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文号:郑政文(2008)83号
发布日期:2008-5-7
执行日期:2008-5-7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七日
郑州市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从2008年开始,用3年时间,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省委省政府将切实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列入拟办好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实事。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决策,确保把实事办好,办出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眼点,坚持城乡统筹,紧紧围绕“三农”,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治理污染为重点。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全市农村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工作目标
(一)村镇规划全面提速。一是2008年除巩义市、中牟县两个扩权县要按省要求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外,登封市、新郑市、新密市、荥阳市要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引导区域村镇合理布局、科学发展;二是建制镇、乡集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域龙头和重要支点,要加快规划修编进度。2008年建制镇和乡规划完成60%以上,重点镇规划完成100%,国家、省级重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覆盖率达20%以上;三是村庄规划2008年要完成占全市行政村庄总数35%(537)的一类村庄(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的规划。
(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开展省级重点镇供、排水设施的普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支持资金,力争用5年时间把全市省级重点镇供、排水设施基本改造一遍。二是全市建设乡镇垃圾集中处理设施5个,建设一批利用湿地、氧化池等简易方式污水处理项目。三是建设村庄垃圾站(池)100个,村庄垃圾简易处理设施10个。四是在有条件的村庄及早规划建设一批村内道路、垃圾处理、给排水、生态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全面展开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治理村内垃圾、秸秆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流为中心任务的村庄整治。搞好村庄河道、沟渠、坑塘综合治理。农村垃圾处理,逐步推行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城或较大乡镇集中处理的模式,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堆肥再利用技术。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提高开展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开展此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较为突出,农村的卫生意识、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生活设施相对滞后,人及畜禽粪便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垃圾随意处理,环卫设施不配套,白色污染不断蔓延,有的镇村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排水渠道不畅,环境卫生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这些都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因此,大力开展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既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提高农村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各级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工作。
(二)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并精心组织开展工作。此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为确保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良好成效,各县(市)、区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地要紧密结合本辖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实际,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排查摸底,找准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案应明确提出工作目标、重点、进程及保障措施,方案既要有解决当前问题的近期目标,更要有着眼长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措施,要把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指导一级的责任网络体系,为工作全面展开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三)切实加大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难点问题、敏感问题多,且时间长、工作量大。为此,要把不间断的思想和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有效的宣传形式,对开展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使该项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及时宣传和推广一些好经验、一批好典型。同时,要全力做好组织和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推动整个活动不断健康深入地发展。
(四)切实把握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点,突出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基础工程。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实际效果出发,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实施,逐步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硬件建设上,要舍得投入,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积极落实规划和整治经费,将村镇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试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政策,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并着重解决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在软件建设上,要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建管并举,在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教育、文明意识与卫生习惯养成、管理制度、奖惩措施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长效机制。
(五)切实强化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督查考评,确保工作取得圆满成效。为确保工作广泛、持久地开展及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县(市)、区要在不断完善自查机制的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奖惩措施,以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市村镇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日常督查和最后考核的方式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工作完成出色,治理成效显著的要给与奖励和表彰,对工作不力,任务完成不好的要进行严格批评并通报全市。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市区段铁路环境综合治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101人看过
-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通道沿线村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434人看过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环城路内植树造绿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355人看过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东新区环境综合整治有关问题的通告
219人看过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拆迁安置用房建设与管理的通知
80人看过
-
关于授予广州市迎“九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特别奖的决定
194人看过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
郑州市环保关停设施如何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05养殖场拆迁遭遇环保关停,一定是要给予农户相应的补偿。养殖场拆迁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费等。但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农户都能获得补偿,农村养殖场拆迁获得合理补偿的前提是必须要合法经营;养殖相关的经营证照等都要齐全、环评手续等要符合规定;不少农村养殖户因为营业执照和环评手续等问题,难以获得足额的补偿,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如果对于补偿有所疑问,未能达成协议,相关部门是不能
-
郑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第63条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25对招标投标活动依法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郑州市农民与政府民事纠纷找谁?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7找对此类民事事件有管辖权的相关部门,如是政府方面毫无道理或强制使用行政手段压制,可以到政府的上一级主管部门上访或请求行政复议,但此类效果尤其是上访的效果都不太明显,也可以考虑到有管辖权的法院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行政诉讼。如果争议只是两方关系间的民事纠纷,则进行民事诉讼即可。无法进行行政诉讼的原因是没有不合理的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诉讼的对象。
-
河南省荥阳市比河南省郑州市划分多少天的产假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8国家法定产假休息98天,符合地方条例规定的可延长产假三个月。法律规定:《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妇,除国家规定的结婚假外,增加结婚假期18天,参加结婚前医学检查的,增加结婚假期7天的法律,法律规定生孩子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个月,给配偶一个月的结婚假期、产假、护理假期间被视为出勤。《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生育前可休
-
新郑市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4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为大力发展全市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新郑市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民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土地流转农户享受财政奖补的条件、标准土地年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