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外地社保所需材料如下:
1、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需提供参保人本人一寸白底照片、电子档照片以及目前在使用的手机号码。
社保卡办理方式如下:
1、一般进入企业或单位,都会给每位员工办理社保,如果单位已缴纳了社保,单位会为劳动者一并办理社保卡,当然个人去银行办理也可以。在此分本地和异地2种。像大学毕业生,进入一家单位,有的档案和户口都一并迁移过来有的是档案迁过来了,户口还在自己的家里还有的是2个都未迁过来;
2、本地户口的只需要身份证,户口不在本地的,就近去一家照相馆,可以出具相片回执单,只要说是办理社保就可以了;
3、以银行为例,带着个人身份证和办理社保的相片回执单,填写办理业务单和社保卡办理申请单,都有模板的,不会填或不懂得可以问大堂经理及相关工作人员。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去办理点取回来,到时候也会有手机短信通知,让去银行取回社保卡,取卡的时候,工作人员会要求设置2个密码,一个是医保卡密码,就是去药店买药刷卡,或医院报销需输入密码,里面是有钱的。另一个密码就相当于银行卡,可以存取钱,里面含有养老金退休金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外地社保卡如何在上海使用
外地社保卡在上海使用方法如下:
1、在手机上打开支付宝APP,将位置信息修改为【上海】;
2、然后点击选择【市民中心】;
3、进入页面后,点击【社保】服务;
4、最后点击【刷码使用】即可。
社保的功能如下:
1、稳定社会生活的功能;
2、再分配的功能;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第一是社会保险制度作为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来发挥作用,从而对经济起正面的作用。第二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第三是社保成为企业招揽人才的基本条件。
社保查询方法如下:
1、社保中心查询;
2、上网查询;
3、电话咨询;
4、触摸屏查询。
-
个人社保卡在哪里办理,办理社保卡需要什么资料
263人看过
-
社保卡具有什么主要功能,社保卡补办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456人看过
-
上海社保卡办理需要提供资料有什么
315人看过
-
外地户籍办理社保需要的材料
278人看过
-
外地交的社保怎么转回本地?社保转移需要哪些资料
61人看过
-
怎么查询自己的社保卡号,办理社保卡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377人看过
-
办理社保卡需要什么资料? 办理社保卡需要带什么证件? 需要哪些材料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08准备资料:本人二代身份证、照相馆出具的办理市民社保的照相回执单(户口不在本地的,户口在本地的只需身份证即可)。去四大国有银行办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下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他银行一样。办理步骤:一般进入企业或单位,都会给每位员工办理社保,如果单位给你缴纳了社保,单位会为你一并办理社保卡,当然,个人去银行办理也可以。在此分本地和异地2种。像大学毕业生,进入一家单
-
公司买社保,需要什么手续?办理社保卡需要哪些资料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22公司办理社会保障需要以下材料:社会保险登记表、地方税务登记证、有效工商营业执照、企业代码证、法人、被保险人身份证明、银行开户许可证原件或银行印章卡原件、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等。
-
-
我是外地的怎么给新生儿办理社保卡需要什么材料?湖北在线咨询 2024-08-31学龄前婴幼儿社保卡申领 1、申领对象:具有本市户籍的学龄前婴幼儿。 2、申领方式:街道(镇)居(村)委会工作人员将《上海市社会保障卡申领登记表》(简称登记表)发给辖区内婴幼儿家长,由婴幼儿家长填写或核对登记表上婴幼儿姓名、性别、民族、公民身份号码与户口簿上是否一致。信息核对一致的,在登记表后粘贴载有婴幼儿户籍信息的户口簿复印件,然后将登记表和社会保障卡工本费25元交到就近的街道(镇)社会保障卡服务
-
异地办理社保需要哪些资料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30办理材料:本人身份证及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1张(A4);2张1寸白底、深色衣服冲洗的彩色免冠照片;户口本原件及户口本首页、本人页、变更页复印件各一张(A4);到本市相关联银行(凭本人18位身份证去银行办理),在借记卡中存入足额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金。《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