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消息,中国政府不断推出遏抑房价措施,但房价始终压不下来,令总理温总理不得不承认措施未成功。据中国了解中央房策思维的专家分析,这是因为中央调控房价的目标,其实并不是想房价下降,只是想减慢升势,避免形成巨大资产泡沫,以及保障社会上低收入阶层有房可住。
农民进城楼价难遏
专家指出,房价压不下来有3个原因:一是城镇化趋势持续,不断有农民进城,制造新的住房需求,估计要10至15年后这趋势才会改变;二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很大比例来自土地出让金,就算开征房产税(类似香港的差饷),也不能取代70年土地使用权的高额出让金;三是内地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拥有率很高,官方估计达到城镇户籍人口八成,这些居民都不愿见到房价下跌。
此外,近年货币供应增长迅速,银行体系资金充裕,也有利房贷和房价上涨。因此,不管中央如何遏抑房价,各个省市的房价都是大涨小回。
专家指出,虽然中央明知房价压不下来,仍要不断出招调控,是因为汲取了日本和美国房地产泡沫爆破重创实体经济的教训。
在1980年代,日本一个县市的房产总值可以高于美国一个州,日本全国房产总值一度是美国全国房产总值的2.5倍,反映资产泡沫很严重,但随着日本城镇化步伐结束,部分城市人口甚至回流乡郊,城市住房失去新的需求,终于导致日本房产泡沫在90年代初爆破,日本经济历20年仍未复苏。
免重蹈美日覆辙
美国近年的房地产泡沫问题,北京当局也深入研究过,认为纵容房价急升除了会制造金融危机,还会造成一业独大,吸走大量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资金,这种发展模式不适合尚在发展阶段的中国。
既然房价压不下来,中央可怎么办?专家指出,当前急务是加大保障房(类似香港公屋)的建设力度,中央有关部门给省市的务实提示,是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中拨出至少一成,用两年时间建保障房,解决城内最低收入5%的居民的住房需要。
另外,再用两年加两年时间,陆续解决合共15%的基层市民的住房问题,这能纾缓可负担买房的高收入人群与无法负担房价的基层居民之间的矛盾,避免房价上涨引发社会不稳定。
-
怎么分析房价上涨的趋势
389人看过
-
房屋成投资品房价趋势上涨
151人看过
-
全国商品房销售仍在加速明年房价继续上涨趋势
351人看过
-
二手房交易土地增值税难抑房价再上涨
109人看过
-
专家预测近期房地产八大趋势:房价将持续上涨
100人看过
-
房屋租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60人看过
保障房是指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弱势群体等住房困难问题而提供的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保障房的申请和管理需要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并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家庭收入证明、住房情况证明等。 保障房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住房权益,缓解... 更多>
-
中国债券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3国债券市场迅猛发展,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跨入全球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但与发达市场相比,未来潜力还比较大。根据当今经济形势,中国债券发行量将会继续保持增加趋势。
-
2020国内环境污染趋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9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
未来20年经济大趋势中国怎么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2趋势一旦走出来,就犹如狂奔的野马,人跟在它的后面,无论多么努力,都难以再追上。只有走在前面,骑在马上,抓住缰绳,才能与之前行。如果以前不关注未来的趋势演变,还能够在随波逐流中找到机会的话,那么,在正在到来的全球大巨变中,这种盲目的做法将导致无可挽回的错误。当下与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未来的大趋势将如何演变面对未来的大趋势,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
日内趋势策略和日间趋势策略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3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日内趋势交易策略较为相似,国债期货的日内趋势策略,主要也是专注于利用T+0的交易方式,捕捉日内期债合约的短期涨跌机会。像商品期货的R-Breker策略、Dl-Thrst策略等,也都可以大同小异地应用到国债期货的日内趋势策略和相关高频交易中。具体可以参考QtPls公众号12月13日的文章《重磅干货:商品期货市场常见的量化交易策略》。而在日间趋势策略而言,商品期货市场中的均线策略、通道
-
中国抚养比的趋势是如何的呢?求解答。台湾在线咨询 2023-04-06中国人口抚养比从20世纪60年代的80%下降到2010年的34%,其中1960-1990年,中国老年抚养比保持在8%左右,总扶养比的变化主要归因于少儿抚养比的变化(见表)。1990-2015年,老年抚养比逐步上升,少儿扶养比加速下降,总扶养比约在2012年下降到最低点32%左右,此后随着老年抚养比的上升而回升。 2015年以后,少儿扶养比变动趋于稳定,总扶养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老年抚养比的变化。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