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禁止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是一项明确以禁止性表述方式表现出来的民法基本原则,是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的限制性原则之一,构成对作为民法体制性原则的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等的一种限制。
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
通过对自然人和法人的共同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
第一,名义独立。自然人和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为民事行为,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对组织体特别意味着能够用组织的名称与第三人为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是以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组织成员的名义”。
第二,意志独立。即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活动。自然人能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对于法人而言,应该是其共同意志,而不是其成员的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第三,财产独立。即“民事主体必须拥有作为一个实体独立的财产”。自然人对其拥有的财产享有完全的、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人的财产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为法人的共同利益所支配。
第四,责任独立。即要求民事主体具有责任能力。自然人和法人都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以其财产独立为前提。
责任能力是从行为能力制度中分化出来的一项制度,但其是否应当从行为能力制度中分化出来,成为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是值得商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法律对党的活动范围的规定
65人看过
-
原则是规范民事主体活动的基石
125人看过
-
民事活动中的主体需要遵循哪些法律规定?
149人看过
-
民事主体的定义和范围
306人看过
-
民事代理人范围法律规定
103人看过
-
民主生活会的参与范围是全体党员
125人看过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厂长、经理等)。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其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更多>
-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3-12-10律师解答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平等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遵循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遵循绿色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民事活动范围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01民事活动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一切行为的总和,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达为要素,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民事行为、有效民事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以设立、变更或者消除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但依法可以造成法律后果的行为主要包括侵权、违约、无因管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拾取遗失物等。
-
职业活动主要有哪些法律范围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31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职业活动中最重要的法律。动者有权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有权获得劳动报酬、休息和休假,有权保护劳动安全和卫生,有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有权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有权劳动权。
-
如何确定法庭民事被告主体范围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7需要根据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来判断,但当事人适格又与实际上的实体法律关系主体不同。一般认为,诉讼实施权的基础为管理权和处分权。按照处分权原则,当事人就诉讼标的可以进行放弃、承诺、和解等诉讼行为,并受既判力拘束。如果无处分权或管理权的人为这些诉讼行为就毫无法律意义。一般而言,争议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就该法律关系具有诉讼实施权,即是适格的当事人。如果对合同无任何关系的第三人要求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而提起诉
-
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5用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 劳动者:年满十六周岁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经相关部门审批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