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人是有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的顺序如下:(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定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是否存在顺序差异
345人看过
-
民法典中继承顺序的规定是否适用于所有人?
56人看过
-
民法典中第二顺序可否转继承
117人看过
-
民法中的代位继承:如何规定继承人的顺序?
346人看过
-
继承法中关于民法继承义务的顺序
293人看过
-
法定继承顺序:民法中的规定与实践
262人看过
法定继承是指,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立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继承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必须遵循法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规则等原则。... 更多>
-
继承法中受害人死亡是否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9应该为其第一顺序继承人,因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权利能力从出生起到死亡时止,所以不能以受害人的名义起诉,而应该以其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名义起诉。
-
民法典是否是修改法定继承顺序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271、《民法典》没有修改法定继承顺序。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我国的法定继承仍然是,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且继承开始后,应当全部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
-
民法中自书遗嘱可否指定继承顺序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4自书遗嘱可以指定顺序继承。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
继承继承法中继承顺序有哪些,继承顺序怎么规定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24法定继承的遗产范围包括: 自然人从劳动中获得的合法收入; 自然人的文物、书籍资料; 3、自然人的房子、储蓄和日用品。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 配偶、子女、父母是法定第一继承人;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法定第二继承人。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第一款和第二款,遗产按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其次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
-
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是否有先后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24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没有先后。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其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定继承份额标准具体如下: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对被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