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案件的罪名认定与处理方式分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20:35:37 388 人看过

对于网络诽谤案,当事人可以到公证处办理保全证据,以侵害名誉权等原因为由,要求对方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停止侵害。如果情节严重的,当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诉,交由法院处理。

可以从以下方面认定网络诽谤的罪名:

(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

(二)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

(三)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非法经营犯罪。

一起恶作剧引出中国首例网络诽谤案

赵-强与娟-子曾经是同事,赵-强在网络聊天室聊天时,看到网页上留有许多刺激的留言和电话号码,于是产生了搞恶作剧的冲动,把娟-子的名字和手机号码留在了“一夜情”网页上——

赵-强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上网聊天时,看到聊天室的网页上有许多刺激的留言和电话号码,于是产生了搞恶作剧的冲动,他把曾经是同事的娟-子的名字和手机号码留在了网页上。女经理突然接到“应召”电话

娟-子在一家公司做业务经理。一天,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让她的事业和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莫名的烦恼之中。

2005年6月的一天,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在手机上用极其轻佻的语气问道:“你是娟-子吗”因为很多老客户都这样亲切地称呼她,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是!有什么事”对方嘿嘿地坏笑起来:“我想和你……”

哪儿来的无聊的男人,一定是打错了电话。娟-子没好气地冲对方说了一句:“你打错了!”说完,扣上了手机。

然而,娟-子哪里知道,这才是刚刚开始。接下来,她的两部手机不断地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这类电话和短信,害得她无法安心工作和生活。起初,娟-子的丈夫还能理解: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用这种方式寻寻开心,虽说过份,但也不必太较真。可是,随着娟-子不断接到这样的电话,他也开始怀疑妻子是否真的有问题。一天深夜,当娟-子又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压抑多时的丈夫终于冲着正在气恼中的娟-子质问道:“为什么总有人给你打这样的电话,啊!”从此,一向和睦的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可令娟-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陌生人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手机号码的,莫非是有人陷害自己当再次接到一个陌生男人的电话后,娟-子强压住心中的怒火问对方:“你怎么知道我手机号的”对方嘻嘻地笑着说:“你不是在应召女郎网站上留言了吗”

为了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娟-子立即上网找到了那个名叫“应召女郎”的网站。很快,在网站的留言簿上,她看到了自己的信息。

谁会在这家网站上替她发布这样的留言平时,娟-子为人谨慎,跟同事、朋友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娟-子想不起来谁会这样害她。

在一个朋友帮助下,娟-子很快用专业手段查出了这两条留言的IP地址。之后,娟-子走进了天津市河西区的派出所,递上了在这家网站发布的黄色留言和两个IP地址。她恳求民警:“帮我查查是谁发布了这两条留言,帮我洗清这不白之冤。”男青年黄色网页发布同事信息警方很快锁定了由娟-子提供的两个IP地址的具体位置,它们均出于天津市河西区某大厦的一个单元房内。警方通过调查得知,这个单元房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宿舍,里面住着3个女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22: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家庭关系相关文章
  • 网络诽谤的责任认定
    在网络诽谤案件中,有可能涉及诽谤责任的主要有三方,即网络服务商、公告板服务商及图片及文字的作者。如果有人在报刊上撰写文章诽谤别人,不仅作者可能被起诉,、报刊出版机构也可能被起诉。由于法律规定不同,在有的国家印刷商也有可能被起诉。如在中国清未的报律就规定,如涉官司,作者和印刷者要共同负责。在网际网络上,网络服务商就像印刷商那样的角色,而公告板服务商就好像和新闻机构。那么如果有人在网络上撰写文章、散布谣言诽谤他人,网际网络服务商(ISP)是否也须负法律责任呢?一般来说是不用的,这就好像在中国的新闻官司中,印刷单位一般不负责任,因为印刷单位只负责印刷技术工作。对于网络服务商不负诽谤责任这一点,在有的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新加坡就有电子交易法。该法令有条文规定,网络服务商无须对第三方在网上所提供的资料负责,因为网络服务商只是提供技术上的服务,让第三方能在网上提供资料。所谓第三方也就是指不在网络服
    2023-02-16
    97人看过
  • 匿名网络诽谤无法立案
    1、若确定该诽谤事件满足构成诽谤罪的要件,受害人应先确定具体哪个国家机关有权受理该案件。2、在了解相关信息后,向公安机关对有权受理该案件而未受理该案件的派出所进行投诉,并收集齐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一、诽谤报警的程序是怎样的诽谤报警程序如下:1、固定相关证据材料;2、向公安机关报警,并提交有关证据材料。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捏造事实诽谤别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的报案流程包括准备报案材料、到派出所报案、民警做询问笔录及决定是否受理等。诽谤罪属于刑事自诉案件,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需要受害人自己到法院起诉。
    2023-06-24
    458人看过
  • 诽谤与自由——对一起网络诽谤案的解读
    [内容提要]文章以一起普通消费者与商家间发生的买卖电脑纠纷和由此引发的一场维权诉讼的基本事实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空间这种全新表达环境下诽谤与言论自由的特点。提出:互联网通过为没有政治和经济背景者开辟言路和允许其更多地参与公众事务方面的讨论的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由于政治、经济原因而产生的不平衡提出了挑战。但如果缺乏对网络空间这种新观念市场的认同和保护的话,它也会对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产生一定的冷却效果。[关键词]诽谤;言论自由;互联网一、案件基本事实1997年8月5日,**电脑公司职员王-洪与公司经理王*成在**中关村安特明公司购买一台北京恒-升远东电子计算机集团(以下简称恒-升集团或恒-升)生产的SLIM-I笔记本电脑。1998年4月,该电脑开始出现故障。之后在王*恒-升维修的过程中,他认为自己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对待。1998年6月9日,王-洪在网上发布《请看我买恒-升上大当的过程》一文,同时又
    2023-04-29
    319人看过
  • 网络诽谤的法律要件:构成诽谤罪
    网络诽谤构成诽谤罪之要件:一、客体要件。诽谤罪的客体是公民的名誉权。二、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四、主观方面。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如何理解网络诽谤罪鉴于网络诽谤具有诸多特殊性,所以有必要专门就此出台司法解释,以填补法律空白,规范相关案件的诉讼。毫无疑问,这一司法解释的最大难点在于:一方面要保护网民的表达权、监督权,另一方面要依法、准确打击网络诽谤犯罪,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全面、正确理解该司法解释,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内容失实并不一定构成诽谤《解释》中列举了构成
    2023-07-24
    201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属自诉案件吗
    鉴于网络诽谤罪在大多数情形之下均属于自诉案件之列,然而若其所引发之危害涉及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秩序以及国家整体利益等特种领域时,则将不可被视为普通范畴之内的自诉案件,而应转为公诉事项,获得官方机构的重点关注与推动。在自诉案件之中,受害者需自行向法庭提请诉讼,力争让被告人为其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倘若受害者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证据以证明被告方的确曾实施过诽谤行为,并且拥有清晰明确的被告人身份资料、具体的诉讼理由以及足以证明犯罪当时实情的相关证据材料,那么法庭便会根据这些条件受理该起案件,展开深入调查并做出公正审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
    2024-08-17
    370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认定依据:依法惩治网络造谣诽谤行为
    通过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认定:第一,若凭空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发布或者组织指使他人散布的;第二,将本在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直接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进行发布或者散布的;第三,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在网络上发布或者散布的。这三种情形应认定为通过信息网络诽谤。网络诽谤罪最多可以判多少年在网上诽谤他人被起诉的,如果构成诽谤罪,最多判三年有期徒刑。《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
    2023-07-11
    117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应该怎样认定?
    在网络诽谤中,诽谤成立的要素之一,就是看诽谤者所选择的传达信息的方式是否属正常的、能够阻止第三人的接触的途径。我们可以假设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出信息者所选择的途径是电子邮件,收件地址仅为某一人所知,是纯粹的私人邮箱;第二种情况也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但收件地址却可以为数个人,这可能是某个组织的人所共同拥有邮件址;第三种情况是制作成网页,可以供人们浏览等等。根据一般的法律判断,上述第二种或第三种传播方式就有可能构成诽谤,而第一种情况就不构成诽谤,在第一种情况下,既使可能收件人本人没有看到,而其亲属好奇打开信箱查看到了诽谤内容,也不构成诽谤,因为信息传播者的目标对象仅为收信人本人,其它情况是其不可预见的,所以其主观上不存在要将诽谤内容向除目标对象以外的第三人传播的意图。而对于第二种情况来说,可能信息传播者会以不知道电子邮件址是一人拥有还是数人拥有为自己辩护,如此的话就要看其在当时所
    2024-02-03
    475人看过
  • 名誉权与诽谤的案例解析: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
    告名誉权和诽谤的区别是: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3、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2、主观方面的区别。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不再被认为是普通的侵害名誉权的方式;4、危害后果不同。诽谤罪的危害结果,是对社会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虽然也对社会造成
    2023-07-12
    343人看过
  • 网络恶意诽谤诽谤罪该怎样按照规定处理
    网络恶意诽谤他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诽谤罪的法律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外,前款罪只告知处理。第一款规定的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受害人告诉人民法院,但提供证据确实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一、轻微诽谤罪的判罚标准是什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轻度的诽谤行为,是不需要进行判刑的,如果构成了诽谤罪,那么最轻的处罚一般都是管制或者拘役,这个诽谤罪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严重的话会构成犯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
    2023-03-14
    410人看过
  • 分析构成诽谤罪的要件
    刑事责任年龄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2、犯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和严重情节;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行为人知道自己散布的虚假事实足以损害他人的声誉,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声誉,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通过信息网络实施法律相关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络诽谤构成诽谤罪之要件网络诽谤构成诽谤罪之要件:一、客体要件。诽谤罪的客体是公民的名誉权。二、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
    2023-07-04
    127人看过
  • 谈谈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对一起诽谤案件的分析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2002年8月间,被告人杨某到太仓市一较大的私营企业总经理黄某(自诉人)的办公室,向黄某提出要求借款50万元。黄某因与杨某素不相识,不同意借款给杨某,黄某并向公安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员将杨某驱赶出该企业。杨某就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此后杨某将道听途说到的内容,冒用该企业女员工曹乙男朋友的名义落款,编写成大字报称:黄某与该企业三名女性时某、曹甲、曹乙(曹甲、曹乙系姐妹俩)有不正当两性关系;其中与时某有一私生子;黄某在汽车里同女人乱搞被某镇联防队抓住罚款等;请有关领导挽救一下黄某,不要让他再破坏自己与曹乙的恋爱关系等等。杨某叫人把以上内容抄成大字报,于2002年11月18日凌晨,把上述内容的4张大字报分别贴在黄某个人公司的大门外、该公司员工公寓大门外、该镇政府大门外、及该镇菜场大门外。黄某在次日早上发现大字报后,即派人揭下。黄某了解到大字报系杨某所为后,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
    2023-03-03
    391人看过
  • 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网络诽谤案件审理指南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13年9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文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会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立案: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为实施
    2023-07-16
    388人看过
  • 网络诽谤与侮辱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网络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侮辱犯罪,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人格尊严,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网络诽谤罪与侮辱罪,是最容易混淆的犯罪,因为其所侵犯的客体都是共同的,即损害的是他人人格和名誉。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事实性质不同。侮辱犯罪不一定是用捏造事实的方式,即使是发布真实的事实,也可能构成本罪。而网络诽谤犯罪必须是捏造事实,并且有意的予以扩散。二是行为方式不同。侮辱罪的方法不仅可以用口头、文字,而且可以用暴力方法。而诽谤的方法只能用口头、文字,不可能用暴力手段。三是犯罪场合不同。侮辱罪一般情况下是既可以当着被害人
    2023-08-17
    153人看过
  • 2020年网络诽谤司法解释重点内容:诽谤构成要件与认定
    网络诽谤司法解释内容:1、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外,前款罪只告知处理。第一款规定的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受害人告诉人民法院,但提供证据确实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络诽谤罪如何判罚网络诽谤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情况。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是什么1、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3、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
    2023-07-12
    170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关系亦称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固有的特定关系。表现为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和互助方式,是联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 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包... 更多>

    #家庭关系
    相关咨询
    • 网络诽谤怎样认定,如何认定网络诽谤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7
      在网络诽谤中,诽谤成立的要素之一,就是看诽谤者所选择的传达信息的方式是否属正常的、能够阻止第三人的接触的途径。我们可以假设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出信息者所选择的途径是电子邮件,收件地址仅为某一人所知,是纯粹的私人邮箱;第二种情况也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但收件地址却可以为数个人,这可能是某个组织的人所共同拥有邮件址;第三种情况是制作成网页,可以供人们浏览等等。根据一般的法律判断,上述第二种
    • 怎样认定网络诽谤罪,网络散布谣言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7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即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
    • 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是否一样, 网络诽谤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5
      1、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然而网络空间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出现,这就必然涉及到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认定问题。 网络服务提供商主要分为网络技术服务商(ISP)和网络内容提供商(ICP)两种。ISP,是指营利性使用网络,为网络用户提供诸如网络联结、访问以及信息服务等从事互联网经营活动的服务提供商。ICP是指向广大用户综合
    • 网络诽谤能怎么处理网络诽谤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4-09-28
      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
    • 我国多会制定的网络诽谤罪网络诽谤罪怎么处罚?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所以你要问网络诽谤罪如何处罚,我只能说,在中国,诽谤行为可能构成违反民法,诽谤行为人被追究民事责任;也可能违反刑法,构成犯罪,诽谤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诽谤行为既可能构成侵权(民事的),也可能构成犯罪(刑事的)。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