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依法免除责任的条件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4 18:55:36 455 人看过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

(1)不可抗力。这是国际惯例普通承认的免责条件。遇有不可抗力发生,可部分或全部免除其赔偿责任。(2)由于一方违约使经济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时,无过错(受侵害)的一方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可不负赔偿责任,且有赔偿请求权。(3)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其他免(1)不可抗力。这是国际惯例普通承认的免责条件。遇有不可抗力发生,可部分或全部免除其赔偿责任。

(2)由于一方违约使经济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时,无过错(受侵害)的一方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可不负赔偿责任,且有赔偿请求权。

(3)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其他免责条件。如:保险合同中投保方如果故意隐瞒被保险财产的真实情况,保险方有权解除合同而不负赔偿责任。又如:财产租赁合同中,如果承租方擅自将租赁的财产转租或进行非法活动,出租方有权解除合同而不负赔偿责任。

(4)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免责条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0: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免除吗,免除的条件是什么?
    抚养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就算是父母离婚后也不能随意免除。如果有的父母为免除子女抚养费而不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就构成了遗弃,要受到法律的处罚。然而考虑到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因为自己的自身经济状况无法支付法律所规定的子女抚养费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免除孩子的抚养费。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免除子女抚养费的条件如下:(一)由于长期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经济来源的一方,经查实确无力按照协议或判决支付子女抚养费,且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大部分子女生活费用的,经给付一方请求,可以免除;(二)因犯罪被收监劳动改造,无力支付子女抚养费的一方,可以免除;(三)抚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其配偶愿意负担子女生活费或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原有支付义务的一方可以免除。抚养孩子是父母的职责,鄄城县彭楼镇根据当地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制定了三胎抚养费的缴纳标准。一方面,生育三胎是超生,父母需要缴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若是在
    2023-03-05
    157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免除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可知,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有以下几点:1、案件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险性及危害后果不大,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2、符合特赦令的范围从而免除刑罚的;3、犯罪行为已经过了追诉时效的;4、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从而不具有立案条件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的,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6、其他法律规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符合以上数条规定之一的,即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不予处罚的法定情形是什么不予行政处罚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以下四种情形应不予行政处罚:1、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4、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或者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
    2023-06-30
    309人看过
  • 2024集体合同违约责任免除的条件是什么
    集体合同违约责任免除的条件是什么承担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当事人有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是当事人承担责任的客观依据。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有完全不履行行为和不完全履行行为。完全不履行行为就是根本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任何义务;不完全履行行为是指没有全面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或没有按规定的标准条件、履行方式履行义务。在实际生活中,前一种行为较为少见。第二,当事人要有违反集体合同的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企业或工会及职工在实施违反集体合同责任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集体合同订立后,当事人无论是故意或过失造成集体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面履行,都应当承担责任。如属双方过错造成集体合同不能履行,应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责任。在确定违反集体合同责任的时候,应注意把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与损害事实区分开来。在民事合同中,损害事实是违约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和承担
    2023-12-01
    117人看过
  • 依法可以离婚的条件是什么?
    离婚案件的判断标准包括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生理缺陷、性行为障碍、婚前缺乏了解、隐瞒精神病、欺骗、包办婚姻、婚后未同居、分居已满2年、通奸、同居、重婚、好逸恶劳、吸毒、赌博、长期徒刑、下落不明、虐待、遗弃、家庭暴力和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等。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正常的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2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
    2023-11-11
    53人看过
  • 法律责任可以进行免除吗
    不可以,犯罪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可以免除处罚。《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3-06-01
    79人看过
  • 2024什么条件可以免除拘役
    一、什么条件可以免除拘役没有免除拘役一说,只有免除刑事处罚。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指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的。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当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我国《刑法》87条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等等。追诉时效具有法定约束力,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二、拘役的特征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它具有以下特征: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半年)。所以,拘役是中
    2023-12-06
    394人看过
  • 什么是民事责任的免除
    法律综合知识
    一、什么是民事责任的免除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紧急避险人如果是受益人,危险又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应承担适当的责任。否则,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责任,或由其他受益人分担责任。二、民事责任承担的类型(一)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根据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民事责任可分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债务人不履行已存在的债务而发生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民事责任。(二)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民事责任可分为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履行责任,是指责任人须履行自己原负担的债务的责任。返还责任,是指以返还利益为内容的责任。赔偿责任,是指以赔偿对方损害为内容的责任。(三)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根据承担民事责任一方当
    2023-06-25
    126人看过
  •  什么是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责条件?
    第三方责任保险不承担的责任包括:因受害人故意导致的交通事故损失、被保险人所有财产以及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停业、停车、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信或网络中断、数据丢失、电压变化等间接损失,以及市场价格变化造成的损失等。第三方责任保险不承担的责任包括以下几点:1.因受害人故意导致的交通事故损失;2.被保险人所有财产以及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3.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停业、停车、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信或网络中断、数据丢失、电压变化等间接损失,以及市场价格变化造成的损失等。 【核心内容】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责条件是什么?第三者责任险是一种保险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被保险人免受第三方责任损失的损害。然而,该保险并非完全无限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第三者责任险存在一定的免责条件。首先,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责条件包括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
    2023-08-26
    381人看过
  • 什么是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1。什么是人寿保险合同?寿险合同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的生命、死亡、残疾、疾病和意外事故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2。寿险合同有哪些特点?1。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由被保险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和条件内,根据被保险人对人寿保险的需要和被保险人的支付能力,与保险人协商确定。2。寿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给付属于固定给付的性质;(3)寿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特征:由于寿险的标的物是人的生命或身体,人的生命和身体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因此寿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特征是:人身保险的标的物是人的生命或身体,人的生命和身体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只要求保险利益,对保险利益的数额没有限制。对与投保人有保险利益的,根据《保险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几种:人、配偶、子女、父母;前款规定以外的由被保险人扶养或者扶养的其他家庭成员、近亲属。此外,被保险人同意为被保险人订立合同的,视为被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
    2023-05-02
    386人看过
  •  孕妇涉毒是否可以免除法律责任?
    该段内容讲述了刑法第七十二条中有关缓刑的规定。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定条件、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其中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不,只要被定罪,就一定会受到刑罚,无论是否怀孕。但是可以根据情况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于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无再犯罪危险;(四)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怀孕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如何宣告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可以宣告缓刑。宣告缓刑时,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宣告宣告缓刑
    2023-08-27
    124人看过
  • 不可抗力免除什么责任
    法律综合知识
    一、不可抗力免除什么责任不可抗力,作为法律上的一种特殊情形,通常用于免除或限制合同责任。它涉及的是那些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现象,这些现象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1.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债务人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时,合同应被解除,并免除违约方的违约责任。若不可抗力仅造成合同债务人的部分履行不能,则应变更合同关系,免除违约方的部分责任。2.而若不可抗力仅造成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暂时困难,则可要求债务人迟延履行,但免除其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二、不可抗力的范围不可抗力的范围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自然现象,这些都是人类无法预见和控制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范畴。2.政府行为。这主要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政府当局颁布新政策、法律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政府行为作为不可抗力的一种,是因为其权威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合同当事人无法抗拒
    2024-07-17
    197人看过
  • 侵权行为中的责任免除条款是什么?
    1、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2、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3、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办理。5、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6、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6、自助行为。7、受害人同意的行为,指受害人自愿承担行为人行为的后果。8、意外事件,主要是非因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而发生偶然性事件。产品侵权责任免责事由是什么免责事由,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当事人可对其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行为或者对于他人人身、财产等损失不承担法律责任的事实和理由。产品责任的免责事由具体如下: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领域。2.在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根据《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
    2023-07-20
    354人看过
  • 夫妻共同债务免除债务人责任的条件是什么?
    夫妻共同债务免除债务人责任的情形: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就夫妻债务而言,可以达成协议,这是夫妻双方对债务问题意志的体现;就外债而言,夫妻之间也可以就此达成债务承担协议,但只对夫妻有效,即对外债权人无效,除非债权人同意按照夫妻之间的债务承担,否则对债权人有效。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无抚养义务的亲友负债。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实不用于共同生活负债。债务属于其它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会因为离婚而免除吗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对共同债务都负有连带清偿责任,对该债务的分割,如不经债权人同意,夫妻共同债务不因离婚而免除,债务人之间无权自行改变其性质,债权人仍然有权就原夫妻所负共同债务向原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偿还。《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
    2023-08-08
    65人看过
  • 共债共签免除一方责任有什么条件?
    一、共债共签免除一方责任有什么条件?1、免除要有意思表示免除在性质上一般认为属单方法律行为。它仅依债权人表示免除债务的意思而发生效力,不以债务人的同意为必要。免除既为债权人放弃权利的意思表示,则关于意思表示的规定,在免除中应予适用。2、免除意思要向债务人表示向第三人为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发生免除的法律效力,债的关系并不消灭。例如,债权人与第三人约定抛弃对债务人的债权,而由第三人给予适当补偿。在此情况下,仍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另作出免除的意思表示,债的关系才能消灭。当然,免除的意思表示可以向债务人的代理人为之。3、债权人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免除为单方法律行为,自向债务人或其代理人表示后,即产生了债务消灭的法律效力。因此,一旦债权人作出了免除的意思表示,即不得撤回。4、债权人须有处分能力免除为债权人处分债权的行为,因而需要免除人具有处分该项权利的能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取得其法定代
    2024-01-22
    7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违约责任的免除是指什么,违约责任的免除是法定的必要条件又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5
      违约责任的免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出现法定的或约定的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免责事由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债务人免予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免除是违约责任制度的一项主要内容,是违约责任的一项具体适用制度。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既包括法定的免责事由,主要是不可抗力,也包括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即免责条款。 法定免责事由——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主要有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和政府行为三大类。 自然
    • 哪些条件下可以免除违约者的责任, 什么情况下能免除违约者的责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4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免除违约者的责任:第一,因不可抗力造成集体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当事人不承担违约责任。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控制、无法防止、无法避免的,如地震、水灾等所产生的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不可抗力的现象发生后,对集体合同的履行可能引起三种后果:一是全部不能履行;二是部分不能履行;三是延期履行。在什么情况下集体合同全部不能履行、部分不能履行或延期履行,当事人及有关部门可根据不同情
    • 法律上免责条款可以直接免除责任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31
      免责条款可以免除责任。但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这两类免责条款无效。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以意思表示为要约,以限制或免除当事人未来责任为目的。
    • 损害赔偿责任的免责要件有哪些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是什么,是怎样的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3
      一,构成要件为: (1)损害事实;(2)损害事实与行为人的行为有因果关系;(3)行为人有过错;(4)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二,免责的条件:在民法理论中,免除民事责任是指在有损害事实存在的情况下,行为人或者相关人依法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它并不意味着行为人或者相关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予以“豁免”。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权利损害的不可抗力
    • 债权人免除担保人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09
      一)在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未取得保证人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共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二)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三)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四)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或主债务履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