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是事实认识错误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9 09:49:28
90 人看过
假想防卫是事实认识错误。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通俗的讲,当事人认为有不法侵害,但事实上没有,这就是事实认识错误。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假想防卫行为认识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280人看过
-
“正当防卫错误认识”浅析
96人看过
-
事实认识错误分类
414人看过
-
怎样认定假想防卫
205人看过
-
构成假想防卫有过失的犯罪吗,假想防卫认定标准
88人看过
-
事前防卫和假想防卫都是侵权行为吗
37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假想防卫行为认识错误的原因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1-08-10假想防卫是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如果他人尚未着手实行不法侵害,行为人预先加以打击,属于“事先防卫”。如甲、乙在激烈争吵之后,甲看见乙扛着锄头朝他家走来,便绕到乙的背后,一石头将其砸伤或砸死。乙朝他家走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不法侵害的意思,来打架滋事,但
-
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抽象认识错误, 抽象认定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问题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27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这种情况分为: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和因果关系错误。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
-
正当防卫假想防卫方位错误有区别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26有区别。正当防卫是指当事人在受到侵害时采取的没有超过法律限度的正常维护自己权益的防卫,假想防卫是指当事人在没有非法侵害的情况下却误以为有侵害而进行的一系列反击行为,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
刑法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认识错误的区别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6一、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误:甲想杀乙,误认为丙是乙,举枪杀死。(乙不在现场)具体符合说:评价:对乙无罪,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法定符合说:评价:对乙无罪,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打击错误:甲想杀乙,把乙身边的丙打死了。(乙在现场)。具体符合说:评价:对乙故意杀人未遂,对丙过失致人死亡,竞合构成故意杀人罪。法定符合说:评价:对乙无罪,直接认定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二、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
-
求防卫假想防卫的防卫事项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17假想防卫是当事人因为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所以实施了相关的防卫行为,结果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对于假想防卫,如果给他人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后果,通常是按照过失犯罪定罪量刑的,具体的量刑标准需要根据案件详细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