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部长吴部长在今天召开的全国公证工作会议上表示,公证法律服务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要完善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措施,推动建立为老、残、病、弱等当事人服务的绿色通道,健全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减免公证收费机制,推动公证服务向城乡社区延伸。
数据显示,经过14年的改革,全国3000家公证机构中已有59.5%改制为事业单位,公证队伍已经发展到12700多人,其中有3704人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人员中选任的。近年来,全国公证机构每年办理公证事项1000多万件,公证文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司法部部长吴部长介绍,我国公证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司法部出台了《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指导和推进各地公证管理信息化建设,全国公证遗嘱备案查询系统和部分省市的公证信息化管理平台已经投入使用。
公证执业环境改善取得新进展,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合理确定了公证机构赔偿责任承担方式及免责情形;会同中国银监会制定了《关于在办理继承公证过程中查询被继承人名下存款等事宜的通知》,落实了公证机构的调查核实权和继承人的查询权。
吴部长指出,要清醒地看到公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证执业规范和标准还不健全,公证管理工作、公证机构和公证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公证机构、公证员违法违规办证问题时有发生。
吴部长强调,要坚持把公证质量作为公证工作的生命线,树立正确的执业理念,推进公证职业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公证质量监管,努力提高公证公信力。在谈到如何依法履行公证工作职责的问题时,吴部长表示,要完善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措施,推动建立为老、残、病、弱等当事人服务的绿色通道,健全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减免公证收费机制,推动公证服务向城乡社区延伸,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基层的公证法律服务体系。吴部长还提出,公证工作要充分发挥方便群众、贴近基层的优势,依法、及时、公正地办理拆迁补偿安置、入学派位、彩票发行、保障房分配、医疗纠纷赔偿、患方声明书、小汽车摇号等公证业务,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发生,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司法鉴定收费对困难群众有何减免政策?可以返还吗
131人看过
-
让困难群众免费打官司
400人看过
-
新公司法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273人看过
-
经济困难人群司法鉴定减免条件是什么
265人看过
-
合肥就业困难群体享免费培训和补贴
448人看过
-
困难群众可获公证援助
315人看过
-
司法鉴定收费减少对困难群众有何减免政策?江西在线咨询 2021-08-13司法鉴定收费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其中法医、物证、声像资料类司法鉴定项目,仍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发改价格〔2009〕2264号制定的收费标准为基准价,司法鉴定机构和委托人根据鉴定工作的难易、复杂程度等情况在国家规定基准价内协商确定收费标准。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受援人,凭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有效证明申请司法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减收或者免收受援人的司法鉴定费用。对于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确
-
经济困难人群司法鉴定减免条件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3-12-14在当事人向司法鉴定机构证明本人确实有经济困难后,鉴定机构判断其符合司法鉴定减免条件后,是可以减免或免除费用。事实证明,大多数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最后都减免了甚至彻底免除了费用。面对明码标价的鉴定费用和白纸黑字的协议,无论是哪种人群都可以放心的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若机构有不合理要求的或违法行为。
-
房产税困难减免条件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81)纳税人因全面停产(不包括季节性停产)、停业半年以上,造成纳税确有困难的; (2)对符合国家鼓励或扶持发展产业或项目的占地,短期内纳税人出现较大亏损的,且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工资、法定劳动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 (3)因不可抗力,如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意外原因,导致纳税人发生重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造成纳税困难的;(4)其他经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确定的
-
家庭困难诉讼费减免办法有知道的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06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免交诉讼费用:(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二)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等特困定期救助对象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司)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根据《诉讼
-
困难群体要怎么处理案件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61、律师法律援助是指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案件得无偿法律服务的行为。2、法律援助特点是无偿性、且对申请人条件也有限制、服务主体是律师。3、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对法律援助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二十六条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一)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绝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