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这种情况后,被取保候审人可以要求办案机关根据规定出具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决定书。如果办案机关长期不予处理,可以自行或者委托辩护律师申诉或者控告。
1.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法律规定不得超过12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因此,从法理上讲,取保候审满12个月后,因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如果办案机关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即获得人身自由。
2.取保候审期满后,办案机关可以根据办案需要变更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需要,对于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确有必要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决定取保候审,但是不得未经依法变更就转为取保候审,不能中止对案件的侦查。
依照上述批复,监视居住期满后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以此类推,取保候审期满后,也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
从法理上讲,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罪行比较重大,社会危险性比较大,办案机关可以在取保候审期间取消取保候审,或者在期满后申请逮捕或者予以逮捕,但这种情况实践中发生的概率很低。
3.从有关规定来看,取保候审的取消,即使期满,仍需要决定机关作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条规定,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规定,原决定机关收到受案机关作出的变更强制措施决定后,应当立即解除原取保候审,并将《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送达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受案机关作出继续取保候审或者变更保证方式决定的,原取保候审自动解除,不再办理解除手续。
依照上述规定,取保候审期满后,办案机关应当作出《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
(图注:关于取保候审如何解除,具体规定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中)
4.如果取保候审期满后,被取保候审人没有收到《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被取保候审人有权要求办案机关作出相应决定,以解除个人是否继续接受强制措施的不确定状态。
根据上述引用的规定,执行机关应当在期满前要求十五日内通知决定机关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再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被取保候审人可以去执行机关(通常为辖区派出所)询问有无通知决定机关;如没有通知,可督促通知;如已通知,可以联系决定机关,要求尽快作出相应决定。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的程序的规定中,如果是取保候审期满后,案件并未移送检察院,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督促办案机关作出有关决定,以解决自身是否仍处于刑事诉讼及是否仍受强制措施的不确定状态。也可以委托辩护律师进行申诉或者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n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案件移送后行政强制措施如何解除
340人看过
-
移送起诉后能否变更强制措施
144人看过
-
行政机关将犯罪人移送后如何解除强制措施
311人看过
-
行政强制措施解除后处理办法
203人看过
-
移送审查起诉后的刑事强制措施时间是多久
321人看过
-
如何请求解除超期强制措施
273人看过
-
强制措施结束后多长时间移送起诉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9首先不是说强制措施结后多久移送起诉,而是侦查终结时需要移送起诉。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始终处于强制措施下,并没有结束。强制措施包括:逮捕、监视居住、取保候审。该强制措施一直到持续到审判结束。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第一百五十六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
-
移送起诉前必须有强制措施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5是的,但是符合条件的话,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因为犯罪嫌疑人传唤到案,对犯罪嫌疑人刑事立案后,应当采取强制措施,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不需要刑事拘留羁押在看守所,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也是采取的强制措施,所以不可能不采取强制措施直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强制措施主要是: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对同一犯罪嫌疑人只可以适用这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中的一种
-
交警强制措施如何解除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0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二)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 (三)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 (四)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 (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情形。
-
刑事拘留后移送审查起诉具有什么强制措施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2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
-
未立案,如何办理强制措施?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16如果没有立案,但可能危害社会,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现行犯罪或者重大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准备犯罪,犯罪或者犯罪后立即发现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到的人认定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逃跑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的可能;(六)不说真实姓名、地址、身份不明的;(七)有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