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在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5 09:01:59 106 人看过

一份证据材料,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取决于是否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大小。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故又称作证据资格,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由法律作出规定或者由司法解释确定。证明力,是指证据对待证事实证明上的强弱程度,即证据在多大程度上对待证事实有证明作用,是否有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通常由法官基于逻辑和经验来认定。

利害关系人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利害关系人的法律特征如下:

1、独立的权利主体;

2、利害关系人同行政许可行为有内在必然联系;

3、利害关系人受法律保护;

4、利害关系人是随着行政许可行为的产生而产生。

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权向法院起诉或可能被提起诉讼。间接的利害关系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时,可以参加到诉讼中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3: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证人证言相关文章
  • 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些可以成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
    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些可以成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根据《刑诉法》第50条的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可以作为证据的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当这些证据经过查证属实后,就能作为刑事诉讼中定案的根据。刑事诉讼代理人的责任范围1.把好收案关。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委托代理人时,一般是在法院未受理之前。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接受自诉人的委托,首先要认真听取委托人对案件的叙述,查看有关证据,分析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接受代理或者不接受代理,或者告知到有管辖权的部门去控告或起诉。2.办理委托手续。接受代理的要办理委托手续。首先要签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要注明刑事自诉委托合同。委托合同必须明确代理权限,以免在诉讼中因权限不清无法代理。合同一式四份,交受理该案的法院一份,委托人一份,律
    2023-06-14
    367人看过
  • 工伤索赔案件中证言的重要角色
    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向法院提供证词的人。证言是指证人将其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庭所作的陈述。在工伤索赔中,证人证言使用也较广泛,比如,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其他职工可以提供工伤职工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证言。对工伤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也需要证人证言予以证明。同时,证人证言还可以辅佐证明其他需要书证的事实,如因客观需要,必须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等。在现实中,职工应当合理使用证人证言,一般情况下能够使用证言的尽量使用证言,必须要证人出庭作证的,要考虑到在我国证人一般不太愿意出庭作证的现实,申请人一定要事先与证人协商好,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何理解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证据的一种。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法院或侦查机关所作的陈述。以本人所知道的情况对案件事实作证的人,称为证人。证人制度在罗马法中即已形成。罗马法对证人资格有严格限制,如对于法律行为的证明,非在场人不得为证人等。资本主义国家诉
    2023-07-07
    89人看过
  • 刑事案件证人证言提取场所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侦查人员可以通过询问证人、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等地方进行取证;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等,应该出示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在询问证人时,要告知证人应该如实的提供证据、证言,如果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相应法律责任。什么是刑事保证人《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但在中国法律上存在两种保证人,一种是民事上的保证人,一种是刑事上的保证人,而作为刑事上的保证人,刑事诉讼法中只规定了保证人条件、义务及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却对于保证人名称、定义、法律地位,一直没有明确的称呼和法律概念。应当以法律形式明确其名称、法律定义及其特征,区分其与民事上保证人的异同,确立其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以及与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侦查人员
    2023-07-01
    180人看过
  • 刑事案件利害关系人证人证言
    一份证据材料,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取决于是否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大小。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故又称作证据资格,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由法律作出规定或者由司法解释确定。证明力,是指证据对待证事实证明上的强弱程度,即证据在多大程度上对待证事实有证明作用,是否有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通常由法官基于逻辑和经验来认定。一、复印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合同只要是依法成立,符合生效的条件,就是有效的。是否是复印件还是原件,只是合同文本作为证据存在的一种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以原合同为准,即正本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副本与原件一致,则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低于原件。如果当事人对相关的事项有争议,并决定通过司法途径去解决,那么合同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作为证据,通常要提交原件,或者经人民法院核对与原件相符的副本。因为通常很难查证复制品的来源和形成过程,比如是否被串改等,从而影响了证据
    2023-03-10
    248人看过
  • 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在刑事案件有用吗
    一份证据材料,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取决于是否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大小。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故又称作证据资格,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由法律作出规定或者由司法解释确定。证明力,是指证据对待证事实证明上的强弱程度,即证据在多大程度上对待证事实有证明作用,是否有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通常由法官基于逻辑和经验来认定。《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根据该规定,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不属于不能作为证人的事由。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规定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证人。所以,以证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为由否定其证言的证据能力于法无据。这涉及到该证言是否具有真实性和相关性,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无疑是具有证明力的。司法实践中,判断证人证言真实性的主要方法是证言之间以及
    2023-06-14
    209人看过
  • 解析法人证件在代表证明书中的重要性
    法人证明书是由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并向核准设立登记的单位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唯一合法凭证。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正本为悬挂式,应当悬挂在事业单位的主要办事场所醒目处,正本只核发一份。副本为折叠式,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中对外出示,以证明其合法身份,或用于向有关部门办理各种手续。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核发若干份证书副本。经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者备案,领取法人证明书的事业单位,取得事业单位法资格,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未取得法人证明书的单位不得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开展活动。法人证件号码是什么意思企业法人证件号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各类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通行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2023-07-07
    238人看过
  • 刑事案件证言是证据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证人证言是属于刑事案件的证据之一,但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一、证人证言有哪些特点收集证人证言的途径应
    2023-03-16
    456人看过
  • 刑事案件书证的证明力大于证人证言吗
    二者之间的证明力大小,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经过公证的书证,其证明力大于证人证言;2.证人证言的证明力的大小,还需要看如下几个方面:(1)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根据《证据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2)证人的认知、记忆、表达能力。证人所作证言,必须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相符,不能表达意志,神志不清的人不能作证人。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3)证人证言的提供方式。若证言是在法庭上提供,且经过原被告或控辩双方的质证,证人的资格、能力,证言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由于经历过双方唇枪舌剑的洗礼,证人证言的可信性会非常高。相反,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若证人证言不能满足上述几个要求,其证明力将没有书证的证明力高。3.根据原始
    2023-06-14
    405人看过
  • 证据审查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的重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即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所以职务侵占罪需要以下证据:1、行为人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的目的侵占单位财务。3、行为人侵占的单位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司法解释应在6万以上。职务侵占罪需要什么证据才可以定罪一、职务侵占需要什么证据才可以定罪1、职务侵占罪定罪的证据如下:(1)能证明犯罪行为人涉嫌职务侵占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2)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3)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4)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5)追缴的赃款、赃物,根据需要进
    2023-06-30
    428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有效吗,如何收集刑事案件的证据
    一、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有效吗《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发生刑事案件后,侦查机关往往要找犯罪嫌疑人亲属了解情况。有些案件,只有亲属了解情况。亲属的证言当然有证据效力。有人说:“亲属的证言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人的证言。”这种说法没有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亲属的证言与其他证据相吻合,就相信亲属的。其他人的证言与其他证据相吻合就相信其他人的。只有证言,没有其他证据支持的,不论证人是不是犯罪嫌疑人的亲属,都没有证据效力。证言必须与案件有相关性。比如某男子因抢劫罪被起诉。被告人的母亲说:“这孩子从小听话,不打架、不骂人。抢劫的人不可能是他。”这种话就没有证据效力。如果母亲说:“案发那天我儿子去广州出差还没有回来。”而且还有广州接待单位的证明。这份证言就有效力。举例说明,一起聚众斗殴致死人命案,王*波涉嫌故意伤害致死罪被起诉
    2023-03-21
    485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是否有效
    发生刑事案件后,侦查机关往往要找犯罪嫌疑人亲属了解情况。有些案件,只有亲属了解情况。亲属的证言当然有证据效力。一、如果家属被带去问话该怎么办如果涉案人员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近亲属应尽快当面咨询律师,由律师携委托手续会见涉案人员,了解案情后到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等阅卷,掌握侦查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情况,了解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等信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需要根据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后的结论来进行预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确定辩护方向,选择进行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从而让犯罪嫌疑人摆脱刑罚或取得从轻、减轻刑罚的成果。二、刑事拘留可以探望家属吗在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家属是不允许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如果想要得知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请委托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只有律师可以去询问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
    2023-04-06
    285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证言的可信度有多高?
    证人证言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刑事只有证人证言能否定罪,要看证人证言能否证明被告人有罪,只要能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即使只有证人证言,是可以定罪的。但这种情况在实践中是不太存在的,因为一般来说只有证人证言是不能完全证明被告人犯罪的,都是会有疑点的。证人证言算证据吗证人证言算证据的。1.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关键是否是“第一手”资料,如果证人证言是自己第一手获得的就是原始证据,如果是经过转述、从他人处获得就是派生证据。2.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言词证据是以言词表现的证据,如书证,鉴定意见。3.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证人证言法庭质证原则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
    2023-07-01
    300人看过
  • 2023刑事案件证人证言标准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证人证言标准是怎样的一是客观性。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进行的。一个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要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从而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一些反映犯罪活动的痕迹和物品,或者为被害人、证人等所耳闻目睹。这些都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无论司法人员是否认识到,它们都是始终存在的。相反,如果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推测或虚幻的东西,如猜想、幻觉、作梦、迷信观念等,都不能作为证据。二是关联性。作为证据的客观事实,必须同案件事实有某种联系,能够根据它来了解案件的某一部分或某些方面的真实情况。同案件事实没有任何联系的客观事物,不能反映案件的性质或者情节,说明不了案件的任何问题,是不能成为证据的。三是合法性。只能由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或者由辩护律师及人等依法提供。法律严禁司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
    2023-04-19
    390人看过
  • 民事证人证言在诉讼中的运用
    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向法院或当事人提供证词的人。证言是指证人将其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或证词。在我国,证人包括两类:一类是单位证人,另一类是作为自然人的证人。单位作为证人要出庭作证时,应当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经其授权的人代表单位作证。证人证言在诉讼过程中式怎样被运用的呢?1.证言与其他证据相比,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证言真实性的程度易受证人主观意识的干扰。因此,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尽量排除证人作证的主观臆断、猜测或推断,在作证时也不得适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证人是聋哑人的,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2.以下几类人不能作为证人(1)证人证言是证人对案件真实情况的陈述,因此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项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证人。(2)诉讼代理人与证人的地位是冲突的,因
    2023-06-06
    299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证人证言
    相关咨询
    • 刑事案件人证重要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24
      人证是属于证据中的一种,只要是证据,那么就是非常重要的。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民事案件证人证言范文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01
      证人证言是诉讼证据的重要类型之一,在诉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作用,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之一。证人证言是证人向法院或法院陈述案件真实情况的口头证言或书面证言。证人证言具有主观性、直接性、偶然性、生动性和缺乏稳定性的特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是审判方式中公开质证原则和直接言辞原则的前提,是查明案件事实、提高诉讼效率的手段,是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保证。然而,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
    •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在法律上有什么作用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5
      第一、书证属于传来证据,即便并非直系亲属,且和当事人双方毫无利害关系的证人的书证未经证人亲自到庭接受原被告双方询问,其证明力度也低于其它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证据第二、直系亲属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即便其亲自到庭作证,其证言的证明力度应当视为所有证据之中最低的,在没有其它辅助客观证据对该直系亲属证人证人加以佐证的情形下,该证言应当不会被法院所采信第三、如果既是案件当事人直系亲属又是该直系亲属的书证,
    •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是证人的身份,其言词证据能作为定案的证据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5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可见,刑事犯罪的证据分为七种,而我国刑事诉讼法是明确把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作为两种独立的证据来对待的。 实际上
    • 重婚案重婚通过证人证言能免除刑事责任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24
      一般是不能仅靠证人的证词定罪的。重婚罪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原始家庭的破裂,也会对于社会的良好风气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会受到我国相关法律中的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