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应立即终止履行。
(1)无后果的不做处理
如:在合同履行前,被确认无效,此时尚未造成后果,可不作处理。
(2)在当事人之间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请求权,而已接受该财产的当事人则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3)没收非法财产归国家所有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如双方都属故意,则双方都无权要求返还财产,应追缴双方已付给对方或约定付给对方而尚未给对方的财产,予以没收上缴国库;或根据有关法规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民法典中承诺在法律上是否有效
承诺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承诺书属于合同的一种,它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当承诺书在作好的情况下,承诺书所涉及的人物都具有了相应的法律关系。
但是,承诺书作为合同的一种,它需要满足下列的要求:
承诺书的确定需要在承诺当事人完全知情与完全自愿同意的情况下。而且当事人在做承诺的时候需要头脑清醒,在醉醺醺的情况下做出的承诺可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应的。当然,如果当事人是在被欺骗、强迫或者威胁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承诺,该承诺书,也是废纸一张,没有法律效应。
承诺书需要符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何违法的承诺应当禁止,不予执行。
承诺书的承诺需要是承诺人有可能完成的事情,并且不能把别人的利益无端拉扯进来,你所做出的承诺,可不能要求别人替你完成。
承诺书必须是书面的形式。俗话说空口无凭,如果只是两人之间口头的约定,法律难以据此进行判定,因为这是没有有力的根据。
承诺书要符合格式,承诺内容、承诺的人与对象、完成承诺的期限等相关内容要标注清楚,特别是承诺的内容不能含糊不清。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何时能确认合同无效,购销合同无效法院会如何处理
158人看过
-
如何确认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78人看过
-
被确认无效的房屋买卖合同应该如何处理
121人看过
-
确认行政合同无效的被告如何确定
495人看过
-
如何处理合同无效纠纷的确认问题
262人看过
-
合同无效方如何确认合同的无效性
479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合同无效如何确认无效合同确认时要注意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20要注意: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合同无效如何确认, 哪些情况下可以确认合同无效, 如何确认合同无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如何确认合同无效有以下五种情况可以确认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订立合同,双方当事人应以平等主体身份,协商约定,其合同中约定的每一条款,都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一方以欺诈的方式,在对方当事人不明其具体情况下和受一方当事人胁迫,在无奈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其合法权益肯定会因此而受到损害,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是无效的。2、恶意串通
-
如何处理房屋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情况广东在线咨询 2023-12-10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能起诉,可以提起合同无效的确认之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属于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同被确认无效之后就会“很自然的”产生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等法律后果,这个法律后果是合同被确认无效之后依法产生的,也是合同无效制度的内在要求——否则当事人的法律状态就不能恢复合同成立之前的状态。
-
合同被确认无效了,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标的是如何去法院确认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0标的指的是标的物,也就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品、金钱、义务、均可以成为合同的标的物。标的额也就是案件中物品的价值,金钱的数目。 二、标的额怎么计算 在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全部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发生纠纷起诉至法院的,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明确要求全部履行合同的,应以合同总金额加上其他请求额作为诉讼标的额,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要求解除合同的,应以其具体的诉讼请求数额来确定诉讼标的额。
-
确认合同无效的期间确认无效的时间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25确认合同无效没有时间限制,当事人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确认合同无效。合同有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