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孕期受保护:维权莫“任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20:15:16 158 人看过

近期,海淀法院劳动争议庭法官在审理涉及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妇女权益案件中发现,一些准妈咪们出于种种原因,过于扩张女职工劳动在三期的权益,甚至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法官提示广大准妈妈们:三期权益受保护,但也不可太任性。

休息遵医嘱请假莫任性

即使是三期女职工,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亦可解除劳动合同

海淀法院劳动争议庭姜婉莹法官认为,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间,法律赋予其诸多的特殊保护规定,但上述规定并非毫无边界限制。身体不适休息要遵医嘱有假条。对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或者被依法追究刑责的女职工,即便其处于三期期间,用人单位亦可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制度需遵守工作莫任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姜婉莹法官认为,怀孕、生育、哺乳期间的女职工基于特殊的身体状况,部分情况下无法保障满勤并超额完成工作任,但作为劳动者一方亦应当严格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请休假制度和工作职责安排,尽量避免给用人单位带来内部管理和外部业务经营上的不便。否则,达到法定解除劳动关系条件时,用人单位是可以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

产假依法休期限莫任性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对于女职工的休假时间进行了细化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姜婉莹法官表示,女职工与用人单位均应遵守上述规定。需要提醒的是,对法律赋予诸多保护的女职工来讲,享受产假期间亦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畴,如产假期满后仍拒绝到岗上班,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履行作为劳动者一方提供劳动的基本义务时,相应的法律后果亦应由女职工自行承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4: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女职工相关文章
  • 怀孕期间如何保护女职工的权益?
    如果孕期女职工的权益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有下列保护的方法: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或者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及时地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女职工怀孕期间享受哪些待遇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2、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的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所谓“夜班劳动”一般系指从当日22点至次日6点从事劳动或工作。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
    2023-07-28
    394人看过
  •  女性因怀孕遭受歧视如何维权?
    如果公司的怀孕女职工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就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劳动法。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公司的怀孕女职工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那么公司就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劳动法。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孕 期 被 辞 退 如 何 维 权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孕期被辞退的劳动者可以享受产假、生育津贴等待遇。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
    2023-09-10
    102人看过
  • 孕期哺乳期女职工权利法律如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五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哺乳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
    2023-06-14
    297人看过
  • 职场年轻女性的权益维护
    如今,在职场拼搏的不少年轻女性,经常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惑:如一些单位规定,怀孕需要审批,如果想成为妈妈甚至得排队;还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年轻女性作出承诺,如果怀孕将调岗或被辞退,休产假不能享受工资等等。这些极不合理甚至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损害了女性的基本权利。要工作就不能结婚两年前,结婚不久的李某被北仑一家公司录用。她听说公司特别不喜欢刚结婚的女性,便在入职登记表的婚姻状况一栏填写了未婚。去年,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协议中有一项条款:聘用员工如被发现提供虚假陈述,公司与其的劳动关系即行解除,公司无需支付补偿金。不久,公司发现李某已婚,立即要求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李某向劳动部门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获得了支持。[说法]本案中的李某在入职时,对自己的婚姻状况作了虚假陈述,显然违反了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但婚姻状况并非担任职务所必须,因此,该虚假陈述并不构成欺诈
    2023-06-06
    138人看过
  • 女职工如何维护权益避免职场性骚扰
    【阅读导航】一、不满老板性骚扰被指盗窃二、拒绝陪客户喝酒被借口辞退三、遭骚扰又遇流言自动离职【正文】一、不满老板性骚扰被指盗窃24岁的阿婷在一家夫妻合开的建材公司当会计,40多岁的老板负责销售送货,老板娘则在公司接待客户洽谈生意。去年1月,老板在下楼时扭伤了脚,他就每天在公司上班,由老板娘带着司机和工人送货。一天中午,老板端着盒饭来到阿婷办公桌前,边吃边跟她聊天,临走还把一个苹果给了她。从此,只要老板娘不在,老板每天中午都跟她一起吃午饭。几天后,老板娘带着工人去天津送货,其他人外出办事,老板来到财务室,开始说了两个黄色段子,见阿婷满脸通红地不出声,就对她动手动脚。阿婷拼力推开瘸着脚的老板,借口到税务局办事离开了单位。阿婷也想赶快辞职,可考虑到自己来北京时间不长,还没攒下什么钱,辞职后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房租都交不起,就安慰自己:忍忍吧。再到公司上班时,阿婷总是躲着老板,避免与他单独在一起。过了
    2023-04-25
    103人看过
  • 女职工未婚先孕仍受劳动法保护
    未婚先孕的女职工能不能像正常婚育的一样享受劳动法的保护呢?未婚先孕的孕妇是否可以在请病假期间而不被公司辞退呢?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山西泰一律师事务所李靖律师。李靖律师表示,未婚先孕有可能违反了计划生育法,但与劳动法无关,因为在劳动法上并没有明确怀孕女性是已婚还是未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并无未婚先孕的例外情况,所以未婚先孕受劳动法律保护,同其他孕妇一样享受顺延劳动合同等待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上述情形消失,未婚先孕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劳动法》规定的上述待遇是基于保护女职工在特殊期间的健康考虑的。李靖律师强调,一定要弄清公司有没有内部特殊规定,是否把未婚先孕列入不续签劳动合同的范畴。如果公司没有这样的明确规定,应当完全比照《劳动法》执行。如果公司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则应与公司协商执行《劳动法》相关规定。
    2023-06-09
    392人看过
  • 如何保护怀孕女职工
    保护怀孕女职工: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的保护。3、适当给予工间休息或适当减轻工作。4、已婚待孕职工禁忌劳动范围。一、哺乳期女职工有几种待遇女职工哺乳期待遇有:1、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待遇;2、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期满必须延续到哺乳期满;3、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法律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二、什么是女职工保护女职工保护内容: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其他。三、女职工生育可以享受多少天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每个省份增加奖励假天数可咨询当地人社局,其中产前
    2023-03-28
    71人看过
  • 怀孕女职工权益保护常见问题
    “孕期”即为女职工怀孕期间“产期”即女职工依法休产假的时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第1款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中第10条就“产前休假15天”作了更详细的阐述:女职工产假90天,分为产前假、产后假两部分。即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哺乳期”是指给婴儿哺乳的期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9条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上夜班、工
    2023-06-02
    294人看过
  • 女职工孕期、产期与哺乳期保护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对于怀孕女职工有特殊保护规定,对怀孕期女职工实施特殊保护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因此,沈律师认为,就算是您的工作岗位调整,也不应该降低您的工资待遇,当然你本人同意的除外。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享受如下劳动保护待遇:1、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加班,对不能胜任原工作的,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减轻工作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2、怀孕7个月以上的职工,一般不得安排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该安排一定的休息时
    2023-06-06
    430人看过
  • 合同到期女性怀孕,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期限已经到了,在女职工怀孕期间也是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一、怀孕期间被辞退有什么补偿?若怀孕期间,被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的有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有过错行为的情形外。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二、女方怀孕期间可不可以离婚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可以提出离婚,女方可以提出离婚。根据具体的规定则是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而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因此夫妻双方如果有协商的话,那么怀孕期间一般是不可以离婚的。三、女怀孕期间可以离婚吗怀孕期间女方可以提起离婚,男方不可以。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怀孕期间,夫妻双方是不可以离婚的,除非女方自己提出,根据具体的规定则是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
    2023-03-07
    270人看过
  • 怀孕女性在职场中的法律保护
    我国法律关于怀孕女职工的特殊保护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是劳动合同关系的特殊保护、工作内容的特殊保护、薪酬待遇的特殊保护。降薪、降职、调岗、增加工作量或延长工作时间、产检假按事假处理等都属于违反孕期女员工劳动保护的行为,当事员工可以据此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支付n倍经济补偿金。女职工怀孕及生育期间的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是什么1、享有不被安排从事某些工作的权利。主要指一些有毒、有害及怀孕期女职工力所不能及的工作。2、享有不被降低工资的权利。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4条的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不能降低的只是基本工资,至于其他与工作情况等挂钩的工资部分则可以降低,如奖金等。而且,用人单位应作好关于工资构成的规章制度以便作为执行依据。3、享有不被延长劳动时间的权利。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7条的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
    2023-07-02
    193人看过
  • 女工怀孕被停止工作孕妇权益应受特别保护
    2001年2月27日,一起因女职工怀孕而引发的劳动合同纠纷案由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法院给予了强制执行。法院从江苏某电讯服务中心(简称寻呼台)账户上强制划拨人民币约一万元,为该寻呼台女职工李某支付了生育费、生育医疗费、孕产期间工资,养老、失业保险金及有关款项。1996年11月,李某与寻呼台签订了一份3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签订1年后,寻呼台又在合同中就为李某办理相关保险,按时向劳动部门缴纳保险金等事项作了明确约定。1999年1月,李某怀孕。当年5月李某在办理计划生育证后不久,寻呼台即安排李某回家休息。但李某坚持上班。8月21日下午,李某到岗后又去与寻呼台负责人协商继续上班事宜,结果未能谈妥。李心情压抑,请了一天假,又轮休了一天。8月23日,李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咨询对女工怀孕期间待遇等问题而未去上班。8月24日,当李去上班时,发现衣橱上贴了一张纸《关于李××无故旷工的处理决定》,决定停止了李某的话务
    2023-06-06
    410人看过
  • 女工怀孕几个月受到保护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女职工不是怀孕多少个月后才受劳动保护,而是怀孕7个月以上的,不允许加班,上夜班并有一定休息时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减薪、辞退或者解除劳动或者劳动合同,第六条女职工怀孕期间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为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减产或者安排其他适合的劳动,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工作,应当在工作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工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工作时间
    2023-05-07
    383人看过
  • 怀孕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应予保护
    小丽在某风度机厂从事电焊工作,2003年9月怀孕已经3个多月了,由于电焊作业中频繁的弯腰、下蹲使小丽难以承受,于是要求领导调换其孕期工作。单位开始以人手紧张为由,不同意给其调换工作,在小丽的一再争取下,单位将其调整到发料员的岗位。一次,小丽请假进行产前检查,由于无人发料,影响了某批风机的生产进度,单位便以缺勤为由,扣发其工资和奖金。尽管对此不满,为保住工作,小丽也未敢申诉。2004年2月春节过后,风机厂接到一批定单,由于时间紧,任务急,要求包括小丽在内的生产人员加班赶进度。在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工作到夜里10点以后的情况下,小丽实在吃不消,就向厂领导要求加1个人发料,自己不加班了。厂领导答复,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人。小丽对此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依法保护自己怀孕期间的各项合法权益。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了此案,依法裁决风机厂停止对小丽合法权益的侵害。[评析]本案是一
    2023-04-22
    190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女职工
    词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 更多>

    #女职工
    相关咨询
    • 孕期应怎样保护女职工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4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止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同时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 孕期女职工保护的标准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16
      孕期女职工保护的规定主要是: 1、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2、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3、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4、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5、禁止从事非密封
    • 女职工怀孕保护方法女职工怀孕保护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6
      女职工怀孕期保护包括以下几种: 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2、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
    • 劳动局关于女职工孕期进行性保护的规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25
      女职工怀孕期间的特殊劳动保护:孕妇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工资、解雇、终止劳动或者就业合同;其他。
    • 劳动法对女职工孕期的特别保护是什么, 女职工孕期的值班有哪些保护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8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