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劫罪包容故意杀人罪吗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所明确的法律规定,抢劫罪的加重情况之一涵盖了“因抢劫而导致他人重伤乃至死亡的”,这也就表明,在实施抢劫的过程中故意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并最终导致其身亡的行为,是能够被抢劫罪所涵盖和包含的。因此,即使在实施抢劫的过程中蓄意杀害他人,尽管该行为有可能构成更为严重的故意杀人罪,但是根据抢劫罪的这一加重情况,我们可以将这种故意杀人的行为视作抢劫罪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而适用于抢劫罪的相关刑事处罚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罪包容抢劫毒品吗根据中国现行的刑法法规,抢劫罪这一概念涵盖了涉及到毒品的抢劫犯罪活动。具体而言,抢劫罪是指破坏财产所有者或管理者的合法控制权,通过立即采用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夺取他人财产的行为。毒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形式,当其在抢劫过程中受到侵犯时,也应按照抢劫罪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处理。因此,抢劫毒品无疑将构成抢劫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之规定,在实施抢劫犯罪的过程中所导致他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将被认定为抢劫罪的严重情节。这就说明,即使在抢劫犯罪过程中的故意杀人行为可能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仍然可以视其为抢劫罪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抢劫罪的量刑标准进行定罪量刑。
-
抢劫致人死亡是抢劫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96人看过
-
抢劫之后又杀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159人看过
-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抢劫杀人案怎样定罪处罚
275人看过
-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故意杀人罪怎么赔偿
74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可以吗
229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杀人抢劫是怎么界限的
480人看过
-
抢劫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21强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公民的生命权。(2)犯罪目的不同。前者是非法占有公私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手段,两者之间有目的和手段的内在联系,后者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利。
-
故意杀人罪可以并处抢劫罪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30应当并罚。 区分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时的主观目的。抢劫罪的主观目的是“压制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罪的主观目的是“杀害被害人生命”。
-
抢劫罪中故意杀人与抢劫杀人的界限是什么, 抢劫罪与入室抢劫罪区别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81、抢劫罪要求行为人取得财物,至于数额、数量不考虑,如果导致人身损害要轻伤以上。 2、抢劫罪针对财产等采取暴力手段,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有下限,没上限,包含了可能剥夺生命权 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故意杀人(排除被害人反抗的行为),定抢劫,杀人行为评价为手段行为, 行为人在抢劫中为排除被害人反抗,而使用暴力,致被害人死亡,也订抢劫罪 行为人已经劫取财物后,为灭口而杀人,另起犯意,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
-
抢劫杀人都是故意伤害罪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12持刀抢劫刺伤受害人,不单独成立故意伤害罪。,【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
-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5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公民的生命权。 2、犯罪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一种手段,二者之间存在目的与手段的内在联系;后者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利。由于这些区别的存在,在司法实践中,二者的界限一般是不会发生混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