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后工资反推税前工资怎么计算
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却看不懂自己的工资条,不知道发到自己手中的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读懂你的工资条,既是作为一个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有助于你更加细致的了解自己公司的规章制度。
拿着到手的工资总在想为什么是这个数而不是那个数?让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代表我们现金流命运的工资条。
其实大部分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政策,这些政策可以让你了解你们公司的薪酬待遇组成部分。比如是否是固定工资,是否每月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统计方法等等。这些政策一般都是公开的,所以新到一个公司,研究这些政策和规章制度是我很爱做的事情之一,可以让你尽快了解这个公司。如果没有一个公开的平台,也可以咨询一下人事部的同事。Anyway,这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了解你工资来源的构成。
了解工资来源的构成之后,我想说能够比较贴切代表你工资的,是1-10项的总合,即我们说的税前实得收入,也叫税前工资,即基本工资加上其余所有的补贴收入总和。税后工资则是每个月打到我们银行卡的数字。
经常看到别人聊天,有时候问,你工资到手多少?然后感叹一句是高还是低。但我想说的是,到手工资不能代表你真实的收入。
拿北京来说,同样的税前工资一万,举两个例子。
员工甲所在的企业完全避税,只给员工按照最低社保基数上交基本的三险(失业,养老,医疗),不交公积金。员工个人也不需要缴纳社保,更不需要缴个税,那么员工A税后也可以拿到一万,看起来好多的样子。
那么再看看员工乙。员工乙所在的企业按照实际工资上缴五险一金,那么员工税后到手差不多是10000——五险一金(一般扣缴比例22.5%+3块=总扣缴2253)——个税约320=7427元,同时每月还会有公积金10000*12%*2=2400元,打入医保存折的10000*0.28%=280元。虽然税前一万到手只有七千多,但加上公积金帐户的钱以及医保存折的钱,每月员工乙实际所得的是7427+2400+280=10107元。
如果员工乙并不知道公司是按照这个基数扣缴五险一金,那么他估计会很郁闷,觉得收入居然比甲少两三千,殊不知实际上俩人税前工资是一样的。
所以我想说不要看到手工资,而是要看税前工资,到手工资高,不代表你的待遇很好,到手工资低也不代表你收入很低。具体要看这家企业的薪酬政策以及社保公积金扣缴比例,排除这些因素,可以贴切代表你收入的就是税前工资。
因此,我建议,不论你是否了解这些五险一金,谈待遇的时候还是尽量谈税前工资,无论企业是避税还是按实际工资扣缴,你都不会吃亏。曾记得有一个博士毕业的朋友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关谈到期望工资,他说税后一万,然后面试官问“我们公司按照实际工资上交五险一金,税后一万,税前是多少?”,他回答不上来,因为他对这些不了解,以为说一个税后工资对自己比较有利,总之税后工资是他希望拿到的一个钱数,这个回答让他失去了那个工作机会,面试官觉得这个博士生有点过于书呆子了。
所以,税前工资其实是最稳妥的。北京的大部分公司,都是谈的税前工资,如果在面试的时候提一个税后工资,面试官还得给你计算出税前是多少。如果了解了税前和税后的概念,如果你坚持要一个比较高的税后工资,那我们可以推算一下,如这个博士朋友,他要求税后一万,按照实际工资扣缴五险一金,那么税前大约是13500。
二、税后工资包括五险一金吗
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因此,税后工资是多少,公司实际发放的工资就是多少,不需要再另外扣费用,税后工资指的就是实际发放的工资。
三、平均工资是税前还是税后
平均工资是指税前工资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应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这里所说的是“应得工资”,而非“实得工资”。
因此,从法律上理解,应当是扣除个人所得税以前的工资额,即税前工资,一般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税前工资标准确定。并且如果算税后平均工资,每个职工的纳税情况不一(有的是企业纳税),还有的免税优惠,所以税后平均工资无法计算,也不够准确。
但实践中,如果应得工资无法确定的,就只能以员工实际领取的实得工资为依据计算月平均工资。
所以,平均工资是税前工资。包含代扣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员工工资的组成部分,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约定的规定》(统制字[1990]1号)的规定为准。主要包括六个部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个人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职工工资统计口径应严格按照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出差补贴、误餐补贴、独生子女补贴除外)、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无法计算的,以全市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
怎么通过税后工资算税前工资
170人看过
-
什么是税前工资与税后工资,税后工资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55人看过
-
误工费的核算:按税前工资或税后工资计算
408人看过
-
计算税后收入3000元税前工资
88人看过
-
税前工资怎么算,税前工资有哪些
366人看过
-
上海税后工资怎么算税前
495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知道工资税后推税前计算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工资税后推税前计算是这样的,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公式: (3000-2000-25)/(1-10%)+2000=3083.33元,若还有社保工资总额为3083.33+社保费。
-
工资税前工资税后计算的相关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3假设K的月薪为税后3万元(此处忽略五险一金,下同),我国税法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都是以含税工资作为计税基础的,因此这3万元肯定不能作为计税基数,这就需要折算。 假设K的税后3万元月薪需缴纳X元的个人所得税。从个人所得税率表上可以查到,3万元对应的是25%的税率。则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X=(30000+X-3500)×25%-1005,经过初中一年级学力的数学计算后,得出X=7493.33元,即
-
杭州工资税计算器怎样计算税后工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1一、2017年工资扣税规定 2017年,工资扣税(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适用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收入。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二、2017年工资扣税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
-
法律中的税前税后工资怎么计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30税前税后工资的差额要依据具体的工资数额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工资越高差额越大。如果每月工资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其工资未达到纳税起征点,也就是该税前税后工资没有差额。
-
工资税前税后怎样算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personalincome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