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票据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都能构成票据诈骗罪的主体。构成此罪,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买车被骗能索赔吗?
买车被骗是否属于诈骗罪,需要看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若符合的,则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构成要件如下:1、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2、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4、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欺诈罪怎样判刑
一、我国没有欺诈罪这个罪名,实施欺诈行为的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量刑标准: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票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什么,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91人看过
-
票据行为包括范围
285人看过
-
针对票据诈骗罪的主体
461人看过
-
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情形
275人看过
-
行政主体的范围包括哪些
78人看过
-
吴中区集资诈骗罪主体范围是什么
209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票据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票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9一、票据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不法所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以下五种行为方式:(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这种情形
-
票据诈骗罪的涉罪范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2票据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有法定情形,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
-
合同诈骗能否构成主体范围?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18法律分析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亦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
贷款合同诈骗诈骗罪的具体构成范围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28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
-
能够构成诈骗罪的主体是否包括单位?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04在谈论单位是否可以成为诈骗罪的主体时,需要明确一点,即公司或企业等单位本身并不是诈骗罪的嫌疑人。虽然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利用公司的旗号进行欺诈行为,实际上他们只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行动。因此,如果这些高管人员真的是为了单位的利益而行骗,那么他们的行为应被视为单位行为,并且最终收益也会归属于单位。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单位本身并不是诈骗罪的主体。因此,按照罪刑法定的原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