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没有造成事故,也要判刑。驾驶人醉酒驾驶机动车,同时未造成交通事故的,应当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判处拘役和罚金,驾驶人有造成交通事故的,就有可能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此醉驾是否造成事故,只是影响罪名,不会影响刑事责任,驾驶人只要有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一定会被判刑。
醉驾要判刑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此时需要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
因此,只要是机动车驾驶人体内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并且开车上路的,那么就能够依法判刑。
醉驾肇事导致了他人的生命安全由于发生交通事故而受到损害,那么单该驾驶员的驾照一般在交通管理部门的职员处理完此交通事故之后,就会被吊销。并且一般来说,吊销的期限是五年,也即在五年内不能再次考取驾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醉酒人犯罪是否应该被视为自愿行为?
276人看过
-
醉酒驾车时,酒精含量是否应该被视为300%?
476人看过
-
违停是否应该被视为危险驾驶行为?
274人看过
-
妻子故意醉驾,丈夫为躲避酒驾被拘是否构成犯罪?
418人看过
-
第三者是否应该被视为重婚罪的共犯?
424人看过
-
驾车意外导致人去世是否会被视为犯罪行为
144人看过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
为躲避妻子故意醉驾被拘能否构成刑事犯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28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
-
醉驾犯罪是否会被检察院认定为酒驾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9醉驾200检察院一般会认定为醉驾行为。醉酒驾驶指的是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
-
被人胁迫所犯的罪是否会被视为犯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3在特定情况下,犯罪者可能会面临被判处刑事责任的风险,但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刑罚会相应减轻或免除。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对于在受到压迫和威胁的情况下参与犯罪活动的人员,我们称之为“胁从犯”。具体而言,依据《刑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这些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员,应根据他们的犯罪情节予以适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胁从犯的核心特征在于,他们参与共同犯罪并非出于自身意愿,换句话说,他们并未
-
是否将拉架行为视为故意伤害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241、如果拉架导致轻伤,而且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伤害的故意,那么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4条,只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并造成轻伤及以上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2、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如果故意伤害行为导致对方重伤,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伤害行为导致对方死亡或造成严重残疾,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如果本
-
是否将自杀视为故意杀人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8致人自杀的情况分为三种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一种情况是,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犯罪问题,因此不需要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 第二种情况是,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例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