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1、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先发实践的经历,但在建国不久,因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而取消,公民尤其是农民的迁徙自由权等不到根本的保证。
2、迁徙自由权的缺失使中国社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封闭的户籍管理模式,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城乡壁垒。
迁徙在中国
在中国,恢复迁徙自由权利势在必行,但是,迁徙自由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迁徙自由权的立法保障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吸收外国经验和做法,并联系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做综合的改革。因此,迁徙自由的立法保障是一个渐进式的逐步推进的过程。
(一)改革户籍制度
在现有户籍管理法规、规章以及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一部权威性的“户籍管理法”,确立与迁徙自由理念相适应的开放性的户籍管理机制。中国传统的户籍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身份制度,通过户口人为地制造“壁垒”,造成不平等。所以,应当在现有户籍管理法规、规章以及政策中,确立与迁徙自由理念相适应的开放性的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为准的“一卡通”管理模式,彻底废除“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消除依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削弱户籍制度的限制性功能,使户籍恢复其只承担单纯人口基本信息统计功能的任务,最终形成中国公民在境内享有同等待遇的统一户口管理制度。
(二)修改宪法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修改现行宪法,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确认迁徙自由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宪政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在调整公民的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中突出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一项宪法上的权利,迁徙自由不单纯是一个能不能在迁徙地登记上户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公民的权利意识、政府的态度和观念。同时,迁徙自由也应当包括职业选择的自由,直接打破的是地域歧视和基于地域差别而形成的某些身份上的差别,由此而引发的就是消除身份歧视,比如说城市对乡村的歧视,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歧视。相应地,可以解决与迁徙自由相关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宪法形式规定迁徙自由,为其平等实现提供了最高的法律保障和依据。
(三)宪法司法化
把迁徙自由写入宪法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将其作为一项根本国策来贯彻。公民有了宪法规定的迁徙自由权后,这一权利如何落实,也具有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权利的享有,自由的拥有,依赖于使其落实到位的保障。如果宪法没有追究违宪责任的机构和措施,公民权利就成为不可诉的权利,宪法上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只不过是一纸空头支票而已。因此,迁徙自由不仅仅要写入宪法,而且,宪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当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诉诸司法诉讼,得到救济。
-
我国宪法规定的各项自由和政治权利
335人看过
-
迁徙户口是否自由?
294人看过
-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自由权利解读
442人看过
-
我国宪法中规定人身自由的法律是第几条
493人看过
-
公民有迁徙自由的权利吗
355人看过
-
我国宪法规定乡的区域由谁决定?
367人看过
支票是指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具体来说,支票是银行存款户对银行签发的授权银行对某人或其指定人或执票来人即期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 支票兑现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持票人直接向付款银行提示支票和委托自己公司的往来银行代为兑现转账。... 更多>
-
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是如何规定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3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二是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三是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4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中国政府通过在这些地区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乡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自治权,所以,不是民主自治地方。
-
-
朋友的长辈干涉我教的自由违反了宪法的规定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0您朋友的长辈干涉您朋友信仰道教的自由,违反了《宪法》的相关规定。 为什么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消亡,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宪法之所以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首先,是尊重宗教自身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为的力量、行政的力量取消宗教。在今天的社会,宗教还将长期存在,因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
-
我国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规定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61.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