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样界定走私文物罪走私文物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2 22:10:23 368 人看过

一、要怎样界定走私文物罪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具体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犯罪对象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文物,是指遗存于社会、埋藏于地下、水下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人类的历史文化遗物。

作为走私对象的文物并非包括上述所有文物,而只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文物出境,都必须事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并发给出口许可证才能出境,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国务院批准运往国外展览的外,一律禁止出境。

根据1991年修改的文物保护法第31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以走私论处,但刑法第325条已将此行为单独立罪,刑法实行后,此行为不再构成走私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国(边)境的行为。其行为方式与走私武器、弹药罪一致。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亦可以是个人。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仍决意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境。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可多种多样、如卖给国外、赠送给国外之人等,但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成立。

二、走私文物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与非罪的界限区

分走私文物罪与非罪,应当从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两方面把握。在主观方面,如果行为人没有犯罪故意,即行为人不知其携带的是文物,或者不知其携带的文物是国家禁止出口的,即使其客观上具有运输、携带或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过境的行为,也不能认为其构成本罪。

从客观方面看,主要看行为人走私的文物是否属于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出口或个人携带文物出境、都必须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并发给出口许可凭证才能出境,可见并非所有的文物都禁止出境。

2、与倒卖文物罪的界限

倒卖文物罪是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走私文物罪与倒卖文物罪在犯罪对象上有一致之处,而且在客观方面,走私文物罪的行为人一般也有倒卖的行为表现,所以两罪存在某些相似。但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走私文物罪客体是国家的对外贸易管制,而倒卖文物罪侵犯的则是国家的文物管理制度。

另外,两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不同,倒卖文物罪的成立必须要“以牟利为目的”,而走私文物罪的成立对犯罪目的没有要求。在实践中、如果行为人往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据刑法第155条规定,应以走私罪论处,不定倒卖文物罪。

可以从此罪的构成要件入手分析,同时也可以对比走私文物罪与一些相似犯罪,如倒卖文物罪的区别。应注意的是,法律中规定走私文物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因此要是行为人在过失的情况下实施了走私文物的行为,一般是不能认定构成此罪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09: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目的相关文章
  • 该怎么走私文物罪作出认定
    一、怎样对走私文物罪作出认定1、与非罪的界限区别分走私文物罪与非罪,应当从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两方面把握。在主观方面,如果行为人没有犯罪故意,即行为人不知其携带的是文物,或者不知其携带的文物是国家禁止出口的,即使其客观上具有运输、携带或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过境的行为,也不能认为其构成本罪。从客观方面看,主要看行为人走私的文物是否属于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出口或个人携带文物出境、都必须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并发给出口许可凭证才能出境,可见并非所有的文物都禁止出境。2、与倒卖文物罪的界限倒卖文物罪是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走私文物罪与倒卖文物罪在犯罪对象上有一致之处,而且在客观方面,走私文物罪的行为人一般也有倒卖的行为表现,所以两罪存在某些相似。但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走私文
    2023-04-04
    339人看过
  • 走私文物罪中的文物具体指什么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三、历史上各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工艺品、美术品;四、反映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各民族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五、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上述文物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品。一、走私文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对外贸易管理中禁止出口的文物的规定,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二、走私文物在客观上的表现是,具有非法将文物运输、携带、邮寄出境的行为。构成本罪的关键是运输、携带、邮寄出境的文物是国家禁止出口的,不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不构成本罪。三、走私文物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主体。四、走私文物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2023-05-31
    188人看过
  • 如何对走私文物罪进行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具体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文物,是指遗存于社会、埋藏于地下、水下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人类的历史文化遗物。作为走私对象的文物并非所有文物,而只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国(边)境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亦可以是个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仍决意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境。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可多种多样、如卖给国外、赠送给国外之人等,但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成立。一、认定走私文物罪的标准是什么1、认定走私文物罪,认定标准之一就是走私的物品是否为文物。具体来说:根据《文物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文物具体包括:(1)具有历史、艺
    2023-04-06
    211人看过
  • 走私文物罪文物类别有哪些
    是指《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下列历史遗留物: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着名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3、历史上各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工艺品、美术品;4、反映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各民族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的代表性实物;5、具有科学价值的古嵴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上述文物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品。走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151条第2款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三级文物二件以下的;(2)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二级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级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3)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该文物严重毁损或者无法追回等恶劣情节的。(4)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级文物三件以上
    2023-06-02
    198人看过
  • 走私废物罪如何认定怎么认定走私废物罪
    一、如何认定走私废物罪认定走私废物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监管制度和国家禁止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进境的制度。犯罪对象是“废物”。这里讲的废物不是一般废物,而是特指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运输进境的行为。(三)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四)主观方面。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即明知是境外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却逃避海关监管,将其偷运入境。如果受外方欺骗,将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误认为是普通货物、物品偷运入境的,则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如果没有逃避海关监管将固体废物运入国境的,构成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二、走私废物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认定走私废物罪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
    2023-03-30
    492人看过
  •  走私文物是否犯罪?
    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的行为将面临走私文物罪,该罪行刑罚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或较轻的走私文物罪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的行为人将面临走私文物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走私文物罪的刑罚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而情节较轻的则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文物罪处罚规定走私文物罪是指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携带或邮寄出境,或者在境外出售、出租或者运输文物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文物保护法,而且对于文物本身的价值和尊严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根据刑法的规定,走私文物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处罚规定如下:1. 走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携带或邮寄出境,或者在境外出售、出
    2023-08-28
    220人看过
  • 走私货物罪怎么认定如何认定走私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认定,此罪的犯罪对象是除毒品、武器、弹药、核材料、伪造的货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淫秽物品以外的其他货物和物品,并且偷逃应缴纳关税额5万元以上的。一、犯了走私贵重金属罪既遂怎么量刑犯了走私贵重金属罪既遂的量刑:1、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等珍贵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轻微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二、走私货币罪如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
    2023-06-23
    477人看过
  • 什么标准下走私文物罪才立案?
    走私文物罪立案的标准为:1、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三级文物二件以下的;2、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二级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级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3、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级文物三件以上或者三级文物九件以上的。走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151条第2款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三级文物二件以下的;2.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二级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级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3.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该文物严重毁损或者无法追回等恶劣情节的;4.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级文物三件以上或者三级文物九件以上的;5.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并造成该文物严重毁损或者无法追回的;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
    2023-08-08
    167人看过
  • 对走私文物罪的认定该如何操作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具体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犯罪对象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文物,是指遗存于社会、埋藏于地下、水下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人类的历史文化遗物。根据《文物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文物具体包括:(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6)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等。作为走私对象的文物并非包括上述所有文物,而只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根据我国《文物
    2023-04-06
    53人看过
  • 走私文物罪辩护词
    一、走私文物罪辩护词1、首部。首行要写明标题。2、正文。在具体制作法庭辩护词时,分两段。(1)第一,向法庭说明出庭行使辩护权的根据。第二,向法庭讲明辩护发言的根据。第三,简要但明确地概述辩护人对案件的基本看法。(2)第一,从控诉方对犯罪事实的认定方面来辩护。第二,从法律适用方面进行辩护。第三,从情理方面进行辩护。前言: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申明辩护人的合法地位;二是讲辩护人在出庭前进行了哪些工作;三是讲辩护人对全案的基本看法。辩护理由:是辩护词的核心内容。是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所要阐明的主旨,应该从被告人的行为事实出发,对照有关的法律规定,论证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应该予以减轻甚至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意见和根据。因此,通常是要围绕是否构成犯罪、属于何种罪名、有列轻的法定条件,以及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问题上展开辩论和论述。结束语:是对辩护词的归纳和小结,一船讲两个内容:一是辩护词的中心观点;二是
    2023-06-01
    292人看过
  • 走私文物罪的惩罚标准在哪里规定?
    刑法中关于走私文物罪的量刑规定是:1、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3、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文物罪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海关、文物保护、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的行为。中国刑法走私文物罪既遂怎么量刑中国刑法走私文物罪既遂的量刑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到走私的违法事实,一般都是通过非法的手段来进行进出口的行为,相关情况还需要根据走私文物的具体数量,以及文物的珍贵程度来进行量刑处理,具体情况下可以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合法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7-04
    106人看过
  • 什么叫走私文物
    有期徒刑
    走私文物即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文物管理的法规及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文物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
    2023-04-15
    236人看过
  • 判定走私文物罪的注意事项
    1、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应予双罚。2、本罪系故意犯罪,过失不构成本罪。3、本罪名系新设立的罪名。司法解释不但明确了量刑的数额标准,同时规定,低一档次数量的量刑标准中,如有文物严重毁损、无法追回、用特种车辆走私、集团首犯等情节的,要按高档次量刑。一、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的相关说明(一)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二)本罪是新《刑法》增设的新罪名。目前尚无明确具体的司法解释。二、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量刑标准1、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是依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而设立的一个新罪名。《刑法》修订予以确立。有的学者将之称为生产、销售假的或失效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现经最高法院解释确定为本罪。其定义为: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
    2023-03-15
    59人看过
  • 走私文物罪有什么客观要件
    走私文物罪的客观要件,是行为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国(边)境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中的禁止出口制度;主观方面则是故意。一、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走私稀有珍贵动物罪?以下条件下才会构成走私稀有珍贵动物罪: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3、客体要件: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4、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二、走私贵重金属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走私贵金属罪是指违反海关的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的监管,通过非法运输、携带、邮寄等方式来贩卖国家禁止出口的贵重金属,致使国家对外贸易管理遭到破坏的行为。(一)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将黄金、白银或其他
    2023-03-31
    14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走私文物罪走私文物罪走私文物罪处罚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06
      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金银等贵重金属或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产品,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的情况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处罚没收财产的情况较轻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
    • 走私文物罪如何认定, 走私文物罪与文物出境罪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如何认定走私文物罪1、与非罪的界限区别分走私文物罪与非罪,应当从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两方面把握。在主观方面,如果行为人没有犯罪故意,即行为人不知其携带的是文物,或者不知其携带的文物是国家禁止出口的,即使其客观上具有运输、携带或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过境的行为,也不能认为其构成本罪。从客观方面看,主要看行为人走私的文物是否属于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出口或个人携带文物出境、
    • 走私文物罪在走私行为犯罪是什么标准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2
      根据《刑法》第151条第2项的规定,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应立案追诉:(1)走私国禁止出口的三级文物二件以下(2)走私国禁止出口的二级文物二件以下或三级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3)走私国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一项规定的数量标准,有严重损坏或无法回收的恶劣情况。(4)走私国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一件以上或二级文物三件以上或三级文物九件以上(5)走私国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数量标准,该文物严
    • 走私文物罪量刑标准走私文物有没有的刑法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11
      走私文物罪的量刑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走私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走私文物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走私文物罪的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具体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犯罪对象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文物,是指遗存于社会、埋藏于地下、水下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人类的历史文化遗物。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国(边)境的行为。其行为方式与走私武器、弹药罪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见有关介绍。(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