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员与船员能否索要救助报酬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08:22:18 401 人看过

海难救助是海商法中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权获得的报酬即救助报酬。请求救助报酬的前提是:实施了海难救助,而且救助有成果。无效果,无报酬是海难救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可是,对于无救助义务的第三人而言,如果他们实施了救助行为,是否有权索要救助报酬呢?英国的两个著名案例解答了这个疑问。

一、TheSandefjord——引航员有权索要救助报酬

圣德福卓德案(TheSandefjord)是1932年英国高等法院审理的一起救助报酬纠纷案。一艘名为圣德福卓德(Sandefjord)的船舶在沙滩搁浅,当时一名引航员正在该轮上作业。引航员建议该轮船长不要接受旁边一艘拖轮关于提供帮助的建议,而是用救生艇抛一小锚。该轮通过拉小锚而重新起浮。引航员据此要求该轮所有人给付救助报酬。。Willmer法官认为,如果没有引航员的干预,船方将支付一大笔救助报酬。引航员的服务确实防止了这笔费用的发生。引航员在提出建议时冒了相当的风险。事实证明这一冒险是值得的。船舶安全地重新起浮了。如果船舶没有起浮,引航员的执照有可能被吊销,这是在确定救助报酬时所应予以考虑的因素。但是不能据此而给子引航员过高的救助报酬。最终,英国高等法院判决圣轮所有人给付引航员500英镑的救助报酬。

本案确立的原则是:引航员有权就其向船舶提供的特殊服务请求救助报酬。但法院在判决给付引航员救助报酬的同时,不鼓励引航员冒不适当的风险来漠视他人的帮助。我们知道,给付救助报酬的目是鼓励航海人员(包括引航员)冒一定风险去救助海上财产,但法院不鼓励引航员或任何其他航海人员为了过高的救助报酬冒不适当的风险去拒绝接受拖轮的帮助。

二、TheSanDemetrio——本船船员亦可请求救助报酬

圣迪米垂奥案(TheSanDemetrio)是1941年英国高等法院审理的一起救助报酬纠纷案。1940年,圣迪米垂奥轮(SanDemetrio)在南大西洋上遭敌方的武装快船袭击后起火。根据船长的弃船命令,圣迪米垂奥轮被放弃。两天后,圣迪米垂奥轮的部分船员登上了该轮并将船上的火扑灭。这些船员将圣迪米垂奥轮安全地驶抵了苏格兰港,并请求船东给付救助报酬。但是船东拒绝支付报酬,理由是作为本船船员,他们有义务救助本船,这是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但是,英国高等法院最终判决这些船员有权得到救助报酬,Langton法官评述说:这种救助是很特殊的。船员被召集来救助本船的情况是不多见的。船员向本船请求救助报酬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根据船长的命令,船舶已被正当地放弃。英国的希尔大法官在1923年的PortReath一案中曾说道;船员是否可变为救助人,应当看当时环境是否已将雇佣合同中断。本案中船员获得救助报酬的原因就是船长在下令弃船且所有船员离开该船后,救助人作为该轮船员的雇佣合同关系即告中断,其后来提供的救助服务完全超出了原雇佣合同的范围。

本案确定了这样的原则:在特殊情况下,本船的船员可以就其向该船提供的服务请求救助报酬。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22: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船员相关文章
  • 调整船员、航标人员伙食津贴
    (一)调整后的伙食津贴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从1998年1月1日执行,也可以分步到位或暂缓执行。(二)企业应严格按照所批复的船员、航标人员伙食津贴标准执行,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修改或提高标准。(三)调整伙食津贴标准所需资金仍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已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或工资总额包干办法的企业,从调整年度起,当年在工资总额基数外单列,第二年核入挂钩、包干工资基数。(四)内河运输船舶与出租船舶船员因工作任务、工作量、工作时间差别不大,可调整为同一标准。(五)各单位要加强对船员伙食津贴的统一管理,严禁私分和变相私分伙食津贴。[详见河北省劳动厅《关于调整我省船员、航标人员伙食津贴标准的批复》(1999年1月18日冀劳办[1999]28号)]
    2023-06-10
    412人看过
  • 什么是海难救助报酬?
    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权获得的报酬即救助报酬。请求救助报酬的前提是:实施了海难救助,而且救助有成果。“无效果,无报酬”是海难救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救助有成果,是指通过救助作业,被救助的财产全部或部分价值得以保全,并回到被救助方手中。“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意义在于鼓励救助人奋力抢救海上遇险船舶或者其他财产,体现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实质。但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强,又提出了“特别补偿”的概念。海商法规定,对构成环境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者船上货物进行的救助,可根据情况得到救助费用以外的特别补偿。特别补偿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为前提。只要是对存在环境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船上货物进行了救助就有权取得。但任何情况下,特别补偿只有在超过救助方能够获得的救助报酬时才能支付,且支付金额为特别补偿超过救助报酬的差额部分。
    2023-04-30
    307人看过
  • 海事救助报酬的分配
    1救助报酬的承担。救助报酬应该由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的各所有人,按照船舶和其他财产各自的获救价值占全部获救价值的比例承担。各方之间不负连带责任。2救助报酬的分配。参加同一救助作业的各救助方的救助报酬,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确定救助报酬应考虑的各项因素,由各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请受理争议的法院判决或者经各方协议提请仲裁机构裁决。在救助作业中救助人命的救助方,对获救人员不得请求酬金,但有权从救助船舶或者其他财产、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的救助方获得的救助款项中,获得合理的份额。
    2023-05-01
    258人看过
  • 海难救助报酬的概述
    (一)救助报酬的概念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权获得的报酬即救助报酬。请求救助报酬的前提是:实施了海难救助,而且救助有成果。“无效果,无报酬”是海难救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救助有成果,是指通过救助作业,被救助的财产全部或部分价值得以保全,并回到被救助方手中。“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意义在于鼓励救助人奋力抢救海上遇险船舶或者其他财产,体现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实质。但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强,又提出了“特别补偿”的概念。海商法规定,对构成环境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者船上货物进行的救助,可根据情况得到救助费用以外的特别补偿。特别补偿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为前提。只要是对存在环境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船上货物进行了救助就有权取得。但任何情况下,特别补偿只有在超过救助方能够获得的救助报酬时才能支付,且支付金额为特别补偿超过救助报酬的差额部分。(二)确定救助报酬应考虑的因素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2.救
    2023-06-12
    464人看过
  • 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
    海难救助报酬的注意问题(一)、关于报酬数额报酬数额是遗失物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重要内容,亦是相关立法不可或缺的部分各国及地区在立法上基本上是以比例加以规定,而不固定具体数额,增强了法的适应性。但在比例数额规定上不尽一致,德国民法典第971条规定,“拾*物的价值在一千马克以下者,其报酬为百分之五,超过此数部分,价值百分之三;关于动物为价值的百分之三。”日本遗失物法第4条规定,“受物件返还者,应将不少于物件价格百分之五,不多于物件价格百分之二十的酬劳给付于拾得人。”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805条规定,“拾得人对于所有人,得请求其物价值十分之三之报酬。”报酬比例数额应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习惯等确定之,既不能过低,使拾得人觉得返还不划算,也不能过高,使失主的权益受到损害,应在拾得人与失主间寻找利益平衡点,使双方的利益在最大可能程度内实现。拾*物为金钱或经拍卖变为金钱时,即可按金额相应比例计算,如
    2023-06-12
    190人看过
  • 海上救助报酬的计算
    律师事务所
    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或仲裁。确定救助报酬,应当体现对救助作业的鼓励,并综合考虑下列各项因素: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的价值;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救助方的救助成效等等。救助作业结束后,救助方有权向被救助方请求提供救助报酬担保,在未获得担保之前,救助方对被救助的财产享有留置权。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怎么确定?1、管理人报酬的支付机构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的报酬有异议并且无法与管理人协商一致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调整,债权人会议无权直接调整管理人的报酬。2、管理人报酬的性质管理人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聘用必要的工作人员。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为破产费用。管理人获得的报酬是纯报酬,不包括其执行职务的费用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3、管理人报酬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
    2023-08-09
    168人看过
  • 海难救助如何确定报酬?
    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或仲裁,在确定海上救助报酬时,应综合考虑下列情形:1、被救财产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救助报酬不应超过被救财产的三分之一;2、被救船舶、所载旅客、船员、货物以及救助人和救助船舶所冒危险的性质和程度;3、救助人的救助成效,无效果无报酬;4、救助方进行救助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所耗费用和所受损失;5、救助方为救助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技能以及投入的救助工具;6、救助方或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7、救助方提供救助的及时性;8、救助方船舶和设备的有效性和处于准备使用的状态和价值;9、救助方的性质。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由于本身的过失造成必须救助财产的损失,救助报酬应酌减;如果救助方有盗窃或其他欺诈行为,救助报酬应酌减,甚至丧失救助报酬请求权。救助作业结束后,救助方有权向被救助方请求提供救助报酬担保,在未获得担保之前,救助方对被救助的财产享
    2023-06-06
    237人看过
  • 救助报酬的收取和担保
    救助款项不可能在救助结束后,立即进行支付,但是救助人作为救助法律关系的债权人,有权要求被救助方对救助款项提供满意的担保。这样,船舶的所有人在支付被救货物之前,要让货物所有人对其应承担的救助款项也必须提供满意的担保。否则,对于救助人不满意的担保,获救的船舶和财产是不能从救助作业完成后最初的港口或者地点移走的。同样,如果救助方没有就救助款项的担保提出明确的要求,就可以推定为救助方放弃了一这一要求的权力,被救助方也无需提供担保。通常,救助方要求提供的担保额,要比预计的救助报酬再稍高一点,如果救助方认为提供的担保不满意,要按受理争议的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定为准,如果裁定是满意的,救助方必须接受。如果裁定是不满意的,被救助方必须重新出具担保。总之满意与否是以救助方认可或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定为准。在特殊情况下,经救助方请求,被救助方有义务先行支付一定的金额,这一部分先付金额相应扣减担保额。对获救满90日
    2023-06-06
    447人看过
  • 救助方将得到什么报酬
    救助方已经实施规定的救助作业,达到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效果的,出租人依照规定应当向救助方支付的特别赔偿金,可以增加救助费用的百分之三十。受理争议的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为适当的,可以作出判决或者裁决,进一步增加特别赔偿金额;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增加的金额都不得超过救助费用的100%。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在超过救助方根据规定可以获得的救助报酬时,才能支付所有规定的特别补偿,因救助方过错,救助方未能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的,支付的金额为特别赔偿金与救助报酬的差额,救助方可被全部或部分剥夺获得特别赔偿的权利本规定不影响所有人对其他被救助方的追索权
    2023-05-07
    440人看过
  • 救助人命如何获得报酬
    法律综合知识
    在救助作业中救助人命的救助方,对获救人员不得请求酬金,但是有权从救助船舶或者其他财产、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的救助方获得的救助款项中,获得合理份额。
    2021-11-20
    141人看过
  •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船舶引航活动,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适应水上运输和港口生产的需要,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内河和港口从事船舶引航活动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船舶引航是指引领船舶航行、靠泊、离泊、移泊的活动(以下简称引航);(二)引航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内河和港口为引航划定的区域;(三)引航机构是指专业提供引航服务的法人;(四)引航员是指持有有效引航员适任证书,在某一引航机构从事引航工作的人员;(五)船舶是指任何用于水面、近水面和水下航行或者移动的船、艇、筏、移动式海上平台,包括国内外商船、军用船舶、公务船舶、工程船舶和渔船等。第四条交通部主管全国引航工作。市(设区的市,下同)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港口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引航行政管理工作。交通部设置的长江航务管理部门负责长江干线引航行政管理工作。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引航安全监督管
    2023-06-06
    57人看过
  • 救助方在什么情况下有权获得救助报酬
    救助方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助,取得效果的,有权获得救助报酬:救助未取得效果的,除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无权获得救助款项。确定救助报酬,应当体现对救助作业的鼓励,并综合考虑下列各项因素:(一)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的价值;(二)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三)救助方的救助成效;(四)危险的性质和程度;(五)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六)救助方所用的时间、支出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七)救助方或者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八)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务的及时性;(九)用于救助作业的船舶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情况;(十)救助设备的备用状况、效能和设备的价值。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
    2023-06-12
    287人看过
  • 员工在工地是否有报酬?
    没有。工伤职工本人是没有误工费的,但有停工留薪期工资,一般只有照顾工伤职工的家属才有误工费。通常,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工伤职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公司有没有体罚员工的权利公司没有体罚员工的权利。公司可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必须遵守劳动法,不存在公司的规章制度可以凌驾在法律之上的情况;员工违反公司规定,公司可以调岗,降工资,罚款,这都是公司的权利,但是体罚员工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这相当于是人身伤害。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2、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
    2023-07-17
    193人看过
  • 员工在家受伤时是否能获得报酬
    如果员工在家受伤,且无法获得带薪休息如果员工在非工作时间受伤,如果符合工伤条件,则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如果公民不属于工伤,一般人身伤害假只能按照本单位相关制度休息,不得享受带薪休假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事故受伤
    2023-05-07
    388人看过
换一批
#海事海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船员
    词条

    船舶上的船员是指包括船长在内的船上一切任职人员,例如船长、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电机员等。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的中国籍船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颁发的海员证和有关证书。 ... 更多>

    #船员
    相关咨询
    • 船舶引航员适任条件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6
      持有三级引航员适任证书,并且具有不少于36个月相应引航资历,达到规定的最低引领船舶艘次或者里程的,可以参加相应类别的二级引航员适任考试和评估。持有海船甲类一等船长适任证书并且在相应等级船舶上实际任职不少于12个月的,同时具有不少于12个月的助理引航资历,可以参加海港二级引航员适任考试和评估。持有海船甲类一等船长适任证书或者内河船舶一等船长适任证书并且在相应等级船舶上实际任职不少于12个月的,同时具
    • 引航员有什么权限引领船舶的条件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30
      引航员按下列规定权限引领船舶:(一)海港、内河一级引航员可以在各自的引领范围内引领任何船舶;(二)海港二级引航员可以引领总长小于250米的船舶,内河二级引航员可以引领总长小于200米的船舶;但是总长等于或者大于180米的客船除外;(三)海港三级引航员可以引领总长小于180米的船舶,内河三级引航员可以引领总长小于150米的船舶;但是客船和载运散装一级危险货物的船舶除外。
    • 税务助征员的差旅费能放在助征员报酬里核算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31
      征员和其他单位的临时工一样,有余钱炒个股什么的。只有知己想办法了,工资低却工作量大,暂时没法改变,比如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吧。或者兼职什么的
    • 在责任期间由于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管理船舶中的损害赔偿的规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1
      根据我国海商法规定,在责任期间由于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使货物发生的灭失或者损坏的,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五十一条在责任期间货物发生的灭失或者损坏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一)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二)火灾,但是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三)
    • 报关员参与走私是否能做报关员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15
      报关企业、报关人员和海关准予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储存、加工、装配、寄售、展示等业务的企业,构成走私犯罪或者1年内有2次以上走私行为的,海关可以撤销其注册登记、取消其报关从业资格。 报关员又称企业海关经纪人、企业报关人员。是指代表所属企业(单位)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通关手续,并依此为职业的人员。