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该如何应对无故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一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处理:
1.当事人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
2.当事人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去法院提起劳动诉讼,追讨自己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故意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故意拖欠工资三十日以上算违法。
工资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雇主和雇员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工资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明知属于无照经营而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无证无照经营的,由查处部门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
三、员工索要拖欠工资应该准备哪些凭证
对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在维权前应该注意要收集的证据主要有:
1.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2.能证明在单位上班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n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n(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n(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n(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n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遭遇无法追回的工资拖欠应该如何应对
208人看过
-
公司破产员工工资拖欠,应该如何应对
271人看过
-
拖欠临时工的工资老板应该如何应对
262人看过
-
遭遇拖欠工资究竟该如何应对
207人看过
-
无合同的情况下拖欠工资应如何应对
493人看过
-
短期工全包工资被公司拖欠,应该如何应对?
172人看过
-
应该如何解释无故拖欠工资哪些情况不属于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06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 不属于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的情形有: 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
公司因过错拖欠工资针对拖欠工资应该如何解决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0《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91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
-
拖欠工资有欠条应该如何要回工资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9一、先找你协商想要拿回工资,最节省时间精力的途径就是与公司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二、找有关部门调解如果你们之间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你公司还是不履行的,那么,你现在也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三、去申请按照上面的解决途径,你们之间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那你现在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找有关机关投诉按照我国《》的规
-
如何应对政府拖欠工程款,应该如何处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3-11-26法律分析 政府拖欠工程款的应对方法有: (一)与政府对工程欠款进行协商,达成还款协议; (二)请求追债公司的帮助; (三)要求政府提供按期付款的履约担保; (四)到政府所在地或工程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