2、预审旨在保证只将具有事实和法律根据的指控提交给一审法院,并在开庭前驳回缺乏根据的指控。仅适用于严重的犯罪。由地方预审法官主持进行。预审法官在讯问被告、进行调査、搜查和扣押、听取证词等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
-
专利转让协议美国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1保密协议的意思是你们不能将商业秘密透露出去损害美国公司利益,如果签订前已经有仿制品的,不算你们违约。至于新产品,你们需要尽保密责任,但是如果他人通过其他渠道得到商业秘密的,你们不应当承担责任。这一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至于是否能帮比利时公司生产,要看你们的保密协议具体条款。你们自己开发的产品,没有利用美方的商业机密的(包括工艺/制作方法/专利等的),可以生产。
-
美国专利可以转让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8美国申请的专利权转让给国内公司,转让步骤如下: (1)美国在中国寻找中国的专利代理机构,委托该代理机构办理PCT专利转让; (2)中国的专利代理机构根据专利转让的相关规定,填写《专利权转让合同》和《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并提交相关部门备案; 国家专利管理机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告后,此项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转让才正式生效。
-
美国专利转让的规定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中国的专利代理机构根据专利转让的相关规定,填写《专利权转让合同》和《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并提交相关部门备案;? 第一,要看这个专利是中国专利还是美国专利,是哪国的就去哪国专利局办理转让登记。第二,专利权是有地域性的,美国专利无法在中国提供专利保护。第三,如果是美国专利向中国公司转让,不涉及技术出口问题,中国这边不会禁止而会鼓励,要看美国那边的政策了。
-
美国专利有效期多少年江西在线咨询 2023-04-25美国专利有效期的时间 美国专利期限是美国专利商标局将依照专利商标局或发明人延误的时间,适当调整专利保护期。自1995年6月8日及之后提出申请的发明专利和植物专利,专利保护期为自实际申请日起算20年;外观设计的专利保护期为专利授权日起算14年。 2000年5月29日起的发明专利申请案,美国专利商标局将依照专利商标局或发明人延误的时间,适当调整专利保护期。举例来说:若专利申请案因为专利商标局的延误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