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拿到地,深圳拍到房,北京等待土地入市在温州合作建房人拿到地、深圳合作建房人拍到房的同时,北京合作建房人也正不断加紧步伐。1月15日,记者采访北京合作建房组织者于凌罡时得知,由于此前看好的海淀
温州拿到地,深圳拍到房,北京等待土地入市
在温州合作建房人拿到地、深圳合作建房人拍到房的同时,北京合作建房人也正不断加紧步伐。1月15日,记者采访北京合作建房组织者于凌罡时得知,由于此前看好的海淀区花园路25号地推迟入市时间,估计今年“五一”前后才能有所动作。但资金方面已经没有问题,本周或可拿到验资报告。
记者同时注意到,在各地合作建房一片凯歌声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模式提出了疑问。眼下,围绕此话题的争论又掀一轮高潮。
焦点一合作建房欠缺法律前提
质疑有“非法集资”之嫌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对合作建房的合法性提出疑问,“最关键的是我们所有人做事要合法,如果大家都把钱交到一个人手里,这个钱如果不安全,会引起社会的波动。”
对于合作建房将比商品房便宜30%之说,潘石屹认为,此回报率有违中国人民银行禁止以超过银行存款利率20%以上作为回报的标准,因此有“非法集资”之嫌。“当然,是不是非法集资要由银监会界定,但谁来保证未来一定能建出质量可靠的房子,谁来保证房子最终的造价和发起人承诺的一样?”
回应:
法律没有禁止就可以尝试
温州合作建房发起人赵智强表示,温州人向来“不禁则入”,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就可以尝试,而不是法律允许了才去做。
北京合作建房组织者于凌罡则透露,北京合作建房人的资金都以个人的名义存在银行里,每个人都可以要求银行提供余额证明,因此不会出现卷钱现象。
焦点二3%管理费有悖合作建房精神
质疑合作建房应该是非营利的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对温州营销协会收取的3%管理费表示异议,他认为,合作建房,应该是非营利的,营销协会收取管理费欠妥。
于凌罡认为,“温州发起人收管理费,确实值得商榷,特别是作为‘非营利社团法人’的温州发起人团体拿3%管理费,是有问题的。”他还表示,北京的合作建房,将坚持“非营利”和“操作透明”原则,每次大会都会在现场贴出公司财务收支明细。
北京沣信达置业顾问公司总经理刘永刚认为,赵智强所在的营销协会在此次合作建房中充当了组织者和代建单位的角色,其作为一家中介机构,收取3%的管理费显然是偏高的,而更关键的是如何规范其行为,一旦出现问题,如何追究其责任。
回应:
3%依然不够公共管理费用
对此,赵智强的解释是,作为代建单位,必然发生人员工资等管理费用、公关费用等,所有合作人也都同意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公共管理费用。“其实,按照3%收取的管理费可能还不够。”
-
一边是空房子一边是没房子
323人看过
-
一边仲裁一边上班
286人看过
-
公司一边裁员一边招工合法么
261人看过
-
一边领失业金一边上班
450人看过
-
中介一边催房东降价一边劝客户买房
271人看过
-
一边上班一边开公司犯法吗
496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一边领失业金一边工作可以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2边工作边领失业金肯定是违法的,《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
-
公路边边建房子好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9如果你想在公路边建房,需要到公路管理部门和城建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履行规划和占用土地手续。 如果当地政府不给办建房证,说明不符合城乡规划,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法律依据:《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五条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汛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
-
欠债一边偿还,一边坐牢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8【0】不涉及刑事犯罪的,公安机关不会受理。【1】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2】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4】若其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将会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
劳动仲裁可以一边上诉一边另一边申请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3肯定可以啊!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