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保健产品虚假广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0:11:53 162 人看过

近年来,吹嘘产品具有神奇保健功效的广告并不少见,而且这些产品一般比普通产品价格要贵很多,但为什么仍有消费者会去购买?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于该领域不够熟悉,容易被忽悠。

高额利润的吸引及打网络广告监管擦边球,让部分商家乐此不疲。以月子水为例,一瓶普通矿泉水的价格一般为1到2元,而打上了所谓功效的月子水一瓶能卖到30至50元。另外,网络广告具有门槛低、成本低等特点,商家在线上以较少投入就能获得线下更大投入的同等甚至更好的效应。再加上网络无界,而现在广告监管实行属地原则(有界),以有界管无界,执法人员难免有些力不从心。这就更给了这些商家生存的空间。

要让消费者认清这些忽悠的真面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宣传,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这方面的知识普及,以提高消费者的认知辨别能力;其次,监管部门要加强探索网络保健产品广告的有效监控方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要加大对网络保健产品广告的打击力度,对其多曝光,使消费者能够清楚了解掌握情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8: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产品相关文章
  • 网络上的虚假广告由谁监管
    网络上的虚假广告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并且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若是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2024-05-03
    109人看过
  • 网络搜索:虚假医疗广告的“帮凶”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自己头痛脑热不舒服、宝宝生病拉肚子、家人得了高血压高血脂、遇到陌生的医学词汇时,通常都会在第一时间借助网络寻医问药一下,此时,一些常用搜索引擎便成了提供捷径的方便之门。比如,在百度上搜索不孕不育,一些没听说过的医院占据了多达十几页的搜索结果,而且广告中附有大量迷惑性夸大词汇不孕不育,孕育生命创造奇迹!帮你远离男性不育,成功做爸爸!彻底治疗不孕不育而真正有用的来自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的医疗信息排名靠后,被掺杂在这些虚假词条之中,非医学相关人士很难慧眼识珠。那么,如何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中分辨出真实可靠的医疗信息呢?广告越多的医院越不能去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第一手医疗信息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表示,他正打算将整治互联网虚假医疗广告的相关内容写成今年的两会提案。目前这些虚假医疗广告不仅仅局限于网络,北京西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2023-04-24
    289人看过
  • 如何警惕网上虚假贷款信息
    一、如何警惕网上虚假贷款信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各地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类公司是不能异地跨区放贷的,所以,网上发布的只凭身份证就可以贷款的信息全是骗局。特别是打着北京名义的各种担保公司,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天津等等地的各种小额贷款公司基本都是骗子假冒的,还有一些QQ、微信上声称为各贷款公司或银行的客服,实为假冒的骗子。无论公司是否注册备案,都不要相信,骗子先骗你签订传真合同然后会一步步骗取你交纳保险费、支付首月利息、缴纳履约费、保证金、担保费、放款费等。二、提供虚假信息贷款犯法吗1、中介为客户提供虚假个人信息进行消费贷款肯定是违法的。2、虚假信息贷消费贷款成功后不还款就属于诈骗;如果能够还款就是弄虚作假行为。(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
    2023-04-23
    61人看过
  • 警惕商品房广告宣传6大陷阱
    商品房的投诉最近几年一直居高不下,但由于商品房投诉有其自身的特点,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广告宣传得虚假,签合同方面注意不够,必须引起广大购房者的注意。今天的《新闻听点》请听《警惕商品房广告宣传6大陷阱》。采写新闻台记者晓云。【出新闻听点片头】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去年我市消协接到的房产投诉占到总投诉量的10%,而广告合同方面的投诉又占到其中的十分之一。为此,市消协针对平时接触到的房产广告宣传引起的投诉,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陷阱,供广大的购房者参考。陷阱之一降低首付:正常首付都是30%,但一些开发商为了销售自己楼盘推出首付10%。同时由房屋投资公司提供给消费者20%的借款。银行承担70%的贷款。10%的首付对广大购房者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市民李女士:(出录音)“我买这套房子30万,我手头没有那么多现金,首付3万挺划算的。”表面上看,降低了首付款,的确可以帮助一时手头现金不多的购房者。但这样也由原来的
    2023-06-12
    131人看过
  • 网络虚假广告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网络虚假广告的主要形式:1、宣传内容完全没有事实依据,具有明显的欺诈性质,如商品或服务不存在,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信息纯粹是捏造的;2、滥用不切实际的夸张之词,夸大或渲染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功效等,达到促销目的;3、判断行为人的宣传是否属于正常的艺术夸张,取决于宣传中使用的夸张是否能被公众接受和识别,是否引起误解;4、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语言进行宣传。宣传内容看似真实,实际上没有事实或科学依据,容易误导消费者。网络虚假广告问题网络虚假广告是指经营者为达到引诱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目的而发布的关于其商品或服务的不真实的信息内容,如夸大产品性能和功效、虚假价格、虚假服务承诺等。网上广告因其特殊性,相关部门难以进行审查和监管。而网络广告是网络消费者购物的主要依据,消费者的购物决定大多根据广告文字和图像进行判断而作出。消费者很难判别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大打折扣。如果消费者
    2023-07-21
    375人看过
  • 根治网络虚假广告应走群众路线
    目前大部分网民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直接输入关键词查找网站,搜索引擎成为网民进入网站的重要入口,也成为虚假广告泛滥的重要领域。有些搜索网站采用竞价排名商业模式推广的商业广告中,不乏虚假广告。无论是网页上弹出窗口式的,还是百度信誉加V的商业推广中虚假网络广告,无不污染了网络交易环境,还严重透支了网站运营商及搜索引擎自身的信誉度,根治网络上的牛皮癣广告,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左右着相关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命运。早在2012年,百度、360、腾讯等12家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企业联合签署了《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自律公约》,可从近期不断爆出的网络虚假广告来看,靠自律根治问题无异于上青天,毕竟竞价排名推广背后有利益的强大驱动。尽管不乏《刑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可执法部门面临海量的、龙蛇混杂的网络信息根本就无法全面监督,监管的成本也十分高昂,当自律与法律在泛滥的网络虚假广告面前纷
    2023-04-24
    409人看过
  • 虚假广告在网络中的类型有哪些?
    网络虚假广告的主要形式如下:1、宣传内容完全没有事实依据,具有明显的欺诈性质;2、滥用不切实际的夸张之词,夸大或渲染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功效等,达到促销目的;3、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语言进行宣传,宣传内容看似真实,实际上没有事实或科学依据,容易误导消费者。虚假广告,就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网络虚假广告问题网络虚假广告是指经营者为达到引诱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目的而发布的关于其商品或服务的不真实的信息内容,如夸大产品性能和功效、虚假价格、虚假服务承诺等。网上广告因其特殊性,相关部门难以进行审查和监管。而网络广告是网络消费者购物的主要依据,消费者的购物决定大多根据广告文字和图像进行判断而作出。消费者很难判别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大打折扣。如果消费者因误信网络虚假广告而购买了伪劣、假冒商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严重的还可能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和
    2023-07-13
    144人看过
  • 立法惩药品虚假广告
    针对公众反映强烈的药品虚假广告和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汉卿十三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违法广告所宣传的、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将采取严厉的法律措施予以制裁。据介绍,中国药品广告收入每年大约四百多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天就有一亿多元。药品违法、虚假广告行为主要表现在:未经审批,擅自发布;虽经过审批,但扩大宣传内容,出现虚假宣传;利用名人、明星发布广告,误导消费者;利用假患者做广告,欺骗消费者等。刘汉卿指出,对于药品违法广告存在的诸多漏洞,新出台的《湖北省药品管理条例》作了重要补充性规定:增加了广告主在药品广告发布前,报广告发布地药监和工商部门备案制度;增加了工商对药监部门移送的违法药品广告处理结果应反馈的制度;增加了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制度。他表示,该《条例》还增加了新闻媒体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内容。同时,针对一些明星
    2023-04-24
    455人看过
  • 减肥产品虚假广告消费者告代言人
    我说某某好,因为我瘦了。这是某演员代言的一个保健品广告,消费者王先生认为某演员进行了虚假夸大宣传。他把某演员、北京某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和《保定晚报》社,一并告上法院,要求三被告在北京市和保定市两地的报纸上公开道歉,同时双倍返还货款116元。近日,崇文法院受理了该案,本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今年4月以来,《保定晚报》连篇累牍编写、刊登宣传某减肥品的广告:《打破明星减肥广告先例,某演员先试产品后代言》、《某演员:我说某某好,因为我瘦了》、《老婆整日逼他减肚子,某演员狂喝某某》等等。王先生看到广告后,出于对名人的信任,今年4月和6月购买了北京奥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的某减肥产品各一盒,每盒29元,共计58元。服用后,王先生认为广告以某演员的名义和形象为减肥产品宣传功效,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宣传中所说的效果,具有欺骗性。王先生对广告提出四点质疑:一、广告中宣传的功效没有那么神。广告宣称:只需3小时
    2023-06-07
    139人看过
  • 根治网络虚假广告需搜索网站加强自律
    网络不是法律监管的空白地带四月中旬,P2P网贷平台旺旺贷突然失去联系,大量投资者被卷走投资款项。据统计,涉及的近千名投资者中,损失金额少则千元,多则上百万元。与传统P2P平台跑路案件有所不同,部分旺旺贷投资者是通过百度推广接触到这家网贷平台的。此后,百度宣布大规模清理不良P2P网贷平台。旺旺贷跑路事件,暴露出我国目前互联网广告中鱼龙混杂的乱象。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告诉记者,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虚假广告、金融诈骗等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也日益凸显。网络虚假广告由来已久,为何屡禁不止?法律专家姚克枫介绍说,网络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对网络进行实时监管的成本高,而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成本低。高额利益与较低的违法成本完全不对称,使得不少虚假广告发布者选择铤而走险。而没有尽到审查义务的网络推广企业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网民
    2023-04-24
    433人看过
  • “海关查没品”?警惕网络购物诈骗
    近来,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某些公司虚设购物网站骗取消费者钱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看,有关网络购物诈骗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其一,通过“换脸”的手段来达到继续欺诈消费者的目的。一些虚假购物网站使用一、两个月后,马上更换了新网址,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也全都改变了,只有网页上所有骗人的内容一成不变。原来汇款购物的消费者当然无法找到它了。其二,以“超低价”或“海关查没品”为诱饵诱骗消费者。消费者登录虚假购物网站后,网上的商品应有尽有,而且价格都低得出奇,一般都低于市场价50%。其三,虚假购物网站看上去都相当正规,有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电子邮箱,有的还留有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和信用资质等。面对如此正规的网站,难免会有善良的消费者上当受骗。其四,交易方式单一。消费者只能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购买,且收款人均为个人,而不是公司。订
    2023-06-07
    430人看过
  • 联手打击虚假药品广告
    据介绍,中国卫生部等13部门决定在全国开展联合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药品广告,以及通过邮政信箱、快递服务等渠道销售假药的专项整治行动。卫生部、公安部及食品药品监管局等13个部门10月起将在全国开展联合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药品广告,以及通过邮政信箱、快递服务等渠道销售假药。专项整顿行动将截止至明年5月。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四点内容:一是,对互联网发布药品信息进行整治,打击互联网上违法发布药品广告和销售信息的行为。二是,对邮政信息、快递服务的整治,查处邮政快递企业在知道或者通过客观证据判断他人在生产、销售假药情形下,继续提供邮递等便利条件的行为,以及邮政企业违规操作,为制售假药犯罪分子开办邮政信箱提供便利的行为。三是,对药品广告监管,查处利用互联网、媒体违法违规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的行为,利用医药咨询服务栏目变相发布药品广告的行为,以及在药品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名义
    2023-06-07
    345人看过
  • 虚假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
    (一)表现形式:有假借新闻报道的形式发布广告,逃避广告监管的;有在对疾病的成因、诊断、诊疗的广告宣传中,任意夸大其辞,无中生有,违反客观规律宣传疗效,欺骗误导广大群众的;有直接刊登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的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的等等。(二)危害性:1、误导了消费者、患者,甚至直接损害消费者、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2、有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一、虚假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泛滥的成因(一)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缺乏遵纪守法意识,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二)广告监测手段落后,监管体系乏力,执法难度大,打击力度不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目前对广告的监管以事后监管为主,违法行为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给虚假广告的泛滥留下了空间。(三)消费者识别力低,无意中成了虚假广告的支持者和传播者。二、惩治虚假
    2023-03-20
    304人看过
  • 警惕四种虚假出资方式
    增加注册资本
    为对虚假出资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对虚假出资的四种基本情形试作简要分析。一是验资委托人或出资人用虚假的出资资料骗取注册会计师的信任获取验资报告。这种虚假行为一般是由验资委托人或出资人单方面所为,整套虚假验资资料往往由验资委托人或出资人单方面伪造,如伪造银行进账单、对账单、询证函(往往是加盖了私刻的银行印章)及货物发票等。此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基本上都存在验资程序不到位、不规范或验资证据不充分的问题,如果验资人员不亲往银行询证,或者不对相关资产进行实地查验,就发现不了委托验资人或出资人伪造的虚假验资资料,更发现不了虚假出资的问题。二是验资委托人或出资人与相关人员合谋而为,如与有关银行的办事人员合谋,由银行办事人员在虚假进账单、对账单或询证函等上面加盖银行印章,或与评估机构的评估人员合谋,先由评估人员出具虚假的评估报告再委托验资等。更有甚者是注册会计师与验资委托人或出资人串通一气,同流合污,帮助
    2023-04-24
    497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品
    词条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产品
    相关咨询
    • 如何举报保健食品虚假广告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09
      利用广告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涉嫌虚假广告罪。 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
    • 有关广告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理由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05
      利用广告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涉嫌虚假广告罪。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
    • 保健品价格欺诈虚假广告怎么进行处罚?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01
      如果保健品有价格欺诈和虚假广告,受害人应当马上向公安机关和工商部门进行举报。举报之后工商部门会对其进行相关调查,调查属实会被处罚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和违法所得财产。
    • 产品质量虚假广告可能触犯虚假广告罪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10
      产品质量虚假广告可能触犯虚假广告罪虚假广告罪属情节犯,其不仅要求具有违反国家规定,利用虚假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而且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虚假广告罪。听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实施虚假广告行为的;为多人实施虚假广告行为的;虚假广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致使多人受骗上当的;造成恶劣影响的;相信广告宣传的内容而接受所宣传的商品、服务,致使生产、经营、生活等造成严重损失或受阻的;导
    • 2022年利用广告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如何判刑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4
      利用广告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涉嫌虚假广告罪。 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