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其中涉网络条款引起了公众的热议。11月11日,在中央网信办召开的学习贯彻《刑法修正案(九)》座谈会上,曾参与修正案(九)修改的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雷建斌对此进行了权威解读。
补充和完善涉互联网安全的内容
雷建斌介绍,修正案(九)是历次修正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修正有很多重要内容,比如取消了九个罪名的死刑,完善了对恐怖活动犯罪的规定,完善了贪污汇率罪的规定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刑法中涉互联网安全的内容做了补充和完善。
涉及互联网安全相关条款的修改主要是指修正案(九)修改完善刑法中有关网络安全犯罪的专门规定,包括:对《刑法》原来的有关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规定做了补充和完善;强化了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安全管理责任;把信息网络上常见的,带有预备实施犯罪性质的行为,在刑法中作为独立的犯罪加以规定;对网络上具有帮助他人犯罪的属性的行为,专门作为犯罪独立加以规定。
此外,修正案(九)还将其他与网络安全相关的规定做了配套性修改:把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做了进一步完善;对在信息网络上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这样四种比较容易引起社会恐慌的谣言的行为,以及明知是这些谣言而传播的行为,增加规定为犯罪;对泄露依照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的行为作了规定。
解读: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安全管理义务
本次刑法修正案(九)修正增加的第286条之一,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造成了危害后果构成犯罪做了规定。
雷建斌认为适用这一条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网络监管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服务提供者的客户实施了犯罪活动,这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知情、串通,构成共同犯罪;一种是不知情、没有串通。这里主要处理网络服务提供者不知道其客户实施违法犯罪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监管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他们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大家共同去防范网络上发生的违法犯罪情况,防止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服务进行违法犯罪。本条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做的规定。
第二,刑法和行政法的关系。刑法是最后一道屏障,是其他法律的后盾法。真正遏制网络犯罪,需要有效的行政监管,要发挥好行政法律法规等配套规定的作用。
第三,坚持主客观相统一。首先你有不履行安全管理义务的行为,同时主管部门给你发出通知以后又有拒不改正这样的主观意愿,最后出现了危害后果,要追究责任。法律不会强人所难,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义务的,或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根本没有能力做到而不是拒不执行的,不作为犯罪追究。科以刑责的,都是他有义务,又有能力履行义务,经主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主观上又拒绝执行,造成危害后果的,才追究责任。因此,法律的规定是很严格的。
雷建斌表示,这里的义务是指关系到网络安全的义务,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安全,也包括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按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情况,一是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这是指信息内容安全。如果不履行监管的义务,使违法信息出现在信息网络之上,监管部门通知采取措施,又拒不采取,造成使违法信息大量扩散传播的后果。二是致使用户信息泄露,这和非法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相关联和衔接的。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会收集、储存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一旦信息泄露会给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必须要管理好信息,如果违反互联网安全管理规定,措施不到位,没有管理好,致使信息被泄露,如造成大量客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大量财产被诈骗、盗窃等的情况,构成犯罪。三是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这是指造成社会治安上的损害。如按照互联网信息管理要求,服务提供者要保留客户上网日志等信息和痕迹。如果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管了就没有问题,如果没有妥善保管,或者将信息删除、毁损等,使得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时,本来应该有的重要证据灭失,使犯罪无法追究的,要追究责任。第四是其他情况,属于兜底性规定,就是跟前面三种情形危害性相当的情况,也是既包括危害内容安全,也包括危害信息网络系统本身安全。
解读:关于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
对于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中增加了第287条之一,雷建斌也对此加以解读。
根据第287条之一的规定,一是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雷建斌解释说,只要是有证据证明为实施犯罪在网络上设立了这样的网站、通讯群组的行为,就可以作为犯罪追究。当然,从查处犯罪的角度,侦查机关应当尽可能将整个犯罪链条查清楚。但是如果其他环节无法查清的,可以只按这一阶段的行为追究。如果查清楚了,就要按照具体实施的犯罪行为,以诈骗、贩卖枪支弹药、贩毒等犯罪追究。
二是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比如他要卖枪、贩毒,他可能不承认这个行为,要按传统犯罪查,就要追查联系他到底把枪卖给谁了,但是现在只要发布这样的信息本身就可能构成犯罪。如果确实卖了,就要按相应的犯罪去追究;如果没有相应的证据支持,只能证明他在网站上发布了信息,就按这个追究责任。
三是为了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在网上发布信息的。与上一种行为不同的是,这种信息从内容上看不是像卖枪、贩毒那样违法性很明显,可能看起来是普通的卖房、卖车等信息,但是这个人是要实施诈骗,目的是要骗别人,实行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这样也可以追究责任。这就把犯罪节点大大前移了。最后有一款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意思是如果他发布了卖毒品等信息,实际上也卖了毒品,就按贩毒处理,而不能按照发布违法犯罪信息处理。
解读:关于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等帮助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中增加第287条之二,对明知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作了规定。
雷建斌说,明知他人实施犯罪,给他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直接便利了犯罪的实施,这个比较好理解。提供广告推广和支付结算,也是互联网犯罪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帮助行为使得互联网上相关犯罪行程“社会化分工”,降低了犯罪成本,提高了犯罪效率,增强了罪犯逃避打击的能力。所以专门对这种帮助行为独立作出规定。如有些人专门帮人去非法获取公民的身份信息用于办理大量银行卡,然后提供转账、提取现金等的服务,帮助实施互联网诈骗的团伙,收取犯罪收益,逃避打击。
雷建斌认为这样规定后,如果实施的这些行为都得到了查处,即使实施诈骗的人没有抓获,全案没有破获,但是有足够证据证明这个人实施了帮助行为,也可以对他独立定罪。当然,这个罪的刑罚相对比较轻。如果整个案件查清楚后,发现他是整个犯罪集团里专门负责洗钱、转移资金的人员的话,那就要作为犯罪集团中重要成员,按相应的犯罪追究。
-
刑法修正案九网络造谣
411人看过
-
聚焦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维护信息网络安全”
205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六十九条该如何解读
378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修正了几类犯罪?
466人看过
-
网络电信诈骗刑法修正案九有做修改吗
70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全文亮点怎么解读
347人看过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更多>
-
刑法修正案九关于网络犯罪的法律是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4-06新刑法规定: 在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后增加二条,作为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
刑法修正案九对辩护意见的解读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5第九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概念】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公布的决定和命令。第九十七条【首要分子概念】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第九十八条【告诉才处理概念】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6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刑法修正案九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处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9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解读刑法修正案八对累犯的规定和完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5刑法修正案八对累犯的规定 1.一般累犯: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前后两罪都是活着应当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 2.增加对“特别累犯”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3.犯罪分子应为已满18周岁的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