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解
合同当事人可以就争议自行和解,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经双方签字并盖章后作为合同补充文件,双方均应遵照执行。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可以就争议请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其他第三方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经双方签字并盖章后作为合同补充文件,双方均应遵照执行。
3、争议评审
合同当事人在专用合同条款中约定采取争议评审方式解决争议以及评审规则,并按下列约定执行:
争议评审小组的确定
合同当事人可以共同选择一名或三名争议评审员,组成争议评审小组。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合同当事人应当自合同签订后28天内,或者争议发生后14天内,选定争议评审员。
选择一名争议评审员的,由合同当事人共同确定;选择三名争议评审员的,各自选定一名,第三名成员为首席争议评审员,由合同当事人共同确定或由合同当事人委托已选定的争议评审员共同确定,或由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评审机构指定第三名首席争议评审员。
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评审员报酬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各承担一半。
(1)争议评审小组的决定
合同当事人可在任何时间将与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共同提请争议评审小组进行评审。争议评审小组应秉持客观、公正原则,充分听取合同当事人的意见,依据相关法律、规范、标准、案例经验及商业惯例等,自收到争议评审申请报告后14天内作出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专用合同条款中对本项事项另行约定。
(2)争议评审小组决定的效力
争议评审小组作出的书面决定经合同当事人签字确认后,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应遵照执行。
任何一方当事人不接受争议评审小组决定或不履行争议评审小组决定的,双方可选择采用其他争议解决方式。
4、仲裁或诉讼
因合同及合同有关事项产生的争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专用合同条款中约定以下一种方式解决争议:
(1)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5、争议解决条款效力
合同有关争议解决的条款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无效或者被撤销均不影响其效力。
-
合同纠纷之工程造价纠纷该如何避免
416人看过
-
如何处理工程造价纠纷签证问题?
248人看过
-
半截工程引发造价纠纷纠纷
139人看过
-
工程造价争议及纠纷处理
101人看过
-
处理工程造价纠纷的途径
351人看过
-
施工合同中造价纠纷如何约定
337人看过
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的建设价格,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的建设,预期或实际所需的全部费用总和。从业主(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建设成本,即为建设一项工程预期支付或实际支付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工程造价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涉及... 更多>
-
发生阴阳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如何处理, 发生阴阳合同纠纷该如何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7一、发生阴阳合同纠纷怎么解决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阴阳合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一种客观现象,并且短期内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也会根据阴阳合同纠纷的具体情况来给予不同的认定:1、对于差价以装修名义并且差价较小的,一般认定合同有效。2、对于差价太大,一般会认定无效。3、对于卖方不想卖,主张中介与买方恶意串通以低价过户损害其利益的,一般认定合同有效但过户价格条款无效。4、对于买方不想买而主
-
当事人对工程造价发生合同纠纷时该怎么办那?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3当事人对工程造价发生合同纠纷时,可通过下列办法解决:双方协商确定。按合同条款约定的办法提请调解。向有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一、协商—即自行解决; 二、调解—即由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三、仲裁—即由仲裁机构解决; 四、诉讼—即向法院起诉寻求司法救济; 下面具体详细的讲一下四种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一、协商—即自行解决; 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
-
工程监理发生费用纠纷时该如何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08由于监理人原因造成监理与相关服务工作量增加的,发包人不另行支付监理与相关服务费用。 监理人提供的监理与相关服务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提供的监理服务人员、执业水平和服务时间未达到监理工作要求的,不能满足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质量等要求,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扣减相应的监理与相关服务费用。
-
没有合同工程纠纷,该如何处理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22如果没有合同,但有其他证据(如人证、物证等。)证明事实存在,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虽然从事建筑工程没有签订合同,但如果实际履行了口头约定的工程内容,对方接受,合同的成立已经构成了建筑工程实际的工程施工合同关系,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
工程造价纠纷要怎样处理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211、双方应首先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友好协商; 2、双方可申请业务主管部门(如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等)出面进行调解; 3、不愿通过协商和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时,可以仲裁或者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