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欺诈手段而辞职有效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6 10:33:02 321 人看过

采取欺诈手段而辞职,致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实施的民事行为为可撤销法律行为。劳动者辞职的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过了试用期的,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中一方使用欺诈手段使得另一方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该劳动合同无效。这份无效的劳动合同,自始至终都是无效的,所以合同从订立起,就不存在约束合同双方的法律效力。劳动合同是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8日 12: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辞职相关文章
  • 受欺诈而辞职是否有效
    受欺诈而辞职有效。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一、辞职可以马上走吗辞职是否可以马上走人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规定,辞职后立即走人是不可以的,辞职要提前一个月写辞职申请书,批准后才可以走人;辞职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二、签了合同是否可以辞职签订了合同可以辞职。1、如果没有约定服务期,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转正以后需要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递交辞职报告,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下:1、劳动合同应当依法订立,即
    2023-04-05
    118人看过
  • 采用欺诈手段签订合同有效吗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采取欺诈的手段签订合同的,该合同是无效的,另一方可以申请撤销合同,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欺诈方赔偿。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一、遭遇合同诈骗有那些补救措施首先我们要知道,合同欺诈大致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式补救:1、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
    2023-03-30
    455人看过
  • 受欺诈而辞职是不是有效的
    有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2023-06-13
    117人看过
  •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吗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采取欺诈手段的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以上两条规定可知,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但是,当事人如采取欺诈或威胁的行为签订了劳动合同,该份劳动合同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视为无效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023-06-14
    254人看过
  •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受理法院]:[裁判类型]:民事[审判程序]:一审[裁判时间]:[裁判字号]:[案例来源]:江苏劳动维权网[案情摘要]:林先生前往W企业应聘销售经理,林先生向W企业提交了以往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经理的书面说明。W企业正在策划扩大市场,急需一名销售经理来主管销售工作。因此,双方当即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W企业聘用林先生为销售经理,试用期三个月;林先生全权负责W企业销售业务,并对销售工作人员的聘用享有决定权。劳动合同签定后,W企业即要求林先生上班。四个月后,W企业发现销售业绩仍无起色,遂对林先生的工作经历产生怀疑。经查,林先生之前工作经历系虚构事实。W企业当即作出了解除合同的决定。林先生不同意,双方的争议于是产生。[案例正文]:林先生前往W企业应聘销售经理,林先生向W企业提交了以往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经理的书面说明。W企业正在策划扩大市场,急需一名销售经理
    2023-04-27
    267人看过
  •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会有行政处罚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会有行政处罚的,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八十二条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三条有本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规定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上影响最大,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经营一般至少应当遵守下列原则:1、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但是,效益以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体现在流动性方面,而流动性则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在三者之问寻求
    2023-06-01
    477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职
    词条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辞职
    相关咨询
    • 采取欺诈手段而辞职有效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31
      采取欺诈手段而辞职,致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实施的民事行为为可撤销法律行为。劳动者辞职的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过了试用期的,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采取欺诈手段而辞职是否有效呢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31
      采取欺诈手段而辞职无效。辞职是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法律行为,用人单位采取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 受欺诈而辞职有效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5
      受欺诈而辞职有效。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受欺诈而辞职是否有效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06
      受欺诈而辞职有效。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我的邻居采取欺诈手段怎么办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09
      你的邻居采取什么样的欺诈手段需要明确一下,这个争议的解决你可以向邻居和村委会所在地人民法院分别起诉:1、起诉邻居,以不当得利起诉或2、起诉村委会,村委会负有将占地款支付给你本人的义务,因其过错使你未得到这笔款项,对你是一种侵权。 另外,这一争议发生时间距今已近两年,诉讼时效即将届满,望你尽快采取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