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滞纳金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二十三号)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税前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收滞纳金不得扣除。由于企业缴纳的社保费滞纳金不属于税收滞纳金,因此社保费滞纳金可以在税前扣除。
结合以上规定,社保滞纳金不属于税收滞纳金,所以,企业支付的社保滞纳金可以税前扣除。
一、加盟店的工商税务证怎么办
关于合同违约金需要纳税调增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因此,在经济交易行为中支付的违约金、赔偿金允许在税前扣除。
由于该商业合同赔款、违约金是由销售方支付购货方,不属于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范围,因此,不需要开具发票,但是入账并税前扣除应具备必要的证据以证明该经济行为的真实性。
根据《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第五条规定: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属于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凡无法准确辨别是否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可向税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
也就是说,企业应该向税务局申请扣除,税务局同意后才不需要做纳税调整。
二、建筑分包工程怎么抵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第六条除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以外,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
(一)贿赂等非法支出;
(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
(三)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四)税收法规有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
第七条纳税人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各项资产成本的确定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纳税人发生合并、分立和资本结构调整等改组活动,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在税收上已确认实现的,可按经评估确认后的价值确定有关资产的成本。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社保费滞纳金税前扣除吗
206人看过
-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收滞纳金可在税前扣除
323人看过
-
支付税收滞纳金计算所得税要扣除吗
122人看过
-
滞纳金税前扣除标准
475人看过
-
企业补缴社保滞纳金能否税前扣除
466人看过
-
是否可以将税收滞纳金视为税前扣除?
420人看过
-
凡是滞纳金和罚款,一律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1《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二)企业所得税税款;(三)税收滞纳金;(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
滞纳金会作为社保滞纳金扣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31滞纳金是有封顶的,最高不能超过8000元,超过了也按照8000元收取。?社保滞纳金是指,用人单位未按时且足额为参保职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由社保费用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在不足时则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滞纳金,滞纳金按日加收百分之五计算,从欠缴之日开始计算。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
-
滞纳金不能税前扣除吗哪些税务局规定可以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06根据以下文件规定,凡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是不允许扣除的,但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发生的业务进行判定。对罚款不能一律对待。要看性质。 国税发[2000]84号第六条规定:除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以外,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 (一)贿赂等非法支出; (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
-
税收滞纳金可以税前扣除吗?这个还是怎么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8不能税前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
个人所得税是在缴纳社保后扣个税还是缴纳之前河北在线咨询 2023-04-25个人所得税要根据个人所得按照适用的税率进行计算后,由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按照规定予以扣除,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有哪些? 1、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