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儿童是否构成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例分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11:53:51 140 人看过

遗弃儿童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具体情况。拒绝抚养幼儿或者生病儿童,情节恶劣的,有抚养义务的人构成遗弃罪。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教育的目的恐吓这些孩子,采取饥饿的方式,就不能认为是拒绝赡养,也不能认为情节不好,一般不应该认定为犯罪;以不养育儿童为目的,将儿童遗弃在繁忙的街区或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视为遗弃罪。在生活中,孩子因为负担重或生病而被遗弃在这些地方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果孩子被遗弃在荒芜的地方,或者在普通人无法救援和发现的郊区,导致孩子因无人发现而死亡或重伤,不应构成遗弃罪,而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遗弃儿童不一定构成犯罪。关键是看行为人在什么条件下遗弃。只有综合考虑情节和环境,才能准确评价。

怎么才算是遗弃儿童

符合《刑法》当中所规定的构成要件才是属于遗弃儿童。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舆论所不齿,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同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造成一个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儿童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遗弃,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

遗弃罪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不负有扶养义务,互相间不存在扶养关系,也就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20: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抚养义务相关文章
  •  分析刑事犯罪辩护的相关规定与实践
    辩护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归纳和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为被控告或被控告的人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证明其行为是合法的。这个过程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深入的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还需要尊重委托人或被告的意见,不忽视对被告有利的酌定情节,敢于辩、善辩和明辩,切忌歪辩、乱辩和错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辩护”的含义。在法律诉讼中,当被控告或被控告的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他们可以进行辩护,试图向法院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此,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是非常重要的。归纳是指对众多案例或事实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发现和提出有说服力的论点或论据。在法律诉讼中,通过归纳,可以找到与被控告或被控告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案例或事实,从而为辩护提供有力的依据。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是指在归纳出与被控告或被控告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案例或事实后,进一步分析这些依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从而证明被
    2023-09-09
    245人看过
  • 法律关系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权利义务的社会关系。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观形式。就其主观形式特征而言,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就其社会内容而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有三个要素:1、法律关系主体2、法律关系内容;3、法律关系的对象。法律关系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意志作用于社会关系,确保统治阶级利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刑事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刑事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是:1、涉及的法律关系不同,刑事法律关系涉及犯罪行为,民事法律关系涉及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2、起诉原则不同,刑事犯罪侵犯了我国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除个别自诉案件外,国家公权力机关将主动介入,法定国家机关将对被告人提起公诉,法院将代表法律予以制裁。民事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法院不主动干预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3、适用的法律不同,刑事实体规范主要是刑法,诉讼依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应适
    2023-07-04
    261人看过
  •  遗弃罪案件审判实践与法律规定
    遗弃罪的要件包括行为主体具有扶养被遗弃者的法律义务、主观方面具有故意、客体为受害者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以及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若拒绝扶养且情节严重。以下内容构成遗弃罪的要件包括:1.行为主体具有扶养被遗弃者的法律义务;2.主观方面具有故意;3.客体为受害者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4.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若拒绝扶养且情节严重。 遗弃罪的法律责任如何?遗弃罪,又称为遗弃罪行为,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规定,遗弃罪的法律责任如下:1. 刑事责任:犯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 民事责任:被遗弃者同意并愿意跟行为人生活,行为人应负担被遗弃者的生活费。如果被遗弃者要求与其一起生活,但行为人拒绝提供相应的生活费,
    2023-08-30
    310人看过
  • 犯罪构成的案例分析
    高某是某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一天,高某带领幼儿外出游玩,途中幼儿余某不慎掉进路旁未加盖约70公分深的粪池。高某嫌脏不肯跳入粪池救人,而只是大声呼救,但周围无人。过了几分钟的时间,一位农民路过此地,得知幼儿余某掉下粪池,毫不含糊地将余某救了上来。但由于耽误时间较长,余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分歧】对于高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是高某不存在应积极救人的法定义务、也不存在职务上的义务,幼儿的危险状态也不是由其引起,因此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只能受到道德的谴责。第二种意见认为,高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高某明知自己不下去救人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幼儿生命的可能性,却放任了幼儿死亡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其在主观上是间接故意。在客观上,高某的行为造成幼儿的死亡,所以高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所谓不作为犯罪
    2023-04-26
    295人看过
  • 遗弃儿童情节恶劣构成犯罪吗
    遗弃儿童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而一概认为构成遗弃罪。1、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儿童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扶养,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2、如果是以不扶养儿童的目的,将儿童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生活中,因为儿童负担重,或者患病等原因而将孩子遗弃在这些地方的例子并不少见。3、如果是将儿童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者一般人无法施救和察觉的郊外,导致儿童因无人发现而死亡或者重伤的,不应构成遗弃罪,而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一、不给抚养费构成遗弃罪吗父母离婚不给抚养费,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构成遗弃罪。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
    2023-03-10
    376人看过
  •  撤销抚养权: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例分析
    父母在离婚后可以改变他们对子女的抚养权。在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父母在离婚后可以改变他们对子女的抚养权。在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抚 养 权 可 以 撤 销 吗 ?抚养权是指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抚养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条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是,根据该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因抚养权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申请人的申请撤销抚养权。因此,抚养权可以撤销,但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同时,对于撤销抚养权的决定,还需要经过法定
    2023-09-10
    315人看过
  • 法律规定怎么才算是遗弃儿童?
    一、怎么才算是遗弃儿童?符合《刑法》当中所规定的构成要件才是属于遗弃儿童。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舆论所不齿,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同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造成一个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儿童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遗弃,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3)
    2023-08-30
    124人看过
  •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相关法律规定
    一、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构成要件如下:本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妇女、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应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职责,如果其拒不履行其职责,不但使国家工作人员解救妇女、儿童的职务活动不能进行或难以进行,还会使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亲属和群众对国家机关不信任和不满,损害国家机关的信誉。被拐卖的妇女与儿童,是指为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所控制、出卖的妇女与儿童,包括出于出卖目的,而为犯罪分子所绑架的妇女、儿童及所偷盗的婴幼儿。被拐卖的妇女与儿童如已被他人收买的,也应属于被拐卖的妇女与儿童,从而可以成为本罪对象。被绑架的妇女与儿童,是指实施绑架的犯罪分子所控制的妇女与儿童,如出于勒索财物的目的而绑架的妇女、儿童以及除出卖目的之外的其他目的而进行绑架并把被绑架人作为
    2023-04-19
    235人看过
  • 遗产继承中股权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有限公司具有人和性,所以《公司法》就对有限公司股权继承做了特别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还需要看这个公司章程是否有特殊性约定;但是如果这个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份有限公司只具有资合性,所以并不存在股份继承的障碍问题。股东去世后股权可以作为遗产吗在股东去世以后股权是可以作为遗产依法继承的。在继承股权的时候是必须要遵守公司章程的,不能完全只考虑关于遗产继承方面的法律制度。《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07-06
    453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收集婚外情证据?——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例分析
    婚外情证据的取证方式:一是'保证书”、'悔过书”等,婚外情调查突然被曝光,一方无奈之下写下保证书、悔过书等表示悔改,这是婚外情的关键证据;二是嫖娼事件等,通常情况下会有警方介入,警方的笔录将会成为重要证据;三是单位查实职工的婚外情后,有时会对其生活作风问题作出处理,作出处理的书面材料也是一类重要证据;四是双方来往的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此类证据除书面证据外,短信、电子邮件等均应先予以公证,再提交法院为宜;五是照片、录音录像等,但这里要提醒各位当事人,此类证据一定要采取合法的方式取得,否则将无法作为证据使用。离婚取证有哪些方法?一般来说对于离婚取证方法主要有四种:1、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或证据保全。如银行查询、证券查询等;2、当事人提供如结婚证、户口本、保证书或悔过书;3、借助公安机关等行政部门取得有效证据。如家庭暴力警方所做的笔录;4、通过律师调查如工商资料、房产证、土地权属等登记资料等。《
    2023-08-12
    429人看过
  • 遗弃构成犯罪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遗弃儿童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而一概认为构成遗弃罪。1、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儿童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扶养,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2、如果是以不扶养儿童的目的,将儿童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生活中,因为儿童负担重,或者患病等原因而将孩子遗弃在这些地方的例子并不少见。3、如果是将儿童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者一般人无法施救和察觉的郊外,导致儿童因无人发现而死亡或者重伤的,不应构成遗弃罪,而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遗弃儿童不一定构成犯罪,关键是要看行为人是在何种条件下作出遗弃的行为,应综合考虑情节及环境,方能准确进行刑法评价。遗弃罪是自诉案件吗遗弃罪大部分是自诉案件。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自诉案
    2023-06-28
    363人看过
  • 案例分析相邻关系法律问题
    【案情】1999年7月,张某装修自己的住房时,为了扩大室内面积,来经批准擅自改变了部分房屋结构。他把原本放在厨房的灶具搬到了阳台上,抽油烟机的排气管从阳台玻璃上伸出来,该排气管正好伸到楼上王某家的窗户底下。当张某做饭时,油烟便飘进王家。王家只好紧闭窗户。王某多次要求张某采取措施改变排气管的朝向。均遭到拒绝。王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张某改变抽油烟机排气管的位置。【问题】王某的诉讼请求有何法律依据?为什么?【评注】本案涉及相邻关系的问题。所谓相邻关系,是指不动产相互毗邻的所有人或使用在各自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时,都要尊重他方的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权利,相互间应给予一定的方便或接受一定的限制,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时的发生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关系的特征是:(1)相邻关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使用人)之间。只有相邻不动产分属于不同主体所有或者由不同主体使用时
    2022-04-23
    323人看过
  • 继续犯与拐卖妇女儿童罪是否相关?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
    2023-07-02
    225人看过
  • 共同犯罪的相关法律定义与要件分析
    一、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二、成立条件: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是必须二人以上,“二人”是最低要求,人数上不封顶。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既要求共犯人均具有犯罪故意,还要求共犯人都有相互协作的意思。3、共同犯罪必须要有共同行为,可以是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以及帮助行为。简述要约成立需具备的条件要约成立需具备的条件有六个。分别如下:1、要约人应是具有缔约能力的特定人;2、要约的内容须具体、确定;3、要约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并表示要约人受其约束;4、要约必须发给要约人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5、要约应以明示方式发出;6、要约必须送达于受要约人。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
    2023-07-18
    287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义务不能放弃。能放弃的通常不是义务,而是权利。抚养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是父母所承担的教育、抚养子女的责任,不可以放弃。不履行抚养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遗弃子女的,会构成遗弃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更多>

    #抚养义务
    相关咨询
    • 遗弃婴儿是否构成犯罪,遗弃婴儿罪怎么判刑,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8
      遗弃婴儿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属于“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幼儿、老人及其他无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刑法中相关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法律规定如何构成遗弃儿童罪,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6
      法律规定符合《刑法》当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就会构成遗弃儿童罪,比如说客观要件是对年幼的人应当抚养而拒绝抚养,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负有法律的抚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主观要件是故意,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的平等地位。
    • 拐卖、收买妇女、儿童的,是否构成犯罪,相关法律规定是怎么规定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25
      拐卖、收买妇女、儿童的,都会构成犯罪。《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
    • 遗弃儿童罪的构成要件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07
      遗弃子女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本罪的客观方面是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相关法律法规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2
      第十三条【犯罪的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与犯罪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