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介绍信,带好有效证件也可以开具。无违法犯罪证明由单位派人持有效证件及单位介绍信,到户籍地派出所开具,公安机关不对个人出具。违法犯罪记录是公安机关内部掌握情况。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政审、调查或企事业单位重要岗位人员任用需要调查了解的,应由需要单位派人持有效证件及单位介绍信,申请派出所出具证明,对个人一律不予以出具。
无犯罪记录证明怎么开
1、首先准备好身份证原件。
2、有单位的在所在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单位或开介绍信,或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由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无单位的带身份证到村委会或街道办综治办说明来由,综治办工作人员就会拿出综治办人员管理表格,写上证言,并签字、盖章。
3、到派出所说明来由并出具身份证及表格,民警根据身份证查看档案,看是否有不良记录。查看完毕后,写上证言并签字盖章。派出所留底一份。
4、到镇政府综治办说明来由并出具身份证及表格,镇政府综治办工作人员写上证言,并签字、盖章。镇政府综治办留底一份。
5、带上身份证及表格到区政府综治办。说明来由并出具身份证及表格,区政府综治办工作人员写上证言,并签字、盖章。区政府综治办留底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
无犯罪记录证明格式有什么要求?怎样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304人看过
-
无犯罪证明有拘留记录怎么开
291人看过
-
是否有犯罪记录证明就一定没有犯罪记录?
102人看过
-
无犯罪记录证明里有没有行政拘留
395人看过
-
嫖娼有没有犯罪记录证明
272人看过
-
什么是无犯罪记录证明?
27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拿到违法记录证明有征信记录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2有违法记录但没有犯罪案底的,可以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以山西省为例,根据山西公安机关就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提出贯彻意见的通知,公民因办理出国(境)事务需要,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经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等法定有效证件,派出所应当在核实后出具;依照法律法规关于升学、服现役、就业等资格、条件的规定需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所需单位应派人持单位介绍信、被证明人的身份信息等相关材料申请办理,派出所应当
-
户籍证明和无犯罪证明一样吗?无犯罪记录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怎么开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2户籍证明和无犯罪证明都是公安机关开具的证明一样的,只是内容不同。户籍证明,一般是指“集体户”的居民,需要户籍资料时,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可打印户籍证明。一般常住居民凭户口本可对外办理各项事宜。无犯罪记录证明,相信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无犯罪记录证明,其实主要是针对出国,以及部分企业招工时用,是对无违法行为的一种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怎么开:1.户口所在地的居
-
无犯罪记录证明,是不是近五年内没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呀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09无犯罪记录证明书,是公安部门开出的证明文件。对有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受理、查询、调档、制作等一系列工作实行制度化,方便居民的查询办理。五年内无犯罪是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的。需要材料手续如下: 1、身份信息证明。 2、健在、死亡证明。 3、实际居住地证明。 4、违法犯罪记录证明。 5、聘请单位的介绍信或者证明。
-
杭州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材料无犯罪证明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30在杭州,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开具如下: 1、浙江省户籍的,由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派出所办理。 2、在杭州市居住期满六个月的非浙江省户籍的流动人口,可以由居住地派出所办理;不具备证明出具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户籍地公安机关申请。 3、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或者在我国累计停留居留一百八十日以上和被批准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的外国人,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受理、办理;根据工作需要,出入境管理机构
-
醉驾没犯罪证明能开无犯罪记录证明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7醉驾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会对醉驾案件进行审判,驾驶人会被判刑,是不可以开无罪证明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