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单位与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对重大损失的后果是没有认识的。
3、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机构贷款管理秩序。
4、违反国家规定,主要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性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一、非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非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标准有:
1、本罪侵权的对象是国家对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不仅会给国家和金融机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会破坏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
3、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为人必须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其他人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后果是过失心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高利转贷罪?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所谓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银行主要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包括若干投资主体合资设立的股份制银行,如交通银行、投资银行、光大银行、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此外还包括属集体经济性质的城市合作制银行等。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主要指依法享有存、贷款经营权的非银行金融单位,如信托投资部门、保险机构、金融租赁公司、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信贷资金,指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有关贷款方针、政策,用于发放农村、城市贷款的资金。主要由下述三部分构成:(1)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的各种形式的存款,主要是单位的公营存款。这是信贷资金的主体部分;(2)国家财政拨发给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自有资金。这在信贷资金中占极小比例;(3)由资金市场拆借而入的资金。包括从人民银行贷入的短期贷款;本行内部上、下系统内的借款;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款。此类资金原则上不能安排长期贷款。根据我国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对此用作发放贷款的信贷资金,贷款申请人必须述明贷款的合法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原则上还应提供担保人或质押、不动产抵押等,经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审查、评估后,方能确认是否贷款。凡通过骗造假去向、假用途、假担保套取信贷资金者,本身即属违反信贷资金管理法规的金融不法行为;另一方面,根据我国有关金融市场管理法规,任何单位不得在央行规定的贷款利率幅度以上发放贷款,否则,亦属违背我国信贷资金发放利率管理秩序的高利转贷行为。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易言之,借款人在依正常程序依法贷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之后,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将贷款高利转贷他人。本罪属结果犯,只有在转贷行为取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情形下,才构成犯罪,至于何谓数额较大,有待于有权机关作出解释。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借款人,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根据1996年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通则》之规定,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并且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己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偿还计划。(2)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3)已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4)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5)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符合贷款人的要求。(6)申请中期、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而且以转贷牟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伪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哪些
伪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伪造货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
违法发放贷款罪如何处置,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100人看过
-
违法发放贷款额总共150万的构成犯罪吗
281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不是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348人看过
-
单位犯罪是否需要满足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215人看过
-
违法发放贷款罪属于违法犯罪中的犯罪吗
221人看过
-
发放借名贷款是不是违法犯罪
417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定性,是否构成犯罪分子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15不会对贷款人定罪处理,但如果贷款人存在行贿等情况的,可以按照行贿罪来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
-
什么是违法贷款犯罪?什么是违法发放贷款罪?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1非法发放贷款罪的犯罪构成: (一)主要要素:主体是中国设立的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二)主观要素:主观表现为过失; (三)客体要素: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4)客观要素:客观表现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
信贷员违规发放贷款可能构成什么犯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27【法律意见】信贷员违规发放贷款可能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或者非国家受贿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
-
个人违法发放贷款多少会构成犯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03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个人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
-
违法发放贷款额总共150万是否构成犯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5违法发放贷款额总共150万的构成犯罪。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