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既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关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既遂量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本罪的认定条件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所谓正在使用中,是指易燃易爆设备一旦经过验收,正式交付或投入使用后,即为正在使用中,那么就要时刻保持其使用的良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使用。因此,对那些库存的、废置不用的、正在制造安装的或正在修理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则不能认定为正在使用中的设备,破坏这些非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则不构成本罪。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行为人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现为作为,如行为人采用放火、爆炸、拆毁或者其他方法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重要零部件等;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比如维修工在值班时间发现煤气管道破损,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存在而不予维修,任其发生燃烧、爆炸,危害公共安全。无论行为人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只要其实施了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都构成本罪而不要求有实际的严重后果发生。
(3)行为人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必须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已经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这就要根据破坏的具体对象、破坏的具体部件、行为人采取的破坏方法等各方面加以综合认定。如果行为人的破坏行为足以危害或者已经危害公共安全的,则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的破坏行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如破坏行为轻微或者破坏次要零部件,不足以发生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宜以本罪论处。情节严重的,可依法以其他犯罪论处。以上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八条 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易燃易爆设备犯罪构成:破坏性犯罪与易燃易爆设备
339人看过
-
易燃易爆设备罪涉嫌破坏的立案标准
406人看过
-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495人看过
-
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煤气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324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属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172人看过
-
判断是否犯有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485人看过
-
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5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侵害对象相同,都危害公共安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主观罪过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行为人对其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是明知的,并且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属于故意犯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属于过失犯罪,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2)对犯罪
-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区别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5确定某一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是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还是构成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主要看受破坏的易燃易爆设备是否处于正在使用中,破坏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说,如果破坏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则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反之,如果行为人破坏的是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因其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因而不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只是
-
易燃易爆设备破坏罪的定罪标准浙江在线咨询 2025-02-05一、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1.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属于公共安全。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燃气或其他易燃易爆设备。所谓燃气设备,包括生产、储存、输送诸如煤气、液化气、石油气、天燃气等燃气的各种机器或设施,包括制造系统的燃器发生装置,如煤气发生炉,净化系统的燃气净化装置,输送系统的输送设备如排送机器、输送管道以及贮存设备的储气罐等。所谓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则是指除电力、燃气设备以外
-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有哪些惩罚?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31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的惩罚有:当行为人破坏易燃易爆设备,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刑法对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的处罚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12.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十人以上轻伤的; (二)造成一万以上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 (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 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造成本解释第一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